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莉

作品数:53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四川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经颅磁刺激
  • 14篇磁刺激
  • 11篇重复经颅磁刺...
  • 11篇癫痫
  • 8篇低频重复经颅...
  • 7篇蛋白
  • 6篇海马
  • 5篇血管
  • 5篇脊髓炎
  • 5篇氨酸
  • 5篇CA3区
  • 4篇多发
  • 4篇多发性
  • 4篇多发性硬化
  • 4篇同型半胱氨酸
  • 4篇缺血
  • 4篇难治
  • 4篇半胱氨酸
  • 4篇病理
  • 3篇端口

机构

  • 52篇川北医学院附...
  • 11篇川北医学院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巴中市中心医...

作者

  • 52篇王莉
  • 34篇余巨明
  • 12篇罗家明
  • 11篇王晓明
  • 9篇蒋国会
  • 7篇陈蓉
  • 7篇黄敏
  • 6篇余琴
  • 6篇贾朝均
  • 5篇秦新月
  • 5篇刘超
  • 4篇张树山
  • 4篇柯莎
  • 4篇王莉
  • 3篇谭娟
  • 3篇王琼
  • 3篇张燕
  • 3篇宋丽
  • 2篇袁聪
  • 2篇刘新

传媒

  • 7篇中国临床神经...
  • 5篇川北医学院学...
  • 4篇中华临床医师...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四川医学
  • 2篇科教导刊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当代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徐州医学院学...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冶金工业...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9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临床病理报告解读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阐述临床病理报告解读法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步骤,探讨此教学法在病理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方法:以川北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A班41人作为对照组,2020级临床医学本科B班31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观察标本和切片;实验组采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观察标本和切片,同时结合临床病理报告进行解读。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实验成绩和理论卷面成绩,开展问卷调查,收集学生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期末实验成绩和理论卷面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对临床病理报告解读法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结论:在实验教学中加入临床病理报告解读法可巩固强化理论知识点,促进各知识点融会贯通,有助于辅助理论教学。
林雪梅林雪梅袁聪王莉王莉
关键词:病理报告医学教育病理学
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RP、Hcy的表达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血清CRP、Hcy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05~2014-05收治的112例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组,选取46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比浊法、循环酶法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测定,比较检测结果,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轻型49例,中型34例,重型29例,所占比例分别为43.75%、30.36%、25.89%。研究组患者颈动脉中膜厚度(ITM)测定:ITM〈1.0mm,31例,1.0mm≤ITM≤1.5mm,56例,ITM〉1.5mm:25例,所占比例分别为27.68%,50.00%,22.32%;研究组患者血清CRP、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神经缺损程度级别越高,血清CRP、Hcy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正向相关;研究组ITM值越大,CRP、Hcy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具有正向相关性。结论:血清CRP、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ITM正向相关,可以有效的反映急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指导意义。
黄丹丹王莉
关键词:血清C反应蛋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90例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2:1),将其中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rTMS的治疗方法,按照磁刺激量的大小将观察组患者随机分为0.5Hz rTMS组、5Hz rTMS组各30例;另外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不给予rTMS治疗。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认知功能评分,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10.5、5Hz rTMS组治疗后MMSE、MoCA、HAMD量表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MMSE、MoCA、HAMD量表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潜伏期以及波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Hanchinski缺血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三组患者的ET-1和VEGF的含量显著的增加,并且随着磁刺激的加大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也逐渐的增加(P〈0.05)。【结论】rTMS可以显著地改善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诱导电位P300和神经心理学状况。
