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作品数:5 被引量:46 H指数:5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聚丙烯腈湿法纺丝中纤维结构的形成研究 被引量:7 2005年 借助于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小角 X 射线衍射方法,研究了聚丙烯腈湿法纺丝中形成的纤维的结构,结果发现:初生纤维是一种高度溶胀立体网络状的冻胶体,立体网络骨架由大分子链束集组成,大分子链间的缠结是骨架的物理交联点,原丝聚集态结构由里向外由3层组成:外表层是极薄的、密实的皮膜,从皮膜向里是柱状皮层,再向里是芯层。纤维沿径向分布的各层具有不同的取向度,随着凝固率和拉伸率的增加,结晶度增加。同时提高凝固液浓度,增加拉伸倍数,增大拉伸速度,可使晶粒增长。 王延相 王成国 朱波 季保华 王强关键词:湿法纺丝 聚丙烯腈 纤维结构 聚集态结构 初生纤维 网络状 网状和皮芯结构对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组织演变的影响 被引量:18 2005年 为了研究聚丙烯腈纤维各级超分子结构形态及结晶的微观形态 ,弄清楚制备碳纤维的过程与所得到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凝胶网络和皮芯结构的形成及预氧化和炭化过程中纤维结构的演变历程。结果表明 :原丝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 ,外表层凹凸不平 ,从表层至心部是一层过渡区 ,表层的片层较心部的薄且致密。碳纤维网络骨架间接点的密集程度和原丝的密集程度有直接关系 ,原丝网络骨架的接点密集度低及晶粒组织大 ,随后得到的最终碳纤维密集度低及晶粒组织也大 ,其强度和模量明显高。碳纤维强度主要是纤维中弥散分布的“小晶区”做出的贡献 ;原丝微观结构中 ,“晶区”数量、大小和弥散分布情况以及构成三维空间网络结构的致密程度决定了预氧丝和碳纤维的性能。 王延相 王成国 朱波 季保华 何东新 王强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 皮芯结构 聚丙烯腈纤维片层组织结构演变历程的研究 被引量:8 2005年 为了研究原丝中片层微观组织的演变性,借助电子显微镜,跟踪了片层组织结构在纺丝、预氧化和炭化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结果发现:原丝由取向不同的片层组织结构构成,形成最终碳纤维后,碳层不会在C轴上做有规则的ABA式堆砌,个别的碳层面绕C轴发生旋转而失去碳层的三维有序结构,仅仅生成二维有序的乱层结构.预氧化纤维有'皮芯结构',外层由与纤维轴平行或者倾斜成一定角度的微纤片层结构组成,而内部是杂乱无章的片层结构,或者是微小的空隙,皮层的厚薄与预氧化处理方式有关.经过1000℃烧制的碳纤维层片厚度约为0.03~0.10μm.经过1350℃炭化后所得的纤维,由许多类似鱼鳞的片层构成,片层上有纳米级的微晶. 王延相 王成国 朱波 何东新 季保华 王强关键词:聚丙烯腈纤维 预氧化纤维 炭化过程 结构构成 片层组织 C轴 浅析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焦油形成的原因 被引量:6 2005年 根据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工艺路线,从原丝、预氧化、碳化工艺及结构上分析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焦油形成的原因。其主要原因为碳化前纤维缺陷结构的遗传、碳化中分子键的热断裂和分子链的无规热裂解。 王强 朱波 高学平 王成国关键词:聚丙烯腈基碳纤维 焦油 纤维生产 碳化工艺 热裂解 原丝 聚丙烯腈基纤维的结构设计及其演变性研究 被引量:18 2005年 为了制备高性能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借助高温 DSC 曲线分析、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通过对制备碳纤维的不同类型原丝进行分析,对聚丙烯腈基纤维的结构设计及其演变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在聚合、纺丝过程中要避免结构缺陷的引入,才能制备具有理想的物理化学结构和精细组织结构的原丝,只要丙烯腈质量分数达 0.97 以上,第二、三单体的微量变化不足以引起原丝和碳纤维性能发生大的变化,原丝微观组织结构不断演变和转化,某些结构缺陷会遗传到碳纤维中,质量较高 PAN 纺丝液质量分数纺丝液制取的纤维表面沟槽小而浅。 王延相 王成国 朱波 季保华 王强关键词:原丝 聚丙烯腈基 纺丝液 碳纤维 透射电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