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作品数:25 被引量:50H指数:4
- 供职机构:辽宁科技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矿业工程更多>>
- 尾矿微晶玻璃研究进展概述被引量:12
- 2018年
- 介绍了微晶玻璃的定义、性能特点及其制备工艺,对铁尾矿、金尾矿等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已有研究表明,利用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是可行的,可获得性能较好的微晶玻璃;尾矿的加入量也较高,可实现尾矿资源的二次利用。由于尾矿成分复杂,目前对尾矿制备微晶玻璃中助溶剂、晶核剂的加入量以及晶化机理的研究较少,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张春霖王海李静
- 关键词:尾矿微晶玻璃核化晶化
- 钢包顶底复吹对混匀影响的水模实验研究
- 顶吹喷粉精炼的同时加以底吹氩搅拌可以显著改善精炼效果,本文以某厂150t钢包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模型与原型尺寸比为1∶4的物理模型,研究顶、底吹气位置和底吹气量对钢包内钢液混匀时间的影响规律.实验表明,影响混匀时间的各因素...
- 李静路艳国曹震李会亚徐强沈明钢艾新港
- 关键词:炉外精炼水模实验
- 文献传递
- 600 mm 35CrMo钢立式连铸圆坯宏观组织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基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立式连铸工艺与CAFE形核理论,建立了Φ600 mm 35CrMo钢立式连铸圆坯传热凝固耦合模型,采用薄片移动边界法对圆坯宏观组织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钢液浇注过热度和二冷水制度对宏观组织的影响,并在现场进行了Φ600 mm 35CrMo钢圆坯的连铸生产。结果表明:圆坯宏观组织形貌模拟结果与现场低倍组织相一致,过热度为40℃时中心等轴晶率为29.16%。当过热度由30℃升高到50℃时,晶粒数由9 332个减小到7 155个,降低了23.33%;晶粒平均半径由1 302μm增大到1 622μm,增大了24.58%;中心等轴晶率由35.75%减小到21.13%。当冷却强度由弱冷变为强冷时,晶粒数由9 391个减小到7 228个,晶粒平均半径由1 259μm增大到1 576μm,中心等轴晶率由36.05%减小到23.04%。
- 张连望张羽张佳正李静李胜利许长军
- 关键词:35CRMO钢
- ZrO_2加入量对镁铝铬不烧砖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以电熔镁砂、高纯镁砂、α-Al2O3微粉和Cr2O3微粉为主要原料,研究了ZrO2加入量对镁铝铬不烧砖热膨胀性以及烧后试样常温性能及抗热震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ZrO2可以减弱镁铝铬不烧砖试样在1 100~1 300℃时的线膨胀率增大趋势,并降低线膨胀系数的最大值。镁铝铬不烧砖烧后试样的烧后线变化率、显气孔率、常温抗折强度和耐压强度随着ZrO2加入量增加而逐渐增大;当ZrO2加入量(w)为6%时,镁铝铬不烧砖试样的抗热震性最好。
- 罗旭东张国栋李静刘帅田丰硕遇龙
- 关键词:二氧化锆线膨胀系数抗热震性
- Fe2O3对Mg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介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以化学纯试剂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MgO-Al2O3-SiO2(MAS)系微晶玻璃,利用差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以及介电检测等手段对Fe2O3在MAS系微晶玻璃中介电性能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表明:Fe2O3有降低微晶玻璃核化和晶化温度的作用;随着Fe2O3的加入,试样的主晶相由堇青石向镁铝尖晶石转变,试样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逐渐减小并且电阻率增高;当Fe2O3的添加量大于6%时,微晶玻璃的介电性能变化不大,趋于稳定。
- 张春霖王海高新宇李静
- 关键词:FE2O3微晶玻璃介电性能
