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伟

作品数:15 被引量:99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口腔生物医学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替硝唑
  • 4篇硝唑
  • 4篇聚乳酸
  • 3篇可生物降解
  • 3篇缓释
  • 2篇动物
  • 2篇动物实验
  • 2篇动物实验研究
  • 2篇术后
  • 2篇树脂
  • 2篇凝胶
  • 2篇嵌体
  • 2篇染色
  • 2篇染色体
  • 2篇综合征
  • 2篇缓释凝胶
  • 2篇防粘连
  • 2篇复合树脂
  • 1篇代谢
  • 1篇代谢组学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
  • 6篇四川琢新生物...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帝国理工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广东省口腔医...
  • 1篇昆明理工大学
  • 1篇中国日用化学...
  • 1篇遵义医学院

作者

  • 14篇李伟
  • 5篇袁明龙
  • 4篇周京琳
  • 3篇覃宇悦
  • 3篇肖晓蓉
  • 3篇肖丽英
  • 2篇郭祀远
  • 2篇刘天佳
  • 2篇张凌琳
  • 2篇李琳
  • 2篇宋具昆
  • 2篇薛晶
  • 2篇廖运茂
  • 2篇朱延新
  • 1篇江华洲
  • 1篇龚其美
  • 1篇潘思塑
  • 1篇李淼
  • 1篇章锦才
  • 1篇刘娟