王莉张燕余巨明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神经心理学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匹鲁卡品致痫大鼠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探讨低频经颅磁刺激(TMS)对匹鲁卡品致痫大鼠痫性发作的影响。方法共选取50只成年雄性清洁级Wistar大鼠,根据预先设定的磁刺激频率将其分为0Hz组(假刺激组)、0.3Hz组、0.5Hz组、0.8Hz组及1.0Hz组,各组大鼠经相应频率磁刺激预处理后,将其制成氯化锂一匹鲁卡品急性癫痫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在注射匹鲁卡品90min内痫性发作的潜伏期及痫性发作行为学表现。结果与假刺激组比较,各磁刺激组癫痫发作潜伏期均明显延长,与假刺激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与0.3Hz组及1.0Hz组比较,0.5Hz组及0.8Hz组潜伏期延长更显著,组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刺激组比较,0.3Hz组及1.OHz组大鼠癫痫发作程度与其无明显差异(P〉0.05),但0.5Hz组及0.8Hz组癫痫发作程度较其明显减轻,癫痫严重度评分显著低于另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1.0Hz低频TMS预处理均可有效延长大鼠癫痫发作潜伏期,并且以0.5Hz及0.8Hz低频TMS的抗癫痫作用较为显著。
黄敏余巨明王晓明王莉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潜伏期痫性发作
重复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毛果芸香碱致癎作用及海马GAD65表达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观察0.5Hz经颅磁刺激预处理对毛果芸香碱致大鼠癫癎作用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0.5Hz重复颅磁刺激(rTMS)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连续2周的相应预处理后腹腔注射毛果芸香碱,观察注药后90min内性发作潜伏期和性发作行为表现。应用免疫组化学方法观察两组大鼠海马区谷氨酸脱羧酶65(GAD65)的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rTMS组癫癎发作潜伏期明显延长,发作程度显著减轻(均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rTMS组大鼠海马区表达GAD65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增多(P<0.05)。结论:0.5HzrTMS预处理有明显抗癫癎作用,而海马区GAD65阳性表达神经元的增加可能是其抗机制之一。
杨德本王莉黄敏余巨明王晓明罗家明马英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痫性发作海马谷氨酸脱羧酶
EGCG对H_2O_2诱导BV2细胞氧化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EGCG对H2O2诱导BV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以200μmol/L H2O2制备BV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EGCG(0、1、5、10、20、40、80μmol/L)的保护作用,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细胞的凋亡,Western bloting法检测caspase-9蛋白的表达。结果 10及20μmol/L的EGCG组保护效果较明显;EGCG保护组的凋亡细胞显著少于无保护组;20μmol/L EGCG保护组的caspase-9蛋白表达较无保护组明显下调(P=0.03<0.05)。结论 10及20μmol/L浓度的EGCG对H2O2诱导的BV2细胞损伤模型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减少caspase-9蛋白的表达,进而部分阻断caspase-9所介导的caspases级联反应,减少BV2细胞的凋亡。
范建东余巨明邵阳王莉张娟娟
关键词:凋亡BV2细胞
癫痫的分子、网络机制及rTMS调控研究
余巨明蒋国会王晓明王亮崔丽君王莉罗家明张小东张树山吴历
癫痫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以临床反复发作为特征、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且被WHO列为重点防治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中国有近千万癫痫患者,而且他们大多起病于青少年和儿童时期,所以危害极大;虽然近20年研发了多种新的抗癫...
关键词:
关键词:癫痫神经疾病抗癫痫药
过表达TFB1M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2024年
目的分析线粒体转录因子B1(transcription factor B1,mitochondrial,TFB1M)在肝癌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初步探讨其调控HCC恶性转移的分子机制。方法基于TCGA-LIHC(live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和GEO肝癌相关数据库分析TFB1M在肝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肝癌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基于TFB1M表达水平中位值,将TCGA-LIHC样本分为TFB1M低表达组(n=170)和TFB1M高表达组(n=170),以高表达组为对照组,利用GSEA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构建过表达TFB1M质粒,转染肝癌HepG2和Huh7细胞。采用划痕愈合、Transwell小室等检测过表达TFB1M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结果与正常肝组织相比,TFB1M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TFB1M表达水平与肝癌患者性别有关。GSEA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FB1M低表达组主要与肝癌增殖增强基因集、肝细胞癌干性增强基因集和细胞外基质组装基因集有关。细胞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与空载组相比,过表达TFB1M后,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均下降。结论TFB1M在肝细胞癌中呈显著低表达,过表达TFB1M能够显著抑制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陶佳陶佳何琳莉何琳莉王莉
关键词:肝细胞癌细胞迁移细胞侵袭
癫痫刺激疗法的研究进展
2011年
我国有800万~900万癫痫患者,其中约30%的癫痫患者现有抗癫痫药物难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给其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目前,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方法有限,可采用多药联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及各种刺激疗法。
余琴贾朝均余巨明王莉
关键词:癫痫DBSVNS脑病刺激疗法癫痫发作
EGCG对H2O2诱导的BV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
余巨明范建东王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