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缺损
  • 1篇蒂皮瓣
  • 1篇修复软组织缺...
  • 1篇一期修复
  • 1篇诊治
  • 1篇指间关节
  • 1篇止点
  • 1篇止点重建
  • 1篇韧带
  • 1篇韧带损伤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缺损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期处理
  • 1篇松质骨
  • 1篇松质骨螺钉
  • 1篇皮瓣
  • 1篇皮肤缺损
  • 1篇皮肤移植
  • 1篇足跟

机构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5篇刘长安
  • 4篇康强军
  • 3篇王洪彬
  • 3篇王凌云
  • 3篇刘国辉
  • 1篇张卫平
  • 1篇刘进炼
  • 1篇步建立
  • 1篇周吉怀
  • 1篇张卫平

传媒

  • 2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人民军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00
  • 1篇199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松质骨螺钉结合抗菌素缝线应用于肌腱韧带止点重建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松质骨螺钉等重建肌腱韧带止点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13年1月—2016年7月我科应用松质骨螺钉结合抗菌素缝线重建肌腱韧带止点15例,男性10例,女性5例;年龄18~60岁,平均(32.0±12.0)岁;训练运动伤10例,交通伤3例,摔伤1例,砸伤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10~60 d,平均(15.6±2.6)d;陈旧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8例,跟腱止点撕脱性损伤5例,足内翻畸形矫形肌腱移位者2例。术后定期随访观察,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估疗效。结果 15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2.6个月,内固定钉固定在位无松动,无新发撕脱性骨折,无再次肌腱断裂。术后及末次复诊MRI示肌腱及其止点连续无断裂及水肿。3例肌腱韧带止点重建1年后手术取出内固定钉。随访按Lysholm疗效评分标准:优4例,良9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86.7%。结论应用松质骨螺钉及超高分子聚乙烯纤维编织缝线(抗菌素缝线)重建肌腱韧带止点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选材方便,经济实惠,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洪彬刘长安康强军王凌云刘国辉
关键词:松质骨螺钉
下肢火器伤24例截肢的晚期处理体会
1992年
本文报告1988年我院收治后方医院转来的下肢截肢伤员24例。现对伤肢的晚期处理和早期处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临床资料本组伤员均为地雷炸伤。伤后在前线医疗所行开放或半开放截肢,后送至战地后方医院,均经延期缝合、二期修整或再截肢术。入院时除1例截肢残端有一小溃疡面外,伤口均已愈合。伤后时间平均5.6个月(40~45d,4例;3~6个月,11例;7~9个月,7例)。 24例均为男性。年龄范围18~26岁,平均22岁。截肢部位:左小腿13例,右小腿11例,右大腿1例。其中1例为双小腿截肢,大腿截肢1例,初期为小腿截肢,后并发气性坏疽感染,反复4次清创,最后行右大腿截肢。小腿上1/3 9例,中1/3 6例,下1/3 9例,大腿上1/3 1例。
周吉怀石炎声张新亚刘进炼刘长安张卫平杨永祯
关键词:下肢火器伤截肢晚期
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足、小腿等部软组织缺损15例,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需要设计并制备皮瓣:观察皮瓣色泽、张力、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情况。结果 15例移植皮瓣术后全部成活,3例患者术后皮瓣显示苍白,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缓慢,3 d后缓解。2例皮瓣远端缝合口边缘发黑,3周后脱痂,深层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皮瓣愈合好,无骨髓炎及感染复发病例,臃肿逐渐消退,外形满意。皮瓣一期愈合13例,占86.66,延迟愈合2例,占13.33%。其中顺行皮瓣移植者6例,存在并发症1例,一期愈合率为83.33%,逆行皮瓣移植者9例,存在并发症1例,一期愈合率为88.89%,2组样本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及足踝部皮瓣移植面积为(51.88±44.90)cm2,手部皮瓣移植面积为(9.71±5.06)cm2,2组样本皮瓣面积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样本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选材灵活,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血管,皮瓣成活率高,外形良好等特点,在皮瓣移植过程中,皮瓣面积的大小、无论是逆行或顺行移植对皮瓣的一期愈合率不构成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洪彬刘长安康强军王凌云姚黎明刘国辉
关键词: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软组织缺损
足跟部皮肤缺损一期修复的围手术期处理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探讨足跟部皮肤缺损修复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本组 46例 ,采用 6种不同类型轴型皮瓣、肌皮瓣进行修复。其中足底内侧皮瓣 14例 ,趾短屈肌皮瓣 4例 ,口止母 展肌皮瓣 3例 ,背阔肌皮瓣 7例 ,小腿内侧远端胫后动脉皮肤穿支皮瓣 16例 ,足背皮瓣 2例。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 ,随访 3个月~ 4年 ,43例皮瓣有良好感觉功能 ,负重后无溃疡发生。3例感觉功能差 ,其中 1例负重后皮瓣肿胀 ,有水泡形成。结论 修复方法根据病情而定 ,带蒂皮瓣注意保护好神经 。
刘进炼张卫平王占长刘长安步建立康强军
关键词:足跟皮肤缺损围手术期处理皮肤移植
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治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分析与探讨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诊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不同手术疗法治疗各种类型手部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28例。术后铝板、石膏或支具将患指伸直位固定,4~6周去除外固定及钢丝,逐渐、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直至恢复正常。疗效评定:疼痛程度采取VAS评分法、功能评定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进行评定。结果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随访3~12个月,指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对位良好,均达骨性愈合,无手指畸形发生。疗效评定:疼痛程度采取VAS评分法评定:术前(5.86±1.21)分,术后(2.50±1.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功能评定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进行评定:指间关节活动度术前(47.86±7.20),术后(80.00±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89.29%。结论手术修复关节囊及重建侧副韧带是理想的治疗方法,术后辅以积极的康复治疗,可有效地恢复手指功能,避免伤残。
王洪彬刘长安康强军王凌云刘国辉
关键词:关节侧副韧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