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贺

作品数:7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点云
  • 1篇点云配准
  • 1篇迭代
  • 1篇迭代最近点
  • 1篇对地观测
  • 1篇多边形
  • 1篇多尺度
  • 1篇多进程
  • 1篇形态学
  • 1篇虚拟化
  • 1篇遥感
  • 1篇遥感图像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神经网络方法
  • 1篇图匹配
  • 1篇图像
  • 1篇拟准检定法
  • 1篇配准
  • 1篇配准算法

机构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测绘科学...

作者

  • 7篇李贺
  • 5篇童晓冲
  • 3篇秦志远
  • 1篇朱俊虎
  • 1篇靳国旺
  • 1篇张超
  • 1篇李贺
  • 1篇张红敏
  • 1篇杨鑫
  • 1篇郭从洲
  • 1篇熊新
  • 1篇秦志远

传媒

  • 4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地理信息世界
  • 1篇网络安全技术...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改进的基于累加投影图匹配的点云配准算法被引量:2
2020年
针对大规模点云数据配准拼接中存在的运算耗时长、结果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累加投影图匹配的点云自动配准算法,该算法首先将三维点云累加投影到二维平面,之后利用尺度不变特征变换算法匹配累加投影图得到匹配点对。在此基础上,根据匹配点对与三维点云数据之间的关系得到三维点云块,最后利用迭代最近点算法匹配三维点云块得到配准结果。实验表明,与Super4PCS算法和基于累加投影图线特征匹配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车载和固定站点云数据配准中都能得到有效的结果,针对大规模点云的处理速度能够提高20倍以上,且能将配准精度提高到0.1 m以内。
随银岭张宁秦志远童晓冲童晓冲李贺郭宇
关键词:点云配准
一种改进的多边形网格化填充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网格数据模型在海量空间数据组织管理中应用广泛,多边形网格化填充方法是其基础和关键技术之一。针对现有方法的网格递归剖分规则不合理和限定条件下多边形网格化填充结果的精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多边形网格化填充方法。该方法给出一种多边形的多尺度网格化填充模型,以此为基础优化了多边形网格化填充算法,并提供一种多边形网格化填充结果的精度评价指标。实验表明:限定网格数量条件下,相比Google S2采用的多边形网格化填充方法,本文方法的多边形网格化填充结果精度显著提高,有利于提升基于网格数据模型的空间查询精度。
雷毅童晓冲吴翔宇李贺
关键词:多边形多尺度
静止轨道卫星的对地观测高程修正方法被引量:3
2017年
随着静止轨道卫星影像空间分辨率的大幅度提升,静止轨道卫星的高程修正问题越来越被关注。根据新一代静止轨道卫星投影方式和成像模式的特点,针对传统的迭代搜索算法在某些特殊地面点无法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视向量上直接搜索地面遮挡点的算法,并结合直接搜索算法稳定性强、迭代搜索算法计算效率高的优势,设计了一套静止轨道卫星的高程修正解决方案,通过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林栋秦志远童晓冲李贺
关键词:静止轨道卫星
遥感图像质量等级分类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方法被引量:5
2022年
遥感图像应用发展对图像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同质量的遥感图像往往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法和参数。通过遥感图像质量等级分类研究,不仅能够为遥感图像的处理提供先验信息,还能够对遥感图像的客观质量评价和传感器的成像效果进行评估。为了克服现有的遥感图像质量等级分类方法计算参数获取困难、等级数量少的缺点,利用深度学习方法的分类机能,通过改进特征提取网络和等级分类设计,建立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质量等级分类模型。通过质量等级分类预处理后,利用经典的深度学习方法进行目标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西北工业大学遥感图像数据集上质量等级分类的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和F1最高能达到0.976、0.972、0.974和0.973,优于传统算法。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实现遥感图像质量等级分类,既拓展了深度学习的应用领域,又为遥感图像质量评估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郭从洲李可李贺童晓冲王习文
关键词:遥感图像卷积神经网络
基于虚拟机内省的Intel PT多进程监控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以Intel Processor Trace(PT)为代表的片上动态跟踪技术有着低开销、低感知的优良特性,在程序行为记录和监控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片上动态跟踪技术依赖CPU特性实现,对于操作系统内核监控、恶意代码分析等需要在虚拟化平台上运行程序的场景支持还存在一些困难.本文通过对Intel PT片上动态跟踪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基于虚拟机内省的Intel-PT多进程监控技术,通过将 Intel-PT嵌入到硬件虚拟化平台上,实现了对硬件辅助虚拟化客户机中的多个进程并行进行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监控硬件虚拟机中并行多个进程.
李贺李贺张超朱俊虎
关键词:虚拟化
融合光谱及形态学信息的对象级空间特征提取方法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传统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割方法仅利用光谱特征或者形态学特征的弊端,提出了一种融合光谱信息和形态学信息的多尺度分割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差分多尺度形态学序列特征与影像光谱特征构造光谱-形态学特征集,然后利用Hausdorff距离计算相邻像素的边权值并构造图模型,利用最小生成树Kruskal算法完成影像的初始分割,最后结合分形网络进化的区域异质性准则完成区域合并。在该分割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对象的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和面向对象的像元形状指数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所提出的分割方法在效果和效率上均优于eCognition 8.0和Meanshift算法,并且对象级灰度共生矩阵特征和对象级像元形状指数特征明显优于传统的像素级特征。
林栋秦志远童晓冲邱春平李贺
关键词:HAUSDORFF距离
机载SAR影像定向中像点粗差的拟准检定方法
2019年
结合距离-多普勒模型,推导了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影像定向中像点坐标粗差对误差方程的影响,分析了像点坐标粗差探测的必要性和难点;依据粗差的拟准检定法,针对SAR影像定向中的像点坐标粗差检定问题,设计了具体的解算流程和策略,首次将粗差的拟准检定法运用到机载SAR影像定向中。并分别利用模拟和实测数据进行了系统性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准确探测出多个粗差的位置,而且能够估计出粗差的大小。与SAR影像定向通常采用的最小二乘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明显提高SAR影像定向参数的解算精度以及后续的立体定位精度,对于修复受粗差影响的SAR影像数据具有重要意义。
邱春平秦志远熊新张红敏靳国旺李贺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粗差探测拟准检定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