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勇 作品数:11 被引量:39 H指数:4 供职机构: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低剂量CT在肺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肺部结节随访时低剂量CT较常规CT在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21名测试者分别行低剂量CT和常规CT检查,所有测试者的检测图像分别由5名专业医师进行独立评估。结果低剂量CT和常规CT对肺癌的筛查无显著差异。结节病变检出率一致性接近82%(P <0. 001),病变确诊率一致性超过96%(P <0. 001)。低剂量CT的肺部辐射剂量范围为1. 5~3. 6 mSv,仅为常规CT肺部辐射剂量的1/6左右。结论在肺部结节随访中,低剂量CT能够作为常规CT的有效替代方式,并可减少诊疗过程中的辐射剂量。 毕金玲 盛茂 丁露 黄勇关键词:肺癌 低剂量CT 结节 110例老年食管癌调强放疗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老年食管癌患者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IMRT)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3月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符合条件的110例初治接受 IMRT的年龄65岁以上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结果 110例患者,中位年龄77岁;中位生存时间为19. 5个月,1、2、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7%、49%、28%和9%;全组Ⅰ、Ⅱ、Ⅲ级急性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分别为5. 3%、0. 9%、0. 4%,Ⅰ、Ⅱ、Ⅲ级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分别为36. 2%、4. 8%、2. 1%,Ⅰ、Ⅱ、Ⅲ级骨髓抑制的发生率分别为29. 6%、13. 7%、2. 7%,Ⅰ、Ⅱ、Ⅲ级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3. 1%、3. 4%、0. 1%,无Ⅳ级及以上放射性损伤。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病变部位、GTV及治疗方法与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结论 IMRT是老年食管癌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 黄勇 毕金玲关键词:老年食管癌 IMRT 预后 平均床值法摆位技术在颈椎骨转移瘤调强放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运用千伏级的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图像引导扫描技术,研究平均床值法摆位技术在颈椎骨转移瘤调强放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每位患者总共扫描30次CBCT,记录每次左右方向x、前后方向y、上下方向z三个方向的数值,取前5次CBCT扫描平均值_5=(x_1+x_2+…x_5)/5,_5=(y_1+y_2+…y_5)/5,_5=(z_1+z_2+…z_5)/5,作为日后摆位床值,与物理师的计划床值x_0、y_0、z_0进行分析,前5次左右方向摆位平均误差Lat_5=_5-x_0,前后方向摆位平均误差Lng_5=_5-y_0,上下方向摆位平均误差Vrt_5=_5-z_0,用前5次摆位误差的平均值表示系统误差,用所有分次的摆位误差的标准差表示随机误差,进行独立t检验。结果平均床值法摆位技术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左右、前后、上下三个维度的误差都<0.3 cm,在允许范围内。结论平均床值法摆位技术运用在颈椎骨转移瘤的调强放疗是可行的。 张扬帆 毕金玲 黄勇关键词:摆位误差 调强放疗 放射性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18年 随着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和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到了显著延长,然而与综合治疗相关的迟发不良反应也日益增加。对胸部恶性肿瘤的放射治疗不可避免地导致心脏受照。放疗诱导的微血管缺血导致毛细血管内皮结构的破坏,同时心肌细胞的损伤导致胶原蛋白和纤维化的沉积。放疗不仅造成心脏损伤,还会加速合并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主要冠脉事件的发生。因此,了解放疗诱发的心血管疾病的潜在病理生理学机制及其临床表现,对制定合理的放射性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监测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黄勇关键词:恶性肿瘤 PD-1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1年 观察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60例患者,对治疗效果、药物副作用和生存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明显高于对照组(25.0% vs 6.3%和75.0% vs 40.1%),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两组中位生存期(OS)为12.5和7.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7.7和3.8个月,两者之间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研究组1~2级和≥3级不良反应总体发生率比对照组(46.4%vs 21.8%,10.0%vs.6.7%)稍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1联合阿帕替尼治疗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效果显著,耐受性可,明显延长生存期,为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付娟 毕金玲 丁露 张家奎 黄勇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高-低氧治疗老年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19年 本文探讨吸氧疗法对老年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增敏作用。收集我院72例病理学诊断明确为食管鳞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为放疗联合高低氧疗36例,对照组为单纯放疗36例;放疗方式均为三维适形放疗(3DCRT),放疗剂量为57.6~64 Gy(1.8~2.0 Gy/32次);治疗组患者在每日开始行三维适形放疗前予以5 L/min流量吸氧2小时,随后给予放疗,放疗结束后持续予以3 L/min低流量氧疗至下次放疗前2小时;对照组只行单纯性放射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上均差异明显(p<0.05),近期缓解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5.3%和57.6%,两组差异明显(p<0.05);1年生存率方面,两组未见明显差异。