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敏

作品数:168 被引量:915H指数:15
供职机构: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6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8篇医药卫生
  • 5篇化学工程
  • 5篇理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5篇肿瘤
  • 42篇细胞
  • 41篇胰腺
  • 27篇胰腺癌
  • 27篇腺癌
  • 22篇切除
  • 19篇胰十二指肠
  • 19篇胰十二指肠切...
  • 19篇十二指肠
  • 19篇十二指肠切除
  • 19篇切除术
  • 18篇胰十二指肠切...
  • 18篇十二指肠切除...
  • 16篇干细胞
  • 14篇胰腺肿瘤
  • 14篇腺肿瘤
  • 12篇基因
  • 11篇胆囊
  • 11篇成像
  • 10篇胆囊癌

机构

  • 126篇华中科技大学
  • 28篇贵阳医学院附...
  • 14篇武汉工业学院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武汉轻工大学
  • 4篇荆门市第一人...
  • 2篇广东药学院
  • 2篇武汉市第一医...
  • 2篇青岛大学医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遵义医学院
  • 2篇中国工程物理...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6篇王敏
  • 71篇秦仁义
  • 35篇田锐
  • 35篇朱峰
  • 21篇石程剑
  • 21篇江建新
  • 18篇李旭
  • 17篇王仁法
  • 15篇彭丰
  • 14篇郭兴军
  • 13篇罗光英
  • 12篇申铭
  • 11篇查筑红
  • 10篇黄冰
  • 9篇张航
  • 9篇程永素
  • 9篇王欣
  • 9篇杜志勇
  • 9篇胡均
  • 8篇陈璐

