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家和

作品数:13 被引量:7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磁共振
  • 5篇成像
  • 3篇肿瘤
  • 3篇CT
  • 3篇MRI诊断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鼻咽
  • 2篇鼻咽癌
  • 2篇NMR
  • 2篇MRI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瘤
  • 1篇咽肿瘤
  • 1篇影象
  • 1篇影象学
  • 1篇影象学诊断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淋巴瘤
  • 1篇神经血管
  • 1篇术后

机构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1篇华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肖家和
  • 8篇邓开鸿
  • 6篇王大有
  • 2篇李福海
  • 1篇白红利
  • 1篇李福海

传媒

  • 5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国外医学(临...

年份

  • 1篇2010
  • 1篇1999
  • 3篇1998
  • 1篇1996
  • 3篇1995
  • 1篇1991
  • 1篇198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脊膜瘤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脊膜瘤MRI表现特征与病理关系。材料与方法:搜集行MRI扫描且有手术病理结果的脊膜瘤19例,观察肿瘤部位、数目、瘤体信号、肿瘤与脊髓交界带信号及硬脊膜改变,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肿瘤单发18例,多发1例。髓外硬脊膜下间隙18例,硬脊膜外间隙1例。瘤体T1WI和T2WI信号强度与肿瘤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瘤体表现为混杂信号者8例,钙化是肿瘤信号不均的主要原因。全部病例均未见囊变及出血。瘤髓交界带信号表现与有无粘连有关。肿瘤邻近硬脊膜局限性增厚1例。结论:脊膜瘤多数位于硬脊膜下间隙,少数位于硬脊膜外间隙;单发多见,可以多发,且无囊变及出血。脊膜瘤MRI表现难以推测肿瘤组织学类型。瘤髓交界带T2WI呈低信号时,肿瘤与脊髓可能存在粘连。脊膜瘤可引起硬脊膜增厚。
伍定平邓开鸿王大有肖家和
关键词:脊膜瘤磁共振成像病理
脑术后CT检查环状强化的鉴别诊断被引量:1
1989年
报告22例脑术后CT检查出现环状强化的病例。其中术后反应性环状强化12例、肿瘤残灶5例、术区血肿吸收期3例和术后脑脓肿2例。从CT平扫的改变、增强环的形态与演变、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和延迟扫描的变化等方面提出鉴诊要点,以期确定病因,避免不必要的剖颅再手术。
王大有肖家和
关键词:CT环状强化
Sturge-Weber综合征的CT和MRI诊断(附9例报告)被引量:15
1998年
目的:研究Sturge-Weber综合征的CT、MRI表现特点,并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9例Sturge-Weber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全部病例均有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皮肤血管瘤以及同侧颅内相关的病理改变。经CT检查6例,MRI检查3例。结果:CT、MRI显示患侧皮层钙化9例,脑萎缩7例,侧室脉络丛增大3例,颅盖板障增厚5例。增强CT显示脉络丛明显强化2例,钙化灶周围脑回状强化1例。MRI显示侧室脉络丛增大及室管膜下静脉扩张1例。结论:CT和MRI能有效地发现Sturge-Weber综合征的颅内病理改变。在显示皮层钙化灶的存在和范围上,CT优于MRI。但在显示脑实质的其他异常,软脑膜血管瘤畸形和伴发的血管性异常方面,MRI则优于CT。
肖家和王大有邓开鸿
关键词:S-W综合征CT磁共振成像血管瘤
鼻咽癌侵犯海绵窦MRI诊断被引量:19
1998年
