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伟

作品数:71 被引量:277H指数:10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7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篇金属学及工艺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化学工程
  • 5篇核科学技术
  • 3篇冶金工程
  • 3篇电气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15篇合金
  • 12篇冷轧
  • 11篇织构
  • 9篇EBSD
  • 7篇力学性能
  • 7篇
  • 7篇力学性
  • 6篇电子背散射衍...
  • 6篇镁合金
  • 6篇AZ31镁合...
  • 6篇磁场
  • 5篇电站
  • 5篇形变
  • 5篇凝固
  • 5篇显微组织
  • 5篇冷轧过程
  • 5篇激光
  • 5篇改性
  • 4篇退火
  • 4篇孪生

机构

  • 71篇清华大学
  • 13篇重庆大学
  • 5篇苏州热工研究...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季华实验室
  • 2篇中国科学院等...
  • 1篇东北大学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空间飞行...
  • 1篇伯明翰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东京工业大学
  • 1篇空军工程大学
  • 1篇青海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金...
  • 1篇华为技术有限...
  • 1篇宝钢集团中央...
  • 1篇北京英纳超导...

作者

  • 71篇刘伟
  • 23篇刘庆
  • 10篇李丘林
  • 7篇杨玉芬
  • 7篇盖国胜
  • 5篇薛飞
  • 5篇余伟炜
  • 4篇姚宗勇
  • 4篇张晓丹
  • 3篇张志清
  • 3篇张玉彬
  • 3篇吴桂林
  • 3篇谢志鹏
  • 3篇赖茂柏
  • 3篇黄洪涛
  • 2篇樊世民
  • 2篇王兆希
  • 2篇王国梁
  • 2篇周鑫
  • 2篇罗晋如

