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平

作品数:161 被引量:651H指数:13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材料与治金学院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0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自动化与计算...
  • 20篇文化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3篇理学
  • 2篇矿业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4篇合金
  • 59篇半固态
  • 33篇液相线
  • 32篇铝合金
  • 26篇半连续
  • 25篇半连续铸造
  • 20篇液相线半连续...
  • 20篇触变
  • 17篇ZL201合...
  • 15篇教学
  • 14篇触变成形
  • 13篇液相线铸造
  • 12篇网络
  • 12篇显微组织
  • 12篇A356铝合...
  • 9篇铁素
  • 9篇铁素体
  • 9篇金属
  • 8篇枝晶
  • 8篇网络管理

机构

  • 151篇东北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辽宁装备制造...
  • 6篇中国科学院金...
  • 5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 3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北京有色金属...
  • 2篇教育部
  • 2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沈阳华润三洋...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鞍山钢铁集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沈阳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沈阳飞机工业...
  • 1篇中航工业北京...

作者

  • 161篇王平
  • 64篇崔建忠
  • 46篇路贵民
  • 16篇赵大志
  • 13篇史立峰
  • 11篇刘静
  • 8篇赵宏
  • 7篇李莉
  • 6篇董维国
  • 6篇常东旭
  • 5篇康皓
  • 5篇朱伏先
  • 5篇宋峰雨
  • 4篇郑连辉
  • 4篇谢鹏飞
  • 4篇赵莹莹
  • 3篇董杰
  • 3篇栾贵兴
  • 3篇雷家峰
  • 3篇刘勇

传媒

  • 29篇东北大学学报...
  • 11篇特种铸造及有...
  • 10篇稀有金属材料...
  • 9篇轻合金加工技...
  • 8篇小型微型计算...
  • 7篇科教导刊(电...
  • 6篇金属学报
  • 5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通信学报
  • 4篇中国有色金属...
  • 3篇铸造
  • 3篇材料科学与工...
  • 3篇中国冶金教育
  • 3篇课程教育研究...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焊接学报
  • 2篇有色金属(矿...
  • 2篇铸造技术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材料导报