传媒

  • 16篇放射学实践
  • 14篇世界华人消化...
  • 10篇华中科技大学...
  • 8篇中国普通外科...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7篇中华消化外科...
  • 7篇中华胰腺病杂...
  • 6篇中华医院感染...
  • 6篇武汉工业学院...
  • 5篇中华肝胆外科...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4篇贵州医药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临床外科杂志
  • 3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6篇2017
  • 9篇2016
  • 8篇2015
  • 13篇2014
  • 23篇2013
  • 16篇2012
  • 13篇2011
  • 14篇2010
  • 13篇2009
  • 11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1999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交联方法对草鱼皮胶原蛋白海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3年
为探讨不同交联方法对草鱼皮胶原蛋白海绵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以草鱼鱼皮为原料,提取、纯化胶原蛋白并制备胶原海绵材料。在此基础上,分别用紫外交联、热交联、戊二醛交联以及EDC/NHS交联方法处理胶原海绵,通过测定材料的交联度、热变性温度、拉伸强度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交联效果。结果发现,提取所得的草鱼皮胶原蛋白为典型的Ⅰ型胶原;经不同方法交联处理后,海绵材料交联度依次为戊二醛(72.0%)>EDC/NHS(32.5%)>热交联(29.9%)>紫外交联(15.6%);与对照胶原材料相比,戊二醛处理后,胶原材料的热变性峰值温度(67.4℃)、最大拉伸强度(125.6 kPa)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均有显著提升(P<0.05);EDC/NHS处理后,胶原材料的热变性焓显著提升(6.86 J/g),同时材料的拉伸强度(98.6 kPa)和体外抗酶降解性能也得到适度增加(P<0.05)。紫外交联和热交联对草鱼皮胶原材料性能的改善作用比较有限,并可能导致胶原分子的部分变性。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表明,戊二醛处理可导致草鱼皮胶原三螺旋分子内产生新的共价键交联从而使材料性能改善,而EDC/NHS处理主要导致胶原分子间产生新的氢键交联并可提高胶原材料的稳定性。研究表明,戊二醛和EDC/NHS交联能有效提高胶原海绵材料的性能,而热交联和紫外交联对材料性能的改善作用非常有限。
汪海波梁艳萍李云雁王敏方成汪海婴
关键词:草鱼鱼皮胶原蛋白交联
胰腺癌干细胞差异microRNAs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
2012年
目的:筛选与胰腺癌干细胞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s,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MIA-PaCa2(TIChigh)与BxPc-3(TIClow)为研究胰腺癌干细胞的工具细胞制备总RNA,经质量鉴定后进行荧光标记;采用Agilent人类miRNA芯片进行杂交实验,获得miRNA表达谱;以Gene Spring Software 11.0软件和Quantile算法分析芯片实验数据,筛选与胰腺癌干细胞相关的差异miRNAs;荧光定量PCR验证部分差异表达miRNAs;基于Sanger数据库预测差异miRNA靶基因,基于Gene Ontology数据库进行GO注释,基于KEGG数据库进行Pathway注释.结果:获得符合基因芯片实验质量标准的RNA样品,基因芯片杂交及数据分析共鉴定到940个miRNAs,得到91个差异表达miRNAs(P<0.05,fold change≥2),其中MIAPaCa2(TIChigh)中下调表达45个,上调表达46个.荧光定量PCR验证21条差异miRNAs,其中19条均与芯片结果相符.TargetScan6.0数据库靶基因预测共得到2895条靶基因,GO注释显示他们主要涉及轴突导向、血管生成、转录后蛋白修饰等功能.Pathway注释显示主要涉及癌症途径、细胞-基质黏附途径、Hedgehog信号途径、MAPK信号途径等信号通路.结论:筛选出的胰腺癌干细胞相关差异表达miRNAs调控多种具有不同细胞功能和参与不同信号通路的基因,有可能成为胰腺癌新的治疗靶点.
江建新高珊王敏李旭孙诚谊
关键词:胰腺癌干细胞MICRORNA
胰腺癌组织中Septin 1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Septin 1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胰腺癌组织中Septin 11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全部病例切片中可见Septin11表达,在低分化的胰腺癌细胞中高表达,在高分化的胰腺癌细胞中低表达,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与病理分级、远处转移及TNM分期相关(P<0.05)。结论检测胰腺癌组织中Septin 11的表达,可以作为胰腺癌预后的一个指标。
江建新喻超王敏孙诚谊
关键词:胰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侧群细胞致瘤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侧群细胞(side population cells,SP)的致瘤特性。方法利用流式细胞术从GBC—SD中分选SP、非SP细胞(non—SP),分别进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和非肥胖性糖尿病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小鼠的移植瘤形成实验。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5例人胆囊癌组织中SP细胞的比例。结果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中存在SP细胞,其比例约为0.87%;SP细胞的克隆形成率高于non-SP细胞(14.74%±3.53%比5.17%±1.05%,t=2.75,P〈0.05)。NOD/SCID小鼠移植瘤实验表明,5×10^3个SP细胞可成瘤(4/7),而non—SP细胞成瘤则需要1×10^5个细胞(1/7),且来源于SP细胞亚群的NOD/SCID小鼠移植瘤中存在SP、non—SP细胞。SP细胞存在于人胆囊癌组织中,其范围为0.27%~2.3%。结论来源于GBC—SD的SP细胞亚群具有类似肿瘤干细胞的高致瘤性。
张志发秦仁义王敏朱峰石程剑何镇
关键词:胆囊癌干细胞成瘤能力
人胆囊癌CD133^+细胞亚群致瘤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胆囊癌细胞中的表达,初步探讨胆囊癌CD133+亚群的致瘤能力。方法:将人原代胆囊癌组织植入裸鼠皮下形成移植瘤,并同人原代胆囊癌组织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FCM法检测CD133的表达情况,并分选出CD133+和CD133-亚群;对不同亚群细胞进行体外克隆形成实验和裸鼠体内移植瘤形成实验,免疫组织化学法验证移植瘤的组织表型。结果:FCM法检测显示,胆囊癌细胞中1.95%~3.24%的细胞CD133呈阳性表达;体外培养显示CD133+亚群比CD133-亚群具有更强的克隆球形成能力,在裸鼠体内也具有更强的肿瘤形成能力(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提示,胆囊癌CD133+细胞形成的移植瘤同人原代胆囊癌具有相同的组织表型,均表达CA19-9和CD44 s。结论:人胆囊癌CD133+细胞亚群具有高致瘤性,其中可能富含有肿瘤干细胞。