- 以Er2O3为铒源制备铝铒中间合金的反电动势研究
- 2019年
- 以Er 2O 3为铒源,在750℃,熔盐KF(25%)-LiF(20%)-ErF 3(10%)-KCl(45%)体系中,下沉铝为阴极,研究铝铒中间合金的反电动势。结果表明:在16 A/dm 2的条件下,反电动势随着时间增加出现先增大后稳定不变,加入2%Er 2O 3,反电动势平均下降0.19 V,测得加料周期为6 min。随着电流密度增加,电流效率、铝铒中间合金中铒的浓度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在电解时间为24 min、12 A/dm 2时电流效率达到最大值74.64%,合金中铒的浓度达到最大值3.65%。合金成分主要为Al 3Er,少部分为Al 12 Er,且分布较为均匀。
- 康红光李继东张朝纲王茜王一雍宁哲路金林李静
- 关键词:氧化铒反电动势电流效率
- 不同预热温度WC增强镍基合金堆焊层的微结构演化与摩擦学性能
- 2024年
- 目的研究不同预热温度(200、400℃)条件下硬质颗粒增强镍基合金堆焊层的微观组织结构演化机理,以及对其力学性能、磨损性能的影响规律。方法采用等离子弧焊接技术在42CrMo钢基体表面堆焊硬质WC颗粒增强镍基强化层,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分析不同预热温度堆焊层的物相组成、微观组织形貌、力学性能和磨损性能,建立堆焊层制备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力学性能–磨损性能之间的强映射关系。结果堆焊层主要由γ-Ni/Fe、WC、W_(2)C、M_(7)C_(3)、M_(23)C_(6)、Ni_(2)W_(4)C、Cr_(3)C_(2)等物相组成,在预热温度200℃下堆焊层二次碳化物析出较少,发生了严重的WC颗粒沉降现象;在预热温度400℃下,堆焊层析出了大量的二次碳化物,WC颗粒沉降减弱,组织均匀性提高。在400℃下预热,相较于200℃下预热,堆焊层的磨损质量减少了51.85%,磨损率减少了51.89%。结论高预热温度和长保温时间可促进WC颗粒界面反应,驱动大面积二次碳化物的析出,有效缓解WC颗粒沉降,改善凝固组织中WC颗粒的分布均匀性,从而显著提高堆焊层的硬度和耐磨性。
- 张春霖张丽李胜利李静张诗涵解志文
- 关键词:预热温度等离子堆焊
- 以氧化铝为骨料真空热分解碳酸锂的正交实验及动力学过程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为促进碳酸锂热分解过程,制备适用于熔盐电解法生产铝锂合金的氧化物原料,本文研究了以氧化铝为骨料真空热分解碳酸锂以制备铝锂复合氧化物的工艺过程及反应行为.通过正交实验,分别考查了煅烧时间、制团压力、物料粒度等工艺参数对碳酸锂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的实验条件为熟料与碳酸锂质量配比3∶1,制团压力45MPa,物料粒度150μm,煅烧时间5h,煅烧温度850℃,该条件下碳酸锂分解率最高可达74.71%.通过对碳酸锂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分析表明,真空条件下碳酸锂分解反应平均表观活化能为146.23kJ/mol,其反应级数为1.Li2CO3分解生成CO2的机理模型为化学反应,减速形曲线,函数为g(α)=(1-α)-2.
- 张朝纲李继东路金林王茜王一雍李静
- 关键词:碳酸锂热分解正交实验动力学
- 尾矿微晶玻璃研究进展概述
- 介绍了微晶玻璃的定义、性能特点及其制备工艺,对铁尾矿、金尾矿等尾矿制备微晶玻璃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已有研究表明,利用尾矿制备微晶玻璃是可行的,可获得性能较好的微晶玻璃;尾矿的加入量也较高,可实现尾矿资源的二次利用。由于尾矿...
- 张春霖王海李静
- 关键词:尾矿微晶玻璃核化晶化
- 大方坯凝固坯壳厚度的测定被引量:1
- 2012年
- 为确定凝固末端电磁搅拌位置和二冷制度的优化提供可靠的依据,利用"射钉法"对某钢厂大方坯典型钢种42CrMo和GCr15在工作拉速下凝固坯壳的厚度进行了测定。根据凝固理论计算铸坯综合凝固系数,测定出连铸机二冷区域凝固坯壳的厚度及凝固终点的位置,获得了凝固终点位置及凝固系数和拉速的关系。结果表明:铸机拉速0.45~0.5m/min时,42CrMo二冷区综合凝固系数为25.34~26.44mm/min1/2,液相穴长度19~23 m;铸机拉速0.42~0.45 m/min时,GCr15二冷区综合凝固系数为25.24~26.45mm/min1/2,液相穴长度18~21m。同时,验证了二级专家系统的准确性。
- 路艳国李静马方清
- 关键词:大方坯连铸坯壳厚度凝固末端射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