目的:探讨鼻咽癌侵犯海绵窦的MRI特点。材料与方法:搜集病理确诊的鼻咽癌伴有前组颅神经损害为主要临床症状的MRI资料33例。采用ElscintGyrexⅤ型磁共振仪,0.5T,超导型。SE,横断位,T1WI(440/25ms),PWI(2200/20ms),T2WI(2200/90ms),计33例;其中17例加扫冠状位,T1WI(440/25ms);10例进行了增强MRI扫描。结果:(1)两侧海绵窦不对称,左17例,右11例,双侧5例;(2)受累海绵窦呈局限或弥漫性增厚23例;(3)颈内动脉受累13例,颅神经受累32例,视神经受累7例;(4)海绵窦异常强化10例,脑膜异常强化5例;(5)骨质破坏:蝶窦14例,筛窦7例,眶尖与蝶嵴5例,颅底27例;(6)鼻咽部原发病灶33例。结论:MRI可精确显示鼻咽癌侵犯海绵窦的部位、途径、范围和程度,是优良诊断方法。
邓开鸿肖家和伍定平
关键词:鼻咽肿瘤海绵窦NMR
鼻咽癌放疗后MRI表现评价
1996年
本文观察MRI对鼻咽癌放疗后各种病理演变的诊断价值。收集经病理确诊并经放疗后行MR扫描38例资料。分析认为:鼻咽癌放疗后,采用MRI来评价疗效、复发瘤和并发症等,是目前最敏感和最有效而准确的影像学方法。
邓开鸿李福海肖家和
关键词:鼻咽癌磁共振扫描放射疗法MRI
脑干腔隙性梗塞的MRI诊断被引量:8
1995年
本文报告40例脑干腔隙性梗塞的磁共振成像。病变在T1加权上为低信号、低-等信号和等信号,在T2加权及FS上为高信号。随着病程的发展,T1和T2的延长愈明显。文中讨论了脑干腔隙性梗塞的病理机理,磁共振的信号特点,与其他脑干疾病的鉴别以及MRI对脑干腔隙性梗塞的诊断价值。
肖家和王大有邓开鸿
关键词:脑梗塞腔隙性梗塞NMR成像
放射性脊髓炎MRI诊断被引量:6
1999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脊髓炎的MRI表现特点。材料与方法:本组16例中,鼻咽癌10例,肺癌4例,食管癌2例。均采用钴60放射治疗,每一疗程剂量6000~7000CGY。放疗结束至脊髓发生损害症状时间,1个月内1例,1年内3例,2年内5例,3年内4例,5年内3例。采用ElscintGyrexV0.5T超导型磁共振仪。SE序列,T1加权,矢状位和横断位;T2加权,矢状位。磁显葡胺造影增强MR扫描6例。结果:16例中,颈髓10例,胸髓6例。脊髓增粗8例,边缘不规整3例,大小正常5例。T1加权呈低信号15例,其中伴不均10例,斑点状改变5例;呈等信号1例。T2加权呈高信号,不均且边缘模糊12例,边缘清楚4例。6例增强中,3例呈斑点状强化,1例呈不规则环状强化,2例无强化。结论:MRI是诊断放射性脊髓炎的一种可靠方法。
邓开鸿肖家和李福海
关键词:脊髓炎磁共振成像
脑原发性淋巴瘤及影象学诊断被引量:3
1991年
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仅占所有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的0.3~1.5%。中枢神经系统中,最常受累的部位是脑,而累及脊髓的极为罕见。影像学检查在脑原发性淋巴瘤的诊断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肿瘤的发生脑原发性淋巴瘤以前有许多不同的病理学名称:网状细胞肉瘤,微小胶质瘤,血管周围肉瘤,网状组织细胞肉芽肿性脑炎,外膜肉瘤,外膜周围肉瘤,圆形细胞肉瘤,微小神经胶质增生等。这些不同的名称反映了对于这种肿瘤的细胞起源有所争论。近年来,
肖家和王大有
关键词:脑肿瘤原发性淋巴瘤影象学
脑结节性硬化的CT和MRI诊断(附22例报告)被引量:4
1995年
报告22例脑结节性硬化的CT和MRI诊断。其中CT扫描19例,MR扫描3例。主要发现有室管膜下结节,皮质结节,白质异常和脑萎缩。1例合并胶质瘤。结合文献,作者讨论了结节性硬化的CT、MRI表现特点以及与脑囊虫病,脑结核的鉴别,并比较了CT和MRI对脑结节性硬化的诊断价值。
肖家和王大有邓开鸿白红利
关键词:脑结节性硬化CTMRI
磁显葡胺对椎管肿瘤MR增强作用
1995年
本文报道了椎管肿瘤37例的MR增强结果,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髓内肿瘤18例,其中,星形细胞瘤12例,室管膜瘤4例,血管母细胞瘤2例。髓外硬膜下肿瘤14例,其中,神经纤维瘤12例,脊膜瘤2例。硬膜外肿瘤5例,其中,脊膜瘤和哑铃状神经纤维瘤各2例,转移瘤1例。使用磁显葡胺MR增强后,所有肿瘤均有明显增强,均匀者26例,不均匀者11例。并对肿瘤形态、位置、大小、轮廓和结构等显示更精确,特别是对髓内肿瘤的实体与坏死、囊变、继发空洞等的鉴别,更有帮助。故采用磁显葡胺MR增强有助提高诊断水平,应列为常规扫描方法之一。
邓开鸿肖家和李福海
关键词:椎管肿瘤磁显葡胺磁共振增强扫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