传媒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3篇国际口腔医学...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牙体牙髓牙周...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下颌支矢状劈开前徒与斜行切开后徒术后骨愈合部位的生物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通过对猴模拟下颌支正颌外科手术后骨愈合部位生物力学、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 ,探讨术后复发的机理。在对 2 0只猕猴分别施行矢状劈开前徒和斜行切开后徒术后 3、6、12、2 4周标本测定愈合部位的强度和应变特性 ,并进行组织学和扫描电镜观察后 ,发现矢状劈开术后 6周生物力学性能接近对照组 ,12周超过对照组。斜行切开术后 12周生物力学性能接近对照组 ,2 4周超过对照组。矢状劈开术后 6周骨痂钙化明显 ,术后 2 4周已成为成熟骨组织 ;斜行切开术后 6周仍为明显的纤维性骨痂 ,细胞成分明显 ,术后 2 4周成为骨性骨痂 ,但尚未成为成熟骨组织。根据实验结果 ,可以认为矢状劈开术后愈合部位的力学性能恢复及骨痂成熟均较斜行切开术早 ;
李伟宋宇峰王大章
关键词:生物力学正颌外科
替硝唑缓释剂治疗牙周炎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物实验观察替硝唑缓释剂治疗牙周炎的效果。方法:以比格犬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单盲及自身对照设计,分为实验A组(50g/L的替硝唑缓释剂),实验B组(25g/L的替硝唑缓释剂)及阳性对照C组(派丽奥软膏),采用牙周袋局部上药,每周1次,共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细菌量变化。结果:①基线时3组的牙周病变程度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的PD、GI均显著降低,BOP显著减轻;组间比较发现3组间BOP、GI无显著性差异;含50g/L的替硝缓释剂与派丽奥软膏组间PD无显著性差异,含25g/L的替硝唑缓释剂与前两组间P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基线时3组的Pg,Pi,Fn检出量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的Pg,Pi,Fn检出量均显著降低;组间比较发现3组间Pg,Fn检出量无显著性差异,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与派丽奥软膏组间Pi检出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的临床指标及微生物检查指标结果与派丽奥软膏基本相似,两种浓度的替硝唑缓释剂可用于牙周炎的辅助治疗药物。
刘娟肖丽英李伟丁一肖晓蓉袁明龙
关键词:聚乳酸替硝唑派丽奥
聚乳酸共混聚三亚甲基碳酸酯生物膜的生物性能表征及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聚乳酸是一种很好的生物材料,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在第一代聚乳酸膜的基础上我们研制了聚乳酸共混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 C)生物软膜,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性能表征,包括细胞毒性实验、急性毒性实验、皮肤刺激实验、致敏实验、溶血实验、微核实验及皮下植入实验。结果表明,共混膜无毒,无刺激,无致敏作用,不引起溶血,试验材料组微核率为1.3%±1.0%,小于3%,骨髓微核实验呈阴性。皮下植入后各个时期伤口无红肿、化脓、坏死等现象。在应用于家兔术后预防肠黏连的实验研究中,生物软膜表现出很好的实验效果。结论:聚乳酸共混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软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杨小强袁明龙李伟张高勇
关键词:防粘连共混膜
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4
2007年
复合树脂嵌体技术是一种将复合树脂制备成与窝洞相适应的固体团块,在体外经二期固化后黏固于窝洞中的一种牙体修复技术。该技术能提高充填体的物理性能、减轻充填体对牙髓的刺激、减小边缘微渗漏,故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就复合树脂嵌体技术的原理、优点、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张凌琳刘天佳李伟
关键词:复合树脂嵌体微渗漏
过氧化物酶系统对口腔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存活影响的实验研究
2004年
李孝权肖晓蓉柴巧学章锦才莫自耀朱■李伟肖丽英刘建国刘琪王鸣
关键词:口腔存活酶系统厌氧菌髓过氧化物酶
可生物降解凝胶膜预防腹腔术后粘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拟研制一种新型的防肠粘连的材料及其应用剂型,并探索该剂型材料的应用技术和效果。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6只),全麻下于兔回盲部结肠浆膜层人工形成创面,建立腹腔手术的动物模型。实验组创面用可生物降解凝胶膜对创面进行喷涂保护,对照组创面用生理盐水冲洗,缝合关闭腹腔。分别于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动物取样,行大体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4周肠壁间可见有少许的粘连带,术后8周肠壁间粘连带消失不见。对照组术后2周可见肠壁间有少许粘连带,术后4周肠壁间可见明显粘连带,术后8周见条索状瘢痕。结论该生物降解凝胶膜能有效的预防术后肠粘连,并有良好的操作性。
宋具昆包崇云袁明龙丁运萍周京琳薛晶江华洲廖运茂李伟
关键词:生物降解材料肠粘连
染色体基因位点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致病机制的关系被引量:3
2007年
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是人类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的遗传疾病。近二十年来,学者们先后在多条染色体上发现了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有关的基因位点。本文就染色体基因位点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致病机制的关系作一综述。
徐滨周京琳李伟
关键词:非综合征性唇腭裂染色体基因位点
常见致龋菌代谢组学鉴定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2007年
目的初步将基于核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应用于口腔致龋菌的鉴定,期望寻找一种能快速鉴定口腔致龋菌的方法。方法在改良TPY培养基中接种变形链球菌及粘性放线菌,用比浊法绘制生长曲线,选择两种细菌生长后4个时期的培养液检测核磁共振波谱,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主成分分析显示两组数据内部有集中的聚类关系,可以区分两种细菌。结论代谢组学技术有望应用于口腔细菌的快速鉴定。
李淼肖丽英李继遥孔祥丽于佳辉周京琳肖晓蓉朱硃龚其美李伟
关键词:代谢组学核磁共振技术细菌
47,XXX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7年
XXX综合征属于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主要形式之一。XXX综合征系患者体细胞核中有一额外的X染色体(染色体核型:47,XXX)。由于大部分患者缺乏明显的表现型特征,造成本综合征有相当大的鉴别难度。本文对XXX综合征的病因,可能的表现型特征及相关的遗传咨询手段作一综述。
潘思塑李伟
关键词:性染色体异常
人天然牙的高分辨X线微区衍射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通过使用X线微区衍射法直接对人天然牙表面正常牙釉质、牙本质及龋坏组织三个测量点进行检测,以测试X’pert Pro型衍射仪对人天然牙正常和早期龋损组织晶体结构改变的检测能力。结果显示,牙磷灰石由多种物相构成,是一种生物混晶,主要物相为羟基磷灰石,龋坏组织中可能有新物相的形成。从正常牙釉质到牙本质再到龋坏组织,晶体a轴逐渐增大,c轴基本不变。晶体晶胞参数计算结果:正常牙釉a=9.550,c=6.883;正常牙本质a=9.554,c=6.883;龋坏组织a=9.558,c=6.884。晶粒尺寸计算结果:正常牙釉质D002=27.600nm;正常牙本质D002=16.561 nm;龋坏组织D002=13.163 nm。结晶性:正常牙釉质>正常牙本质>龋坏组织。结果表明采用新型高分辨X线衍射仪可以非常方便地对牙齿进行X线衍射微区分析。
薛晶李伟廖运茂周京琳宋具昆
关键词:牙釉质牙本质龋坏晶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