以上结果说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高低氧治疗能提高近期有效率,同时在放射治疗不良反应方面能减轻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临床可以考虑推广应用。 姜孝娟 黄勇 毕金玲关键词: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脑转移瘤全脑放疗疗效与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的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对2013年12月-2018年10月入住我科符合条件的61例初治接受全脑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生存情况和放疗的不良反应,并对预后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Ⅰ、Ⅱ、Ⅲ级急性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3%、10.9%、1.4%;Ⅰ、Ⅱ、Ⅲ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1%、4.4%、0.3%;Ⅰ、Ⅱ、Ⅲ级血液学毒性发生率分别为27.6%、11.7%、2.2%;Ⅰ、Ⅱ、Ⅲ级急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分别为6.2%、0.8%、0.1%;无IV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发生。全组中位生存时间11.9个月,6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为81.3%、30.6%、12.8%。多因素分析显示肺癌、颅内转移瘤数目和联合化疗为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全脑放射治疗脑转移瘤安全有效,可有效缓解脑转移瘤患者症状,并延长生存期,原发灶为肺癌、颅内转移癌数目和联合化疗对患者预后起关键作用。 孟曼 毕金玲 黄勇关键词:脑转移瘤 全脑放射治疗 预后 HPV16-E6-DNA对宫颈癌预后价值分析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究HPV16-E6-DNA对宫颈癌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2例宫颈癌患者临床资料,抽血化验,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HPV16-E6-DNA病毒载量,按照其检测结果将患者分成两组,即低载量组与高载量组,采用荧光定量(RTPCR)测定宫颈癌患者组织中的HPV16-E6-DNA病毒载量,利用Kaplan-Meier计算方式计算两组生存率,选用Cox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患者5年生存率的因素。结果:HPV16-E6-DNA病毒载量在宫颈癌患者组织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低载量组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66%、89.31%、74.30%;高载量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是89.10%、62.61%、51.36%,低载量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高载量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V16-E6-DNA病毒载量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是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HPV16-E6-DNA病毒对宫颈癌患者预后具有重要预测价值,是宫颈癌根治术后预后监测的重要因子,作为宫颈癌根治术后影响生存率的危险独立因素。 程莹星 黄勇关键词:宫颈癌 病毒载量 细针穿刺乳腺肿块的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比较传统制片与液基制片在乳腺肿块细针穿刺中的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探讨细针穿刺细胞学在乳腺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在肿瘤细胞室行细针细胞学检查并同时采用传统和液基两种制片方法制片的患者268例,有术后病理对照患者的99例,无病理对照的随访大于6个月的患者169例,对两种制片方法所得玻片进行分别阅片得出结果,分别与术后病理结果及随访结果进行对比,比较两种制片方法在对乳腺肿块诊断符合率的大小;对乳腺恶性肿瘤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阳性准确率等方面的优劣。结果液基制片方法对乳腺肿块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对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及阳性准确率(P<0.05)。结论传统制片和液基制片方法均能应用于检测乳腺肿块的性质,鉴别其良恶性。液基制片方法有对乳腺肿块有更高的诊断符合率(传统制片79.9%,液基制片90.7%;P<0.001);对乳腺恶性肿瘤有更高的诊断敏感性(传统制片75.0%,液基制片92.6%;P<0.05)和阳性准确率(传统制片87.8%,液基制片96.3%;P<0.05)。 陈东波 黄勇 张科芝关键词:细针吸取细胞学 乳腺肿块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红细胞分布宽度及糖类抗原199在食管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分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糖类抗原199(CA199)在食管癌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作用。方法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1例(观察组),TNM分期I~II期35例,III~IV期26例;选取同期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对比不同人群、不同分期及预后患者中IGF-1、RDW、CA199表达情况,分析IGF-1、RDW、CA199对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IGF-1、RDW、CA199表达高于健康组(P<0.05);III~IV期患者IGF-1、RDW、CA199表达高于I-II期患者(P<0.05);随访1年,观察组预后良好47例,预后不良14例,预后不良患者IGF-1、RDW、CA199表达高于预后良好者(P<0.05)。IGF-1+RDW+CA199联合检测对食管癌早期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0%、79.20%,AUC=0.838(95%CI0.723~0.896),高于IGF-1、RDW、CA199单独预测(P<0.05)。结论IGF-1、RDW、CA199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情况密切相关,可为患者手术治疗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信息。 姜孝娟 黄勇 张丽娟 程莹星 郑虹 张白银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红细胞分布宽度 糖类抗原199 食管癌 病情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