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 作品数:128 被引量:489 H指数:12 供职机构: 福建省肿瘤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原发子宫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胡丹 陈燕坪 郑雄伟 陈刚胃癌组织中piR-9994的表达及其与PIWIL4表达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piR-9994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其与PIWIL4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piR-9994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PIWIL4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piR-999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比癌旁组织上调2. 3倍(P=0. 002 2)。Ⅲ+Ⅳ期胃癌组piR-9994的表达比Ⅰ+Ⅱ期胃癌组上调3. 5倍(P=0. 002),神经侵犯组比未侵犯组上升2. 5倍(P=0. 036)。PIWIL4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χ2=18. 346,P <0. 001),其中Ⅲ+Ⅳ期胃癌组高于Ⅰ+Ⅱ期胃癌组(χ2=8. 60,P=0. 003)。胃癌组织中piR-9994的表达与PIWIL4表达呈正相关(r=0. 231,P <0. 05)。结论 piR-9994在胃癌组织中过表达并与肿瘤分期、神经侵犯密切相关,piR-9994可能通过调节PIWIL4表达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piR-9994有望成为判断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夏言 林贤东 胡丹 张和军 林洁琼 陈刚 郑雄伟关键词:胃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QRT-PCR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形态及免疫表型研究 被引量:8 2009年 目的研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形态学特点、特异性标志物,并探讨AITL中滤泡树突状细胞网的增生状况及其起源。方法对29例AITL行bcl-6、CD10、CXCL13、CD21染色(EliVision法)及bcl-6/CD3、CD10/CD21及CD10/CD20双重染色,并选取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殊类型(阴L.u);结外NK/T细胞淋巴瘤,鼻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肠病性T细胞淋巴瘤(E1TIL);皮下脂膜炎性T细胞淋巴瘤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作为对照。结果(1)22例(75.9%)AITL表达CD10,对照组除1例门L—u外均阴性;24例(82.8%)AITL表达CXCL13,所有PTL-u均阴性;而AITL中bcl-6的表达情况和PTL—U及反应性增生病例有一定程度的交叉。(2)29例AITL显示特征性的CD21阳性滤泡树突状细胞网增生,4例具有明显生发中心的病例,2例显示增生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覆盖并超过生发中心。结论AITL具有典型的形态学变化,CD10和CXCL13是AITL特异性标志物,而bcl-6不具有特异性;AITL中增生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网可能部分起源于生发中心。 郑媛媛 陈刚 周小鸽 张淑红 张彦宁关键词:淋巴瘤 T细胞 免疫表型分型 12340例女性生殖系统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目的 根据WHO(2014 版)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组织学分类标准,探讨福建省肿瘤医院的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病理类型级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07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6 月30 日病理诊断12340 例女性生殖系统肿... 黄榕芳 许春伟 何诚 卢建平 陈燕坪 陈刚关键词: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临床病理特征 流行病学 112例套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112例MCL的临床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行相关抗体标记,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其中24例作Ig H/CCND1基因断裂检测。结果:112例(包括2例多形性和母细胞变亚型)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94.6%(106/112)表达cy-clin D1,92.9%(104/112)表达CD5。不同免疫表型的经典型MCL的Ki-67及平均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3例CD5-的MCL未检测出Ig H/CCND1基因断裂,2例经典型MCL检测出Ig H/CCND1多倍体。结论:MCL是一种具有特殊免疫表型的B细胞淋巴瘤,多形性及母细胞变异型的预后较差,对特殊亚型的MCL诊断有必要细分。 周冬梅 陈刚 郑雄伟 朱伟峰 陈宝珍关键词:套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 荧光原位杂交 预后 24例乳腺黏液癌临床病理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进展及预后。方法:对24例乳腺黏液癌进行病理学形态观察,并采用Max Vision法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Her-2、Ki-67染色,对其进行随访和分析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18例单纯型乳腺黏液癌,其中1例伴有微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6例混合型。