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飞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安徽三联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气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SIMULI...
  • 2篇单相
  • 2篇教学
  • 2篇变换器
  • 1篇单神经元
  • 1篇单神经元自适...
  • 1篇单神经元自适...
  • 1篇单相接地
  • 1篇单相接地故障
  • 1篇电力
  • 1篇电力电子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电力电子技术...
  • 1篇电流
  • 1篇电流接地系统
  • 1篇电流滞环
  • 1篇电流滞环控制
  • 1篇电路
  • 1篇电路研究
  • 1篇电子技术课

机构

  • 7篇安徽三联学院

作者

  • 7篇方飞
  • 4篇杜晓婷
  • 2篇薛峰
  • 1篇夏百花
  • 1篇徐丽萍
  • 1篇王雪洁

传媒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无线互联科技
  • 1篇科教文汇
  • 1篇滁州学院学报
  • 1篇宿州学院学报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8
  • 2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基于ARM小电流接地故障选线装置
2018年
小电流接地系统最常见的故障是单相接地故障。选线装置的硬件电路主要有采样模块、主控制模块及人机接口模块三个部分组成,分别采用32位ARM Cortex-M3 STM32f2和8位STM8S207S8微控制器芯片作为采样模块、主控制模块、人机接口模块的核心控制单元。选线装置的软件程序主要有主控制模块程序、人机接口模块程序、定时采样子程序、故障判断子程序等。现场运行结果表明,该装置运行稳定,能够正确地快速选线。
方飞徐丽萍
关键词: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ARM
BUCK型变换器的不同工作模式分析与仿真
2018年
针对BUCK变换器的基本原理研究,分析BUCK型变换器CCM、DCM、BCM在三种不同模式下电路参数及特点,推导出不同模式下稳态电压增益和连续模式下纹波电压等电源参数公式,利用Simulink搭建BUCK变换器模型,在仿真模型中,设计不同电感、电容、开关频率等电路参数输入,输出电流及电压仿真波形,且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仿真模型便于了解不同模式下BUCK变换器的工作特性、电路参数及对无源器件的选择。
方飞薛峰杜晓婷
关键词:BUCK变换器CCMDCMBCMSIMULINK
基于SIMULINK的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本文分析了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器结构,给出了基于有监督的Hebb学习规则的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做出改进,建立了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SIMULINK仿真模型,并对被控对象进行仿真研究.
杜晓婷方飞
关键词:PID控制器单神经元SIMULINK
单相Boost型APFC电路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APFC)是提高整流电路功率因数的一种功率变换技术,包含APFC电路拓扑及其控制策略。本文介绍了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基本概念、详细分析BOOST型APFC电路的电路拓扑及其控制策略,给出电流滞环控制的Boost-APFC仿真电路模型,并在CCM模式下进行了电路仿真,结果验证单相Boost型APFC电路能够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和降低电网侧的谐波。
方飞薛峰杜晓婷
关键词:APFCBOOST变换器电流滞环控制
基于学习产出的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工程类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学习产出教育理念,探讨应用型本科院校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主要涉及定义预期学习产出,实施学习产出以及评价实际学习产出三个方面.
杜晓婷方飞
关键词: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
基于Matlab的电阻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及仿真比较被引量:3
2020年
电阻炉具有纯滞后时间较长、惯性较大等复杂特点,其温度较难控制。文章通过Matlab/Simulink分别对PID控制、Smith控制和模糊控制3种不同算法进行了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模糊控制算法的控制结果较为理想。
夏百花韦颖方飞
关键词:电阻炉温度SIMULINK模糊控制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群建设与优化被引量:2
2022年
介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群建设背景,阐述了课程群设置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安徽三联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色,从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群体系、项目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资源及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建设与优化,注重群内课程之间的融合,突破传统课程之间的壁垒,实现课程群内各门课程循序渐进、有序衔接,促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更为紧密,由点到面逐级深入专业核心领域,将专业知识融为一个集成地有机系统,从而发挥协同效应培养专业核心竞争能力,达到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方飞王萍王雪洁
关键词: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群应用型人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