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育珊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细胞
  • 3篇有机磷
  • 3篇有机磷中毒
  • 3篇中毒
  • 3篇磷中毒
  • 3篇淋巴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塞
  • 2篇药物疗法
  • 2篇原发性
  • 2篇疗法
  • 2篇淋巴因子
  • 2篇急性心肌梗塞
  • 2篇急性有机磷
  • 2篇梗塞
  • 2篇白细胞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白细胞介素2
  • 2篇T细胞
  • 2篇CD4

机构

  • 9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林省肿瘤医...

作者

  • 11篇王育珊
  • 5篇王江滨
  • 3篇杨贵贞
  • 2篇刘德新
  • 2篇李丹
  • 1篇毛瑛兰
  • 1篇金炎
  • 1篇刘万车
  • 1篇张晶
  • 1篇谭岩
  • 1篇刘海波
  • 1篇叶红军
  • 1篇杨丽
  • 1篇刘忠民

传媒

  • 4篇中国免疫学杂...
  • 3篇吉林医学
  • 3篇中国乡村医生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1
  • 1篇198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CD4抗体不同地调节CD4,45RO~+和CD4,45RA~+T细胞的辅助性功能及TCR/CD3调节的Ca ̄(2+)信号
1995年
观察了抗CD4抗体(anti-CD4)在体外对CD4T淋巴细胞亚群CD4,45RA ̄+和CD4,45RO ̄+T细胞的辅助性功能及T细胞受体调节的细胞内Ca ̄(2+)信号的影响。anti-CD4主要是通过影响T-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早期而影响CD4,45RO ̄+T细胞的辅助性功能;anti-CD4对TCR/CD3调节的T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是由于抑制了细胞内Ca ̄(2+)信号的传导,并且与CD45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王江滨王育珊杨贵贞
关键词:CD4CD45T淋巴细胞自身免疫性疾病
ABC—ELISA定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实验研究
1991年
本文应用ABC-ELISA法观察了58例常规尿检查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并与常规ELISA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组病人中53.4%患者有微量蛋白尿存在。对12例尿微量蛋白增高的病人,于血压降至正常后30天复查,各种尿微量蛋白较前明显减少,其中7例恢复至正常范围,结果证明,此种方法的灵敏度高于普通ELISA,应用本方法动态观察高血压患者尿中微量蛋白有助于判断肾脏损害的轻重和评价疗效。
王育珊刘万车张晶王江滨谭岩
关键词:ABC-ELISA高血压尿微量蛋白
IL-2、IL-4和IL-7体外诱导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效应的比较被引量:1
1996年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抗IL-2、抗IL-4所抑制。IL-7单独诱导的LAK细胞活性高峰迟于IL- 2或IL-4所诱导的活性高峰,且与增殖反应曲线一致。抗CD8抗体明显抑制IL-7诱导LAK细胞 的效应,而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能被抗NKH-1所抑制。提示:IL-7 激活LAK细胞的效应 机制不依赖IL-2和IL-4,并很可能成为肿瘤过继治疗中的重要淋巴因子。
王江滨王育珊杨贵贞
关键词:LAK细胞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白细胞介素2IL-4
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临床差异性探讨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探讨青年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1 5例青年组 (年龄≤ 40岁 )与 1 4 3例老年组 (年龄≥ 6 5岁 ) AMI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 :青年组 AMI吸烟者占 73.3% ,明显高于老年组 (P<0 .0 1 )。老年组 AMI发病率 38.9% ,无心绞痛者占 37.8% ,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及病死率分别为 2 9.4%、2 2 .4%及 2 7.3% ,均明显高于青年组 (P<0 .0 5 )。结论 :青年组 AMI吸烟者明显高于老年组 ,老年组 AMI发病率、无心绞痛者、合并心力衰竭。
刘忠民刘海波王育珊
关键词:青年老年急性心肌梗塞
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年轻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观察——附四例报告被引量:2
1989年
本文对我科1964~1986年22年间收治的19例40岁以下年轻人,因急性心肌梗塞住院的4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心肌梗塞病人的病因进行探讨。本文中的病人诊断中均由心电图检查或/和结合血清酶学检查而确定,符合1979年WHO 关于心肌梗塞诊断标准.
王育珊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血清酶学病人诊断心尖部急性心功能不全代偿间歇