传媒

  • 13篇金属学报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金属热处理
  • 4篇电子显微学报
  • 3篇稀有金属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中国激光
  • 2篇热加工工艺
  • 2篇原子能科学技...
  • 2篇金属功能材料
  • 2篇有色矿冶
  • 2篇第二届全国电...
  • 2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陶瓷学报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核技术
  • 1篇华东电力
  • 1篇铸造技术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 2篇2003
  • 1篇1997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低能氦等离子体低温条件下钨材料的表面形貌
2016年
为研究氦等离子体在钨表面造成的表面纳米结构,利用荷兰基础能源研究所Pilot-PSI直线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在673K温度下,对钨材料进行了低能(40eV)高束流强度(4×1023 m-2·s-1)氦等离子体辐照。实验结果表明,辐照后钨材料表面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的纳米结构,表面纳米结构和晶粒的表面法向之间存在明显关联。在表面法向为[111]的晶粒表面出现三角形的纳米结构,在[110]取向的晶粒表面出现条带状的纳米结构,而在[001]取向的晶粒表面没有明显的结构出现。晶粒表面的纳米结构尺寸在50nm左右,高度起伏在5nm以下。另外,氦等离子体辐照会造成晶界处的高度差,在25nm左右。分析推测氦等离子体辐照造成的晶粒表面和晶界的形貌可能是由近表面的气泡所导致的。
贾玉振刘伟T.W.Morgan
关键词:等离子体表面形貌晶体取向
氧化锆粉体的表面偶联剂改性及注射成型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注射成型工艺可制得复杂形状的高强度、高致密度的氧化锆陶瓷,为提高材料性能,采用钛酸酯偶联剂对氧化锆粉体进行表面改性,利用钛酸酯的烷氧基与粉体表面羟基的偶联反应,改善粉体与有机粘结剂的相容性,将改性后粉体用于注射成型,探讨粉体改性对注射料及坯体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分析手段分析了粉体的改性效果.研究表明,经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的氧化锆粉体粒径分布明显变窄,团聚减少,在有机粘结剂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在注射成型工艺过程中,表现出良好的流变性,提高了注射料的固相体积分数,有助于得到更致密的氧化锆陶瓷制品.
贾翠谢志鹏刘伟王峰孙加林
关键词:钛酸酯偶联剂表面改性氧化锆粉体注射成型
AA3104铝合金冷轧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变
主要采用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研究了AA3104铝合金在冷轧变形过程中微观组织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冷轧时晶粒发生分裂,不同取向的晶粒分裂行为不同;随冷轧应变的增加,冷轧织构Brass、S和Copper的强度逐渐...
姚宗勇GODFREYAndrew刘伟刘庆
关键词:铝合金冷轧工艺电子背散射衍射冷轧织构
文献传递
AZ31镁合金单轴压缩中孪生行为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本文采用EBSD技术研究了室温下AZ31镁合金单轴压缩实验中不均匀变形对孪生行为的影响.死区、易变形区、自由变形区处孪生分数统计结果表明,当应变小于8%时,3处孪生分数不相等,应变增加到8%时,3处孪生分数均达到90%左右,孪生基本完全,不均匀变形在低应变下对3处孪生分数影响很大,而在高应变下影响很小.对2%应变下3处孪生变体选择机制进行分析,发现80%以上开动的孪生变体都是对应第一大和第二大Schmid因子变体,表明3处孪生变体激活均满足Schmid定律.由于应力状态不同,自由变形区同时开动两个变体的晶粒百分数大于死区和易变形区.
黄洪涛刘伟A.Godfrey唐瑞鹤刘庆
关键词:AZ31
平面应变压缩过程中初始取向对AZ31镁合金变形行为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2009年
在室温和150℃下对AZ31镁合金进行平面应变压缩试验,应变速率为0.01s-1,形变量为0.1。试样(切割于强织构的热轧板)的压缩轴c与其基面法向成不同的角度,从而研究初始织构对AZ31镁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利用电子背散射衍射花样(EBSD)采集变形试样的微观结构和织构信息,分析孪生和滑移行为。实验发现AZ31镁合金塑性变形由{102} <011>拉伸孪生和基面滑移共同控制,并确定了各种变形模式比例与晶体初始取向的关系,其中拉伸孪生在压缩轴垂直于c轴方向时占主导作用。
裴颖GODFREY Andrew刘伟蒋佳刘庆
关键词:镁合金EBSD孪生滑移
不同类型碳化物在基体中的分布对高速钢轧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3
2006年
通过对具有不同组织的两种进口高速钢轧辊及一种国产辊环进行冷热疲劳试验及摩擦磨损试验,研究了不同类型碳化物在基体中的分布对高速钢轧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晶界处分布的大块未溶共晶碳化物周围容易萌生裂纹,且大块的未溶共晶碳化物在经过多次冷热疲劳循环后容易碎裂并脱落,在磨损过程中,大块未溶共晶碳化物同样容易发生碎裂及脱落现象,大大影响耐磨损性能;裂纹容易沿晶界处分布的碳化物扩展,且晶界处分布大块的未溶共晶碳化物或碳化物联结成网状容易促进裂纹的扩展;晶界处M2C型碳化物与晶界成一定角度分布,具有一定阻碍裂纹扩展的作用;不同类型碳化物在基体中的弥散分布对于提高其耐磨性能具有很大作用。
宋亮张晓丹孙大乐刘伟
关键词:高速钢轧辊
核壳结构粒子制备及分析
核壳结构粒子综合不同颗粒的特点,扩大了单种粉体颗粒的应用范围;本文介绍了核壳结构粒子的制备技术以及分析方法。
刘伟盖国胜杨玉芬樊世民
关键词:核壳结构核壳粒子粉体颗粒
文献传递
压水堆核电站疲劳监测系统分析被引量:10
2013年
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管道疲劳问题是核电站老化管理关注重点之一,特别是当核电站服役年限渐长、定期安全审查(PSR)、电站申请延寿时,核监管机构要求核电站必须提供相关的信息以验证疲劳对部件的损伤影响程度。通过对目前核电站疲劳监测系统的调研,分析了主流疲劳监测系统的功能、相关的参数及彼此间的差异性。
吴晓震余伟炜张彦召薛飞刘伟束国刚
关键词:核电站
冷拉拔珠光体钢丝中渗碳体变形与溶解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采用SEM、TEM和XRD研究了珠光体钢丝冷拉拔过程中的组织演变,重点在于渗碳体的变形和溶解。结果表明,渗碳体表现出了很高的变形能力,随着累积应变量的增大,片条组织逐渐转向拉拔方向;在大应变钢丝组织中渗碳体片条厚度小,部分区域只有0.5nm甚至更薄,且已很难见到渗碳体的滑移或剪切变形。在初始钢丝中铁素体含有过饱和的碳,在拉拔应变量为1.51之后,可能转变为四方结构的马氏体,且只有很少量的渗碳体溶解。在高应变量钢丝样品中,用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探测碳原子浓度以判定渗碳体是否溶解时,应考虑渗碳体的形变及其形貌。
张晓丹Godfrey Andrew刘伟刘庆
关键词:珠光体钢丝冷拉拔渗碳体
掺金玻璃在电场热处理中的形核过程被引量:3
2004年
利用电场热处理工艺 ,成功制备出含纳米尺寸金颗粒掺杂的硼硅酸盐玻璃 ,采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吸收光谱分析了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备得到的玻璃样品的相成分、微观形貌和光学性能 .然后在理论上分析了外电场对掺杂玻璃热处理过程的影响 ,提出了适合掺金玻璃的电场热处理热力学模型 .模型中的关键因素是电场能量变化量 ,对此采用两种方法计算 ,一种是在一定简化后的理论计算 ;另一种是利用计算机有限元方法计算 .两种方法的结果比较相近 。
王国梁梁开明刘伟周锋
关键词:外电场掺杂X射线衍射硼硅酸盐玻璃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