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22例ER阳性,19例PR阳性,1例混合型黏液癌HER-2阳性,单纯型黏液癌HER-2均阴性,单纯型乳腺黏液癌和混合型乳腺黏液癌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单纯型黏液癌特征是细胞巢漂浮在黏液湖中,并由富含毛细血管的纤维分割。细胞团大小和形态各异,核异型性不明显,ER、PR阳性,HER-2阴性。单纯型乳腺黏液癌(pure mucinous carcinoma,PMCs)生长缓慢,转移率低,可以行保乳手术。伴有微小乳头结构的乳腺黏液癌(mucinous micropapillary carcinoma,MUMPC)与混合型乳腺黏液癌易发生转移,建议行乳腺改良根治手术,术后辅助放化疗。 江文辉 胡丹 许春伟 力超 卢建平 何时 龙联文 陈刚关键词:乳腺肿瘤 黏液癌 免疫组织化学 鼻咽癌组织EGFR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分期、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鼻咽癌TNM分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亲和素-过氧化物酶法(S-P法)检测20例正常鼻咽黏膜、111例鼻咽癌组织中EGFR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表达与鼻咽癌临床TNM分期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111例鼻咽癌组织中,EGFR表达阳性率为73.87%(82/111),高于正常鼻咽黏膜组织(P=0.000)。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鼻咽癌临床TNM分期呈正相关,分期越高,表达阳性率越高(P<0.01)。EGFR的表达与鼻咽癌预后相关,表达阳性者生存率低于表达阴性者(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GFR是影响鼻咽癌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之一。结论 EGFR在鼻咽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其表达与鼻咽癌的临床TNM分期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鼻咽癌恶性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林色南 陈刚 潘建基 徐鹭英 杨凌 张瑜 郑天荣关键词:鼻咽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胃肠道恶性肿瘤易感及预后分子标志物的研究 郑雄伟 林贤东 胡丹 卓长华 陈颖 贾静 陈刚 力超 张和军 师怡 该课题属于胃肠道肿瘤的肿瘤病理学领域。课题组在近8年的研究历程中,逐渐建立起相关生物样本库、创建了新型的分子检测平台,并发现了一批与胃肠道恶性肿瘤相关的分子标志物。项目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发现多个与胃癌易感性及预...关键词:关键词:胃肠道肿瘤 分子标志物 肿瘤病理学 两种突变特异性抗体用于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的评价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验证EGFR 19del E746-A750和21L858R突变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以及免疫组织化学与RTPCR方法的一致性,并探讨免疫组化在肺腺癌EGFR基因突变状态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39例经过RT-PCR验证EGFR基因突变状态的病例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19.0软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与RT-PCR结果相比,EGFR del E746-A750和L858R突变抗体的总体敏感性为78.5%,特异性为93%。分别分析EGFR del E746-A750和L858R特异抗体,前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64.3%和97.8%,后者为90.3%和95.2%。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Kappa检验显示免疫组化和RT-PCR的结果高度一致。结论:EGFR del E746-A750和L858R突变抗体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合全自动免疫组化仪进行EGFR基因突变检测是一种经济便捷可靠的方法。 卢建平 师怡 何银珠 陈宝珍 王晓江 周冬梅 许春伟 陈刚关键词:肺腺癌 EGFR突变 免疫组织化学 Burkitt淋巴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Burkitt淋巴瘤(BL)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1例BL和10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肿瘤细胞免疫表型,标记抗体为CD20、PAX-5、CD3、CD7、CD10、bcl-2、bcl-6、MUM-1、Ki-67;采用EBER原位杂交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EBV感染情况。结果根据细胞形态BL分为3种类型:经典型8例,浆样分化型1例,非典型性BL/BL样型2例。BL和DLBCL的所有病例CD20和PAX-5(+)。BL中bcl-2和MUM-1的表达率明显低于DLBCL(P〈0.01),而同时表达CD10(+)/bcl-2(-)/bcl-6(+)和Ki-67≥95%的病例明显多于DLBCL(P〈0.01)。结论BL是一种高度恶性的B细胞淋巴瘤,免疫组化在BL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作用。BL的倍增时间短,宜采取短疗程、高强度化疗方案。 胡丹 陈刚 郑雄伟 力超关键词:BURKITT淋巴瘤 免疫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