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斌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炎症
  • 2篇炎症效应
  • 2篇氧化性损伤
  • 2篇氧化应激
  • 2篇细胞
  • 2篇细胞株
  • 2篇纳米颗粒物
  • 2篇颗粒物
  • 2篇肺细胞
  • 2篇A549细胞
  • 2篇A549细胞...
  • 1篇代谢
  • 1篇养殖场
  • 1篇摄入
  • 1篇食物
  • 1篇数据处理
  • 1篇数据集
  • 1篇饲养
  • 1篇排泄
  • 1篇环境监测

机构

  • 5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太原市环境科...

作者

  • 5篇陶澍
  • 5篇王斌
  • 2篇张羽中
  • 2篇曹红英
  • 2篇王戎
  • 2篇史科路
  • 1篇杨意峰
  • 1篇沈国锋
  • 1篇卢晓霞
  • 1篇礼晓
  • 1篇周东旭
  • 1篇杨宇
  • 1篇王文涛
  • 1篇宋运学
  • 1篇段小丽
  • 1篇邱炜珣
  • 1篇宫照恒
  • 1篇李可欣
  • 1篇朱雷
  • 1篇卢彬

传媒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京区第六届地...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养殖场饲养鸡对苯并[a]芘的摄入、排泄和积累
2010年
在北京市郊区一家中等规模养鸡场采集了不同品种和不同生长阶段的饲养鸡的肌肉和内脏样品,并同步采集了鸡蛋、饲料、粪便和大气样品,测定了其中苯并[a]芘的浓度,据此分析了苯并[a]芘在饲养鸡体内的积累、排泄和代谢的动态过程.结果显示,饲养鸡体内各组织苯并[a]芘的湿重浓度在0.024~0.15ng·g-1之间,肌肉中的浓度显著低于其它组织;饲料和粪便中的浓度显著高于体内各组织浓度.饲养鸡体内摄入的苯并[a]芘约60%在体内代谢,约三分之一直接排泄进入粪便,仅有少量残留在体内如表皮、肌肉和其他器官中.肌肉、肝脏和胃中苯并[a]芘浓度和总累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不尽相同.北京居民摄食类似鸡肉导致的对苯并[a]芘的暴露量较春、秋、冬季呼吸暴露量低两个量级,与夏季呼吸暴露量相当.
杨意峰周东旭礼晓杨宇王文涛沈国锋王戎王斌陶澍
关键词:苯并[A]芘代谢
含未检出值的环境监测数据集的处理方法被引量:2
2009年
环境样品分析过程中经常遇到包含未检出值的数据集,这在对含有微量金属和微量有机污染物样本的分析研究中更为常见.目前处理未检出数据的方法通常是忽略或者用0、检出下限的1/2或1/3进行简单替代.然而,当未检出数据比例较高时,忽略或简单替代可能给数据表征带来较大偏差,也不利于更深入的统计分析.为改善对包含未检出数据的分析效果,目前已经建立了多种统计方法.本文系统介绍了这些方法,包括总体均值和方差估计的参数和非参数方法以及关于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上界的估计方法.此外,本文利用虚拟数据和实测数据给出了主要方法的应用实例.
王斌朱雷宫照恒王戎陶澍
关键词:数据处理
太原地区食物中的林丹残留与人群摄食暴露
2009年
尽管我国有机氯农药已禁用多年,但环境和食物中仍有有机氯农药残留.以太原市为研究区域,采集了代表性的6类24种食物,测定了林丹残留量,分析了太原人群对林丹的口摄暴露风险.研究结果表明,24种食物中林丹残留量在未检出到1.5ng·g-(1湿重)范围内.残留量较高的为鱼、水果、蔬菜和肉类.多数食物残留浓度高于2005~2007年北京和沈阳类似调查的结果.与历史数据(1992、2000年)相比,食物中林丹残留浓度大幅度下降,动物类食物下降1~2个量级,蔬菜和水果降幅较小.目前各类食物中林丹残留量均低于国家和欧盟的相应标准.平均而言,各年龄段人群日均口摄暴露量也低于美国环保局的标准,但由于食物残留浓度、个体体重及膳食结构变异较大,导致个体暴露水平差别很大,各年龄段,特别是成年人中有少数人日均口摄暴露浓度超过美国环保局制定的0.3g·kg-1·d-1的允许标准.
刘迪邱炜珣夏忠欢王斌卢晓霞段小丽蒋秋静卢彬宋运学胡新新陶澍
关键词:Γ-HCH食物
三种典型纳米颗粒物造成的人体肺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效应
采用体外细胞暴露实验研究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单层细胞暴露于50和500μg·mL-1两种浓度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碳纳米管和晶体石英砂等四种颗粒物后产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用细胞活度、细胞内活性氧总...
李可欣曹红英王斌张羽中史科路陶澍
关键词:氧化性损伤炎症效应A549细胞株
三种典型纳米颗粒物造成的人体肺细胞氧化应激和炎症效应被引量:5
2010年
采用体外细胞暴露实验研究了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单层细胞暴露于50和500μg·mL-1两种浓度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碳纳米管和晶体石英砂等四种颗粒物后产生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用细胞活度、细胞内活性氧总量和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量表征暴露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钛、纳米氧化硅和碳纳米管在体外暴露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不同程度的聚集;细胞暴露48h后,三种纳米颗粒物均使A549细胞活度下降,诱导细胞产生过量活性氧,同时刺激细胞IL-8表达量增高;三种纳米颗粒物中,纳米氧化钛和纳米氧化硅对细胞活度影响较大,碳纳米管诱发的炎症效应较另两种纳米材料强.
李可欣曹红英王斌张羽中史科路陶澍
关键词:氧化性损伤炎症效应A549细胞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