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俊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压电
  • 1篇压电陶瓷
  • 1篇压电陶瓷驱动
  • 1篇生物力学
  • 1篇生物力学特性
  • 1篇鼠胚
  • 1篇鼠胚胎
  • 1篇逆问题
  • 1篇胚胎
  • 1篇胚胎干细胞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细胞
  • 1篇细胞
  • 1篇小鼠胚胎
  • 1篇小鼠胚胎干细...
  • 1篇免疫
  • 1篇免疫状况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 1篇西门子迈迪特...

作者

  • 5篇陈俊
  • 3篇崔大祥
  • 2篇黄鹏
  • 2篇庄天戈
  • 2篇李智铭
  • 1篇宋华
  • 1篇宋朝昀
  • 1篇阮静
  • 1篇黄永峰
  • 1篇李超
  • 1篇倪成

传媒

  • 2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国外医学(生...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磁共振弹性图中压电陶瓷驱动的横波成像被引量:3
2006年
磁共振弹性图成像(magneticresonanceelastography,MRE)是一种测量生物组织弹性模量的非侵害性技术.MRE技术除了需要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系统以外,一个不可缺少的硬件是激发组织内部产生横波的机械振动器.本研究开发一种新型的和磁共振成像系统电磁兼容的机械振动器.该振动器由压电陶瓷驱动.振动器和琼脂糖制成的仿体一同放入头线圈中,送入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磁体腔中,振动器和波动成像序列同步工作,对横波进行磁共振成像.波动成像序列由FLASH(fastlowangleshot)序列修改而成,是一种对运动敏感的相位对比度序列.在实验过程中考察了仿体硬度、振动器频率、运动敏感梯度参数以及病床振动对波动图像的影响.
陈俊倪成庄天戈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压电陶瓷
CpG序列诱发抗dsDNA抗体的免疫学特性分析
2011年
目的研究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cytosine guanine dinucleotides,CpG)序列诱生抗dsDNA抗体的免疫特征。方法以CpG序列为生物佐剂,用天然的小牛胸腺DNA模拟自身抗原,免疫正常的BALB/c小鼠。免疫结束后,分析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的特征。结果 CpG序列诱生的抗dsDNA抗体类似自发性狼疮小鼠体内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G2a型,且能与多种DNA抗原反应。结论 CpG序列能促进正常小鼠产生类似自发性狼疮小鼠体内的抗dsDNA抗体。
李智铭黄鹏陈俊崔大祥
关键词:氨基酸序列抗双链DNA抗体狼疮
抑制性核酸序列对BXSB狼疮小鼠免疫状况的影响
2010年
目的 研究抑制性核酸序列是否可改善BXSB狼疮小鼠的免疫状况,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提供新的策略.方法 3月龄雄性BXSB小鼠分为三组,包括抑制性核酸序列治疗组、0.9%氯化钠注射液组和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测定24 h尿蛋白;治疗后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肾脏免疫复合物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各组小鼠治疗前的24 h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抑制性核酸序列治疗组小鼠的尿蛋白和抗dsDNA抗体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抑制性核酸序列治疗组小鼠的肾脏免疫复合物优于其他治疗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抑制性核酸序列治疗组小鼠的外周血凋亡明显增加(P〈0.05);与0.9%氯化钠注射液组相比,抑制性核酸序列治疗组小鼠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1).结论 抑制性核酸序列可显著改善BXSB狼疮小鼠的免疫状况,能延缓BXSB狼疮小鼠的疾病进程.
李智铭黄鹏陈俊崔大祥
磁共振弹性图被引量:8
2005年
磁共振弹性图(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利用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测量由外力引起的组织内部质点位移空间分布,以此为输入对弹性力学的逆问题进行求解,从而获得组织弹性系数的空间分布图。介绍了M RE的成像原理,综述其各种成像手段以及MRE在医学上的应用和前景。
陈俊黄永峰宋朝昀庄天戈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生物力学特性逆问题
荧光磁性纳米粒子标记的小鼠胚胎干细胞靶向识别体内胃癌细胞被引量:1
2013年
胃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纳米技术和干细胞是继手术、化疗和放疗之外新兴的肿瘤治疗新技术.制备了氨基化修饰的荧光磁性纳米粒子(FMNPs),无滋养层培养了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体外实验评价了mESCs的条件培养基对胃癌细胞的影响,并利用FMNPs标记mESCs制备了干细胞纳米探针(FMNPs-mESCs),通过尾静脉注射进入荷瘤小鼠的体内,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考察了FMNPs-mESCs靶向识别体内胃癌细胞的能力.结果显示,制备的FMNPs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和磁响应性能,在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对mESCs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mESCs的条件培养基对胃癌细胞具有显著的抑制增殖的作用,FMNPs标记的mESCs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在注射进入荷瘤小鼠体内6h后可以通过活体成像结果和离体器官的荧光成像结果观察到肿瘤组织有显著的荧光信号.研究表明,FMNPs-mESCs具有特异靶向识别体内胃癌细胞的能力,为利用胚胎干细胞治疗胃癌提出新的研究方向.
阮静宋华李超陈俊崔大祥
关键词:小鼠胚胎干细胞胃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