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
- 作品数:9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成分输血致颅脑损伤病人急性肺损伤1例被引量:2
- 2018年
- 1病例资料男,35岁,因交通事故致头胸部外伤后意识不清8 h入院。伤后头皮裂伤出血及鼻腔大量出血,急诊头皮简单清创缝合,行头胸部CT检查(图1A)后立即收入我科。入院时体格检查:体温36.6℃,脉搏170次/min,呼吸频率21次/min,血压100/60 mmHg,神志浅昏迷,GCS评分8分,双侧眼睑青紫肿胀,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腔仍在出血,左额可见约5 cm头皮裂伤,已缝合;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入院后急查血常规示红细胞1.6×1012/L,血红蛋白78 g/L。立即备血并静脉输注去白悬浮红细胞4 U,血浆1000 ml。血液制品静脉输注后5 h左右,病人逐渐发生呼吸急促、喘憋,心率增快,血氧饱和度下降到80%~85%,双肺可闻及大量湿啰音,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立即复查头胸部CT,颅脑损伤病情稳定,但肺部见大量斑块状阴影(图1B)。加大吸氧流量,不见好转,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静脉滴注甲基强的松(120 mg,1/d)。应用美罗培南预防肺部感染。第二天,仍浅昏迷,痰液不易排出,为便于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行气管切开术并继续呼吸机辅助呼吸,甲基强的松连用3 d,同时注意营养支持、酸碱平衡和出入量的补充和调整。第四天,缺氧症状得到改善,停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第八天,肺部感染完全得到控制。复查胸部CT较前明显改善(图1C)。住院21 d,痊愈出院。当时考虑过输血导致的过敏反应,急性心功能衰竭导致肺水肿,请心内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及血液科进行紧急会诊,但是没有统一认识,仅能按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进行治疗。
- 程月飞翟晓东王志明孟文博蔡明
- 关键词:颅脑损伤输血呼吸窘迫综合症
- 巨大顶枕部脑膜瘤合并脑脊液鼻漏1例
- 2017年
- 目的总结脑膜瘤切除术后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巨大顶枕部脑膜瘤切除术后合并脑脊液鼻漏病人的临床资料,漏口通过内镜下修补。结果脑膜瘤达SimpsonⅠ级切除,经内镜下修补术后脑脊液鼻漏停止。术后2周出现少量脑脊液鼻漏复发,腰椎穿刺置管脑脊液引流2周后痊愈。结论自发性脑脊液漏可以发生于肿瘤远隔部位,内镜下修补是首选治疗方法。
- 殷尚炯王志明徐新文蔡明
- 关键词:脑脊液鼻漏颅骨切开术神经内镜
- 可吸收线结合皮肤吻合器在颅骨修补术头皮切口缝合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结合皮肤吻合器在颅骨修补手术头皮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神经外科住院行颅骨修补手术的6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头皮缝合方法分组,其中采用可吸收线皮下连续缝合+皮肤吻合器缝合切口的36例作为可吸收线缝合组,采用传统的丝线分层间断缝合切口的30例作为传统缝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切口甲级愈合率、线结排异反应或皮缘坏死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可吸收线缝合组患者的缝合时间为(18.36±2.50)min;甲级愈合35例,乙级愈合1例,发生线结排异反应1例;传统缝合组患者的缝合时间为(25.46±2.12)min;甲级愈合25例,乙级愈合5例,发生线结排异反应或皮缘坏死16例,颅骨修补材料外露3例。两组患者的切口缝合时间和线结排异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吸收线皮下连续缝合结合皮肤吻合器用于颅骨修补术中头皮切口缝合,可以减少缝合时间,避免线结排异反应、皮缘坏死、减少术后头皮感染。
- 蔡明王志明冯斌殷尚炯翟晓东王鹏
- 关键词:可吸收线
- 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2
- 2018年
-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的80例垂体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内镜组患者给予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显微镜组患者则给予显微镜下垂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短期预后、激素水平、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结果:内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显著性低于显微镜组;术后GH、PRL与ACTH水平组间比较均显著性低于显微镜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性低于显微镜组;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生命力与生活质量总分组间比较均显著性高于显微镜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相比较显微镜手术,神经内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并发症更少,患者远期生活质量更高,具有借鉴意义。
- 冯斌黄立超蔡明王洪生殷尚炯韩树生
- 关键词:神经内镜显微镜
- 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膜外血肿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43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微创组(20例)及常规组(2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以及治疗方法安全性。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治疗时间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微创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 0%,常规组为43. 40%,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可以采取微创引流术治疗,促进患者预后,减少住院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利。
- 冯斌蔡明黄立超赵佩林王洪生殷尚炯韩树生
- 关键词: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微创引流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依达拉奉对重型颅脑外伤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外伤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收治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50例,按照收治时间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这基础上加入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d内关注颅内压以及脑水肿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Glasgow(GCS)及Glasow(GOS)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S-100β及NSE水平无差异,治疗1天及3天后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治疗重型颅脑外伤可减少脑水肿等并发症,加速预后,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冯斌蔡明黄立超赵佩林王洪生殷尚炯韩树生
- 关键词:颅内损伤依达拉奉预后
- 64排容积CT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面骨骨折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64排容积CT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面部骨折的优势。方法收集整理11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面部骨折进行64排容积CT检查并重建成像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显示颅骨及颅面部骨折,MPR图像的显示率为100%;VR图像及轴位图像逐渐减低,通过一站式检查,全面检查颅脑损伤及颅面部骨折,能够通过图像旋转、切割等功能从不同方向观察骨折的位置、范围、骨碎块的移位,了解骨折线的走行及外伤所致的畸形情况。结论 64排容积CT并重建成像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颅面部骨折的诊断治疗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提高对深部细微骨折的显示,尤其对于昏迷患者在治疗颅脑损伤的同时,可及时有效地配合五官科医师解决颅面部骨折,早期达到全面有效治疗的优势。
- 袁进国曹藏柱王洪生杜秀玉赵佩林徐新文朱红玉蔡明
- 关键词:64排容积CT图像重建颅脑损伤颅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