石程剑秦仁义石秀春田锐王敏宫伟强
关键词:胆囊癌组织亚群单细胞悬液
慢病毒介导Vimentin基因沉默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和粘附的机制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shRNA基因沉默技术,有效沉默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中Vimentin表达,并探讨下调Vimentin后对Panc-1细胞侵袭运动及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Lv-VIM-GFP-shRNA慢病毒转染人胰腺癌细胞株Panc-1,Real-time 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法检测慢病毒转染后Vimentin的沉默效率;Transwell小室体外运动侵袭实验及划痕实验比较细胞运动侵袭能力变化,细胞粘附实验检测细胞粘附能力的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肿瘤侵袭和粘附相关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法观察转染前后细胞骨架蛋白F-actin和黏着斑激酶FAK的变化。结果 Lv-VIM-GFP-shRNA慢病毒转染Panc-1后能稳定下调其Vimentin的表达(P<0.01)。Transwell小室及划痕实验显示,下调Vimentin后能显著抑制Panc-1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P<0.01)。粘附实验结果显示,粘附30min后,转染Lv-VIM-GFP-shRNA组较对照组粘附CollagenⅣ和FN的细胞数量均减少(P<0.05)。下调Vimentin后对肿瘤侵袭及粘附相关因子的mRNA和蛋白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但能引起细胞骨架F-actin的解聚以及黏着斑激酶FAK的重排。结论 Vimentin基因沉默后可能通过引起F-actin骨架解聚、黏着斑激酶FAK重排来降低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及细胞运动能力,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
李旭江建新王敏朱峰田锐申铭秦仁义
关键词:胰腺癌波形蛋白细胞粘附
医院临床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了解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改进方法和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8年1月-2009年5月出院的340例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全院37个临床科室均有抗菌药物使用,平均使用率49.45%;使用抗菌药物最多的泌尿外科占81.98%;使用抗菌药物最低的心理科占1.61%。结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规范预防用药在医院抗菌药物管理中占有重要之地;某些传统的用药观念必须改变,加强医院内抗菌药物管理,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规范使用的教育,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和改变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冷应蓉刘伟罗光英查筑红陈璐江蕾微王敏郭秀秦黄冰程永素王平
关键词:抗菌药物
β-环糊精抑制α-半乳糖苷酶的动力学模拟
2017年
为进一步了解β-环糊精与α-半乳糖苷酶的作用机制,在前、中期采用同源建模、分子对接的基础上,采用对复合物体系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并计算出均方根偏差、温度、密度以及总能量四个衡量指标,对体系动力平衡的稳定程度进行评价,得到了动力学模拟轨迹是稳定的结果,再采用MMPBSA能量计算及分解的方法,对β-环糊精与α-半乳糖苷酶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能量计算,确定了两者的结合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且能够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并得到了β-环糊精对α-半乳糖苷酶的抑制作用主要是由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静电作用能产生的结论。
邹伟王敏陶佳妮姚娣李赟王雪松沈汪洋
关键词:Β-环糊精Α-半乳糖苷酶分子动力学模拟
SDS溶液中核糖核酸酶A的结构及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室温条件下,RNase A在SDS溶液中紫外特征吸收峰的变化和这一变化过程的ΔG,分析了SDS对RNase A结构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SDS溶液中RNase A催化2′,3′-环腺甘酸单磷酸水解反应,得到了不同SDS浓度的kcat和Km,分析了SDS对RNase A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SDS的浓度的增加,RNase A的结构逐渐瓦解,直至完全失活.这主要是SDS与RNase A之间的静电和疏水相互作用的协同效应的结果.
陈亚兰于宁王敏付现刚程四清黄忠
关键词:核糖核酸酶ASDS活性
Rac1对胰腺癌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Rac GTP酶激活蛋白1(Rac GTP ase activating protein1,Rac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EDU和CCK-8(cell counting kit-8)方法检测Rac1对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免疫荧光等试验探讨Rac1影响胰腺癌增殖的具体机制.结果:Rac1可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沉默Rac1或者Rac1特异性阻滞剂NSC 23766可以抑制胰腺癌的增殖,且进一步的机制研究发现Rac1通过促进β-Catenin进入细胞核,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靶基因c-myc、c-jun和Cyclin D1的表达,进而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结论:Rac1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胰腺癌细胞的增殖.
田锐郭兴军江建新王敏石程剑徐盟彭丰李旭秦仁义
关键词:RAC1胰腺癌增殖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