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作品数:12 被引量:141 H指数:7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环境科学与工程 生物学 更多>>
基于乡镇尺度的河南省人口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35 2016年 基于地统计学方法,以乡镇层面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全省人口分布基本上可划分为山区低密度、平原中密度和城市高密度三种类型;变异函数在东西、南北、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四个方向上趋向相近,距离超过80 km后,各向异性增强;变异函数的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好,插值结果直观地表现了人口疏密的梯度变化;洛阳至淮滨一线为全省较明显的人口分界线;山区和平原两种地形条件是影响该省人口空间格局的基本因素;在平原地区,区位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又成为影响城镇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应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序推进城乡人口的再分布。 张海霞 牛叔文 齐敬辉 叶丽琼 李娜关键词:人口分布 地统计学 变异函数 黑河分水后中游地区LUCC监测 被引量:19 2008年 以2000年Landsat ETM和2005年的Landsat TM数据为信息源,通过人机交互方式提取了两期黑河流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和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黑河流域中游地区近5 a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age,LUCC)的时空变化格局和土地利用类型转变的趋势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5 a间耕地和居民用地面积分别扩大了6.95%和9.78%,草地和林地都有相应的减少。尤其是水域和未利用土地,分别减少了1.70%和0.88%,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有总体变差的趋势。驱动力分析表明,环境变化是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人为因素占主导地位,在此情况下,本区生态环境存在着继续恶化的潜在危机。 李娜 杨太保关键词:黑河流域 LUCC 耕地 未利用土地 气候变化 西北河谷型城市环境政策评价研究——以兰州市为例 被引量:15 2006年 阐述了河谷型城市的内涵及其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成因,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结合有关计算,划分出兰州市近17年来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演进阶段过程,为兰州市的环境政策评价提供数量依据,从环境政策成效、环境政策成本以及经济增长方式等方面对兰州市环境政策进行了初步评价。 夏永久 陈兴鹏 李娜关键词:经济增长 环境污染 环境评价 云南腾冲上新统Carpinus miofangiana的发现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7 2009年 在云南省腾冲县上新统芒棒组发现了保存较好的被子植物化石密脉鹅耳枥Carpinus m io-fangianaHu et Chaney。该种化石曾在我国山东山旺组有过报道,当前化石在叶形及叶脉特征上都和山旺的标本非常相似。进一步分析了化石叶片的角质层微细构造特征,并结合叶结构分析提高了对化石植物分类鉴定的准确性。基于化石Carpinusm iofangiana与现生植物Carpinus fangiana在生态环境及其结构特征上的相似性,将Carpinus fangiana作为化石的现生对应种进行对比,并统计二者的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用气孔比率的方法推测上新世的大气CO2浓度为464×10-6,基本上与Berner全球碳平衡模型GEOCARB III中CO2浓度变化曲线上的数值一致,说明C.m iofangiana叶片可以作为古大气CO2浓度变化的生物指标。最后通过化石和现生叶片角质层的对比分析推断滇西地区上新世时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戴静 孙柏年 解三平 吴靖宇 李娜关键词:表皮构造 古气候 上新世 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与预测 被引量:12 2006年 从道路交通、给水能源、信息通讯、环境卫生和排水排污5个方面构建了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选取1997~2003年有关统计数据对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结合宁波市城市建设实际,分析了宁波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中的主要建设绩效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近期2005年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综合指数将达到83.8%,初具现代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雏形;中期2010年,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综合指数将达到95.0%,具有较高的建设水平,但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任务仍较艰巨。提出4点加快宁波市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李娜 夏永久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生活能源消费与收入的关联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被引量:18 2014年 生活用能是反映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影响生活能源消费量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地理和生活方式等。文章以中国28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分为北方城镇、北方农村、南方城镇、南方农村四组,分别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1997-2011年间各省区人均生活能源消费与人均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①人均生活用能与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②由于加热和制冷是居民生活用能的主要方向,收入与用能的关联表现出有趋向的空间差异;③北方高纬度区域和南方低纬度区域人均生活用能受收入的影响最大。在农村地区二者的关联性普遍比城镇地区大,其中北方城镇化水平高的省份二者关联性更强,而在气候温和的南方,二者的表现较为复杂;④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地方单位收入对能源消费的影响更大些。由此建议,要通过清洁能源的开发、科技进步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合理配置实现绿色发展的目标。 王文蝶 牛叔文 齐敬辉 丁永霞 李娜关键词:城镇化 面板数据模型 基于RS与GIS技术的西北都市圈空间演变机理分析——以兰州都市圈为例 本文在RS与GIS技术方法支持下,以兰州都市圈为研究典型,对历史地图、TM影像与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应用分析,从中心城市空间扩展、都市圈城镇的兴起与近15年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三个层面,对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机理系统地进行了分析研... 董晓峰 刘理臣 李娜关键词:GIS RS 都市圈 文献传递 兰州都市圈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005年 从现代化内涵和特征出发,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本文提出了兰州都市圈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首先研究都市圈的现代化发展进程并分析其现代化整体水平;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都市圈内12个城镇的现代化水平进行差异性评价,以此反映都市圈内各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发展状况。最后,本文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娜 夏永久关键词:都市圈 综合评价 云南保山上新统前灰背栎Quercus presenescens角质层特征及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7 2009年 在云南保山羊邑煤矿上新统羊邑组发现了一栎属高山栎组植物压型化石,根据叶形态和表皮微细构造特征,将其鉴定为前灰背栎(Quercus presenescens Z.K.Zhou)。该标本具有之字形中脉,叶最宽处形成一矩形区域,叶缘略反卷的特征,与已报道的前灰背栎化石形态一致,且区别于其它已发现的高山栎组化石。解剖学研究表明,该化石叶片为气孔下生型,上、下表皮均无毛基;上表皮细胞为四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多为四-五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器环列型。通过与现生高山栎组植物叶形态相比,当前化石与灰背栎最为接近,且其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器类型与现生灰背栎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灰背栎无毛基,而现生灰背栎有表皮毛。研究认为,两者被毛的差异,是植物叶形态结构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李娜 孙柏年 吴靖宇 闫德飞 肖良 戴静关键词:微细构造 古气候 上新统 云南保山上新统两种被子植物化石角质层微细构造研究 植物化石微细构造研究一直是古生物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通过对化石植物微细构造的研究,不但有助于准确鉴定植物化石的属种名称,而且对于恢复古环境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 李娜 孙柏年 闫德飞 解三平 肖良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