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强

作品数:68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辽宁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文化科学
  • 1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8篇教学
  • 13篇多孔
  • 13篇课程
  • 12篇合金
  • 11篇教学改革
  • 10篇HA
  • 8篇碳纤维
  • 8篇粉末冶金
  • 8篇改性
  • 7篇凝胶注模
  • 7篇注模
  • 7篇离心
  • 7篇耐腐蚀
  • 7篇耐腐蚀性
  • 7篇腐蚀性
  • 7篇复合材料
  • 7篇复合材
  • 6篇力学性能
  • 6篇课程教学
  • 6篇力学性

机构

  • 68篇辽宁工业大学
  • 23篇东北大学
  • 3篇瓦房店轴承集...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68篇李强
  • 55篇于景媛
  • 17篇孙旭东
  • 12篇刘伟东
  • 10篇张峰峰
  • 10篇石萍
  • 9篇商剑
  • 9篇马胜男
  • 8篇齐义辉
  • 7篇穆柏春
  • 6篇孟秀娟
  • 6篇李强
  • 5篇陈扬
  • 5篇张越
  • 5篇赵志伟
  • 3篇齐锦刚
  • 3篇王建中
  • 3篇吴琼
  • 3篇王新宇
  • 3篇刘亮

传媒

  • 15篇辽宁工业大学...
  • 9篇辽宁工业大学...
  • 6篇实验科学与技...
  • 5篇功能材料
  • 5篇材料导报
  • 4篇热加工工艺
  • 4篇粉末冶金材料...
  • 4篇高教学刊
  • 2篇硅酸盐通报
  • 2篇特种铸造及有...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贵金属
  • 2篇轻金属
  • 2篇材料热处理学...
  • 1篇稀有金属
  • 1篇稀有金属与硬...
  • 1篇金属功能材料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9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梯度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采用添加造孔剂法制备孔隙呈现梯度分布的多孔载Ag羟基磷灰石(Ag-HA)陶瓷。研究了造孔剂分布、烧结温度和载Ag含量对梯度多孔Ag-HA陶瓷孔隙度的影响。分析了烧结产物的物相组成和微观形貌,测量了烧结后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压缩性能和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层造孔剂含量增加,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孔隙度增大,抗压强度减小;随着烧结温度的增大,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孔隙度减小,抗压强度增大;当造孔剂分布为20%-10%-20%(质量分数),压制压力为100 MPa,烧结温度为1150℃,Ag含量为2.0%(摩尔分数)时,烧结后梯度多孔2.0Ag-HA陶瓷的孔隙度为24.7%,抗压强度为12.6 MPa。XRD分析表明烧结产物为掺杂Ag离子的HA相。SEM观察表明烧结样品的孔隙呈现梯度分布。梯度多孔Ag-HA陶瓷的抗菌实验表明:随载Ag含量和孔隙度的增大,梯度多孔Ag-HA陶瓷对于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增加,表现出较强的抗菌性能,而纯HA陶瓷未表现出抗菌性能。
陈晨于景媛李强
关键词:孔隙度抗压强度抑菌圈
原位合成莫来石柱状晶强化羟基磷灰石材料
2013年
以羟基磷灰石(HA)为基体,经硅溶胶表面包覆处理的A12(S04)3(AES)为第二相,采用原位反应合成法制备自生莫来石柱状晶增强羟基磷灰石材料。研究莫来石晶体的形成过程以及复合材料的相组成、微观形貌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添加AES可以提高HA的抗弯强度,经1050℃烧结、含10%AES的复合材料抗弯强度可达71.21MPa,比基体提高185%;硅溶胶在加热过程中结晶化转变的顺序是:800℃以下为非晶态,800~950℃晶化成方石英,950~1100℃为方石英+磷石英;A12(S04)3与Si02反应原位生成柱状莫来石,柱状莫来石可起到类纤维的增强作用使材料强度提高。
穆柏春李强于景媛王征
关键词:羟基磷灰石原位合成AL2(SO4)3硅溶胶莫来石
《钢铁材料学》考试方法改革初探被引量:2
2017年
随着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全面推进,课程改革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考试方法的改革尤为关键,它是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手段。我们对材料类专业重要专业课《钢铁材料学》的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
李强于景媛石萍刘伟东齐义辉张越
关键词:考试方法
离心成型制备HA陶瓷工艺中浆料的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主要研究了pH值对HA粉体Zeta电位的影响,分析了分散剂含量和浆料固相含量对HA浆料粘度的影响,研究了HA浆料的流变性和稳定性,并测量了不同工艺条件下所制备的HA生坯的密度。研究结果表明,在pH=9时,HA粉体表面的Zeta电位值达到最大,HA浆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在分散剂含量为5%(质量分数),浆料固相含量为60%(质量分数)时,HA浆料的粘度达到最低值476.1mPa·s,HA浆料具有较好的充型能力。HA浆料具有剪切变稀特性,室温静置12h时浆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与干压成型相比,60%HA(质量分数)浆料离心成型所得到的生坯密度更高,更有利于HA生物陶瓷的烧结。
李强张峰峰于景媛任飞
关键词:离心成型浆料特性