年份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9篇2017
  • 9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7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11篇2007
  • 14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1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ZL201合金液相线铸造组织与成形性能被引量:14
2006年
研究了近液相线半连续铸造ZL201合金的微观组织及其在二次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在液相线温度下半连续铸造的ZL201合金组织为均匀、细小的蔷薇状组织,晶粒的平均等积圆直径为43.6μm,晶粒平均圆度为1.88。经二次加热后,铸造组织逐渐转变为等轴晶。在620℃下加热20min后,晶粒平均等积圆直径为111μm,晶粒平均圆度1.42。在640℃下加热20min后,晶粒平均等积圆直径为108μm,晶粒平均圆度1.58,半固态压铸件硬度可达到116.6HV。结果表明,液相线半连续铸造可以获得理想的半固态坯料。
王平康皓路贵民崔建忠
关键词:半连续铸造半固态非枝晶
基于ICE方式的综合性SIPNAT解决方案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0
2006年
参考ICE、STUN协议、TURN协议,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ICE方式的综合性SIPNAT解决方案:应用STUN协议和TURN协议,客户端通过ICE方式选择最优传输路径,实现负载均衡.本文通过设计一个实例详细说明整个实现流程.
刘杨姜琳颖张色珍王平
关键词:ICETURNSIPNAT穿越
KSJserver200的开发与研制
王平
ZL116合金的半固态模锻成形组织与性能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300 t压力机,对半固态ZL116合金进行了模锻成形实验.结果表明:半固态模锻成形可以获得组织致密、轮廓清晰、充型完整的成形件;成形件微观组织主要为细小、分布均匀的近球状和蔷薇状非枝晶组织;同时由于成形静压力的作用引起局部组织发生塑性变形,使半固态模锻件的性能明显优于液态模锻件的性能,硬度可达65.7 HB,高于液态模锻件20.5%,为半固态加工技术在战车上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董维国王平路贵民左良
关键词:ZL116合金半固态模锻成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La传感器在测定铝液凝固过程中La活度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La0.95Ca0.05F2.95 polycrystailine solid electrolyte tube was prepared. The Lasensor was made by using such solid electrolyte tube, pure La as reference electrode andMo wire as lead wire. the cell can be experssed as:The activities of dissolved La in liquld (750℃) aluminum with three different La concen-trations were deterndned. The change of La activity and po2 with temperatuxe in thesolidfication process (750-500℃) was also deterndned, the result showed some regulari-ties ekisted. In the course of rising and falling of temPeratuxe the La probe can be usedrepeatly 2-3 times.
王平王常珍徐秀光
关键词:传感器活度铝液凝固过程
中锰钢静态保温和热压缩过程中铁素体转变规律
2023年
利用热膨胀相变仪、Gleeble热模拟机等设备、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C-Si-Mn-Fe系中锰钢在静态保温和热压缩过程中的铁素体转变行为,分析了不同变形条件对于铁素体转变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Mn元素较低的扩散系数和随时间逐渐增加的扩散阻力大大制约了静态保温条件下铁素体的转变速度;而等温变形可以促进铁素体的转变过程,且等轴铁素体成链状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周围,其形貌有单层、双层和多层;变形温度越低、应变速率越小、形变量越大,铁素体转变量越大;铁素体在等温变形过程中,其含量逐渐增加,将会显著软化材料组织,降低流变应力。
刘静孙毅张思王平
关键词:中锰钢形变诱导铁素体相变热压缩
低温ECAP制备1050铝合金试样的高温拉伸性能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拉伸试验、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研究了初始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低温等径角挤压(ECAP)制备的1050铝合金拉伸性能及晶粒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初始应变速率的增加,流动应力不断增加;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流动应力不断减小。当初始应变速率为5×10^(-4)s^(-1)、变形温度为400℃时,合金具有最大的伸长率90.4%。当变形温度为400℃,初始应变速率大于或小于5×10^(-4)s^(-1)时,合金的伸长率均逐渐降低。当初始应变速率为5×10^(-4)s^(-1),变形温度大于或小于400℃时,合金的伸长率均逐渐降低。随初始应变速率的降低和变形温度的增加,合金的晶粒尺寸增大明显。
曹以恒朱颖晖何立子王平
关键词:高温拉伸流变应力伸长率
热输入量对一种新型药芯焊丝熔敷金属组织及冲击韧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采用自行研究开发的一种新型药芯焊丝,通过实验室大热输入焊接实验,研究分析了热输入量对焊缝熔敷金属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大热输入焊接条件下,熔敷金属中形成了大量细小、弥散分布的夹杂物,夹杂物周围诱导生成的大量相互交叉互锁的针状铁素体晶粒,这是焊缝熔敷金属具有较高低温冲击韧性的主要原因;随着焊接热输入量的增加,尺寸为1μm以下的夹杂物数量减少,1μm以上夹杂物分布无显著变化,针状铁素体形核点减少,熔敷金属中针状铁素体晶粒尺寸略有增加、低温冲击韧性略有降低.
宋峰雨李艳梅王平朱伏先
关键词:焊缝金属大热输入针状铁素体
一种基于事件检测的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模型被引量:6
2002年
为了有效地处理大规模网络事件 ,克服由于网络事件大量性、多样性和相关性造成的困难 ,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检测的分布式网络管理方案·在对网络事件分类的基础上 ,采用基于策略的层次型事件处理机制 ,提高了事件检测效率 ,平衡了系统负载 ,降低了网络资源的占用率·基于动态时间窗的事件合成方法 ,保证了事件检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
李莉王平栾贵兴
关键词:分布式网络管理管理策略
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粗晶热影响区针状铁素体形成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2022年
大线能量焊接用钢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桥梁制造、原油储罐等领域。宽厚板的大线能量焊接技术能有效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是目前焊接领域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而焊接接头附近是焊后力学性能最为薄弱的位置,焊接热影响区(HAZ)尤其是粗晶焊接热影响区(CGHAZ)的力学性能是焊接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对CGHAZ组织性能的控制是该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针状铁素体组织是基于氧化物冶金工艺的大线能量焊接用高强钢焊后CGHAZ内的主要微观组织。针状铁素体组织的交错互锁结构有效保证了CGHAZ的韧性。如何有效控制针状铁素体的形成是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研发的关键。针状铁素体的形成机理尚未统一,影响因素错综复杂。针状铁素体的形核过程可能由多种形核机制综合控制。而针状铁素体形核的主要影响因素与钢中夹杂物的特性有直接关系。通过改善钢中夹杂物的尺寸、形貌和分布,可以提高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效率。针状铁素体的互锁组织有效地保证了CGHAZ的韧性。针状铁素体形成过程的有效控制技术不仅是CGHAZ韧性不断提高的关键,也是开发高强度易焊板产品的关键因素。此外,它与免预热焊接材料的开发密切相关,成为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因此,本文通过总结相关领域诸多参考文献的关键信息,梳理了大线能量焊接用钢CGHAZ针状铁素体形成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CGHAZ针状铁素体的形核机理及影响因素,并列举了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为大线能量焊接用钢的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杨宇龙贾潇朱伏先王平
关键词:针状铁素体大线能量焊接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