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IL—2和NK活性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1994年
采用双抗体夹心ELlSA法检测4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PHC)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_s)的白细胞介素2(IL—2)活性和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另将51例慢性乙型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做为对照.结果,上述病人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IL—2和 NK活性低于正常人,其中PHC的IL—2和NK活性的降低又为显著(P<0.001< O.001).表明PHC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程度最重.检测sIL_2R水平和IL—2活性,可望做为对PHC患者病情分析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叶红军王育珊杨丽毕春秀金炎毛瑛兰
关键词:受体白细胞介素2
浅谈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新特点及与其他农药中毒的鉴别被引量:2
1998年
有机磷农药是我国农村使用最为广泛、最为普遍的农作物及果树杀虫剂。对人体、牲畜也有较强的毒性危害。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人群由于在有机磷农药生产及使用过程中不注意防护,或由于自服、误服而引起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即使给予积极救治,死亡率仍较高。 1 中毒方式及毒物的变化 (1) 有机磷农药依其毒性作用强弱的不同可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四大类。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各地作物种植的不同,对农药习性掌握情况和使用习惯不同,因此农药品种使用广泛,各品种中毒均可见到。近年来由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
王育珊刘德新李丹
关键词:农药中毒有机磷中毒
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的应用被引量:1
1998年
阿托品是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最常使用的药物,此类药物通过阻断乙酰胆碱的M样作用,减轻及消除毒物所致的毒蕈碱样症状及对呼吸中枢的抑制。此类药物在基层医院及卫生所并不缺乏,特别对危重者如使用恰当,常可起到立竿见影、起死回生的效果。但此类药物并不能消除烟碱样症状,也不能促进胆碱酯酶活力的恢复,对呼吸中枢抑制症状的对抗也是有限的。 1 阿托品使用的原则 临床上一直强调早期、足量、反复给药,直至毒蕈碱样症状明显好转或达到阿托品化。 2 使用方法 临床上抢救时多提倡静脉给药,而在维持或恢复治疗时可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亦可依据习惯用药。
王育珊刘德新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药物疗法阿托品
胆碱酯酶复能剂在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中的应用
1998年
胆碱酯酶复能剂是急性有机磷中毒抢救过程中的一类重要药物,在急性中毒的初期一旦确立临床诊断即应早期使用,如应用得当,可促进中毒酶功能的恢复,减少“老化”的数量,从而减轻临床症状及危重程度,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对此类药物重视程度不足,故使用起来不如阿托品得心应手。基层医务人员常能早期面对病人,因此掌握此类药物的应用是必要的。 1 急性有机磷中毒与复能剂作用机理 有机磷农药对机体许多酶均有抑制作用,但对人体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与胆碱酯酶的结合点是在胆碱酯酶的酯解部位丝氨酸的羟基上,磷氧二原子形成共价键结合,生成难以解离的磷酰化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从而造成后者在体内大量积聚,引发一系列临床危害。若抢救不及时,中毒酶可发生“老化”,即使再使用胆碱酯酶复能剂,也不能使磷酰化胆碱酯酶恢复酶的活性,必须等待新生的胆碱酯酶生成,而此过程常需15~30天左右。
王育珊李丹
关键词:有机磷中毒急救药物疗法胆碱酯酶复能剂
IL-4在诱导CD4,45RA^+和CD4,45RO^+T细胞向IL-4产生细胞分化过程中的效应被引量:6
1997年
应用ELISPOT(Enzyme-linkedimmunospotassay)单细胞检测技术,研究了淋巴因子在诱导CD4,45RO+和CD4,45RA+T细胞向IL-4产生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影响。在存在PMA和ionomycin的情况下,IL-2和IL-4均可以诱导CD4,45RO+T细胞分化为IL-4产生细胞,但是只有IL-4可以诱导CD4,45RA+T细胞向IL-4产生细胞分化,IFNγ既不能诱导CD4,45RA+,亦不能对CD4,45RO+T细胞产生诱导作用。当内源性IL-4被中和后,IL-2对CD4,45RO+T细胞的诱导作用消失。本文结果初步表明IL-4在决定Th前体细胞是向Th1还是向Th2方向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
王江滨王育珊
关键词:T细胞CD4ELISPOT淋巴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