Cu含量对生物可降解Zn-Cu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以Zn粉和Cu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生物可降解Zn-Cu合金。研究了Cu含量对生物可降解Zn-Cu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抗压强度、耐腐蚀性以及抗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Cu元素加入Zn基体后,Zn-Cu合金的烧结致密度增大。当Cu含量为0.5%—2.5%(质量分数,下同)时,Zn-xCu合金由单相η固溶体组成;当Cu含量为3.0%时,Zn-3.0Cu合金由η和ε两相组成。随着Cu含量的增加,Zn-xCu合金(x=0%-3%)的抗压强度从93.6 MPa提高到170.3 MPa。当Cu含量为2.5%时,Zn-2.5Cu合金的自腐蚀电位达到最大值(-1.0485V),自腐蚀电流密度和稳定腐蚀速率均达到最小值4.6304×10^(-5)A·cm^(-2)和0.076 mm/year。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液中,与纯Zn相比,Zn-2.5Cu合金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9.8±0.3)mm,吸光度值最低为0.20,这说明Zn-2.5Cu合金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更好。
李强赵特魏磊山陈明华孙旭东
关键词:生物可降解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性
表面复合改性碳纤维增强HA复合材料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在低温氧化处理后碳纤维表面涂覆HA涂层,获得复合改性碳纤维增强HA复合材料。研究并测试了碳纤维的改性工艺、改性后碳纤维表面的微观形貌以及不同碳纤维含量下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结果表明,在400℃氧化30 min的碳纤维表面具有较高的活性和较大的比表面积,在HA溶胶中提拉5次后碳纤维表面形成一层与基体结合性能较好的膜层。复合改性碳纤维可显著提高HA材料的力学性能,当碳纤维含量为3%时,复合改性碳纤维/HA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79.8 MPa,比基体提高了3.2倍。当碳纤维含量为4%时,复合改性碳纤维/HA复合材料的断裂韧度达到最大值1.85 MPa·m1/2,比基体提高了2.3倍。
李强李强于景媛穆柏春孙旭东
关键词:碳纤维复合改性力学性能
浅谈材料表面改性课程教学改革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材料表面改性课程本身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在教学实践中的尝试,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和考试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进行了探讨,获得了一些有益的成效,提高了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于景媛李强李青春刘伟东
关键词:教学改革材料表面改性工程化
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制备碳纤维/HA复合材料的研究
2015年
本文研究了p H值、分散剂、有机单体和碳纤维含量对碳纤维/HA陶瓷浆料粘度的影响,观察了复相陶瓷浆料的凝胶固化过程,研究了烧结温度和碳纤维含量对复合材料烧结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p H=9、有机单体含量为10wt%、分散剂含量为5wt%、固相含量为50wt%的碳纤维/HA陶瓷浆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随引发剂、催化剂含量的增加,复相陶瓷浆料的凝胶固化时间缩短。复合材料的烧结密度、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随烧结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均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加而后降低趋势。当碳纤维含量为2wt%和2.5wt%时,凝胶注模成型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和断裂韧性分别为80.6 MPa和1.87 MPa·m1/2,较干压成型样品提高了24.9%和19.8%。
孙文李强于景媛
关键词:凝胶注模成型浆料特性抗弯强度断裂韧性
Mn含量对梯度多孔Mg-Mn合金微弧氧化膜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研究了Mn含量对梯度多孔Mg-Mn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电压-时间曲线、微弧氧化膜层显微组织、膜层厚度、物相组成以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Mn元素含量的增加,微弧氧化电压-时间曲线中的起始电压U1、击穿电压U2和稳定电压U3均下降,但是当Mn含量超过2%后,U1、U2、U3均上升,随着Mn元素含量的增加,微弧氧化膜层厚度先降低而后增加。当Mn含量为2%时,梯度多孔Mg-Mn合金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质量最好,孔隙细小、分布均匀,膜层厚度为39.6μm。结合XRD和EDS分析表明,微弧氧化处理后试样表面膜层由Mg2Si O4和Mg O两相组成。随着在模拟体液中浸泡时间的延长,添加2%Mn元素的梯度多孔Mg-Mn合金的质量损失最少,析氢量最低,耐腐蚀性最佳。
于景媛王建中李强张峰峰孙旭东
关键词:MN含量微弧氧化耐蚀性
双梯度多孔HA/Mg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粉末冶金技术制备了孔隙和HA相均呈梯度分布的双梯度多孔HA/Mg复合材料。研究了造孔剂及HA含量与分布对复合材料孔隙度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观察了烧结产物的显微组织,测量了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中间层造孔剂含量的增加,双梯度多孔HA/Mg复合材料的孔隙度增加、抗压强度降低。随着表层HA含量的增加,梯度多孔HA/Mg复合材料的孔隙度升高,抗压强度降低。耐腐蚀性分析表明,随着孔隙度增加,复合材料的耐腐蚀性降低,与梯度多孔Mg材料相比,双梯度HA/Mg复合材料具有更好的耐腐蚀性能。随着表层HA含量的增加,腐蚀速率降低,溶液的pH值缓慢增加。
于景媛李强张峰峰孙旭东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