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宁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篇滚压
  • 2篇微动
  • 2篇微动磨损
  • 2篇细晶
  • 2篇磨损
  • 2篇超细晶
  • 1篇电化学腐蚀
  • 1篇润滑
  • 1篇梯度结构
  • 1篇纳米
  • 1篇纳米晶
  • 1篇耐腐蚀
  • 1篇耐腐蚀性
  • 1篇耐腐蚀性能
  • 1篇化学腐蚀
  • 1篇腐蚀性
  • 1篇超细晶铜
  • 1篇纯铁
  • 1篇纯铜

机构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作者

  • 3篇赵婧
  • 3篇李风雷
  • 3篇夏伟
  • 3篇李宁
  • 1篇唐正强

传媒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摩擦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滚压诱导梯度超细晶铜的润滑微动磨损特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通过滚柱对纯铜表面进行大载荷的多次滚压,使其表层累积不同应变水平的塑性变形,对所形成的约150μm的塑性变形层沿深度方向的晶粒形态和分布进行分析,并对其显微硬度进行测试,表明该工艺在纯铜表层诱导形成了一种梯度超细晶结构;最表层平均晶粒尺寸约为662 nm,并随深度逐渐增至基体晶粒尺寸94μm;梯度超细晶铜(简称梯度铜)最表层硬度较基体硬度提高约45%,并随深度逐渐下降至基体硬度.在SRV IV试验机上对梯度铜和粗晶铜在润滑条件下的微动磨损特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梯度铜摩擦系数先减小后增大,并在大载荷下与粗晶铜趋于一致;梯度铜的主要磨损形式为磨粒磨损,而粗晶铜为磨粒磨损和疲劳剥落,部分区域出现氧化磨损;梯度铜抗微动磨损能力比粗晶铜提高10倍以上.
李宁夏伟赵婧李风雷唐正强
关键词:滚压梯度结构超细晶微动磨损
滚压诱导纯铜梯度纳米晶层及其微动磨损性能被引量:3
2013年
为提高滚压铜的表面性能,采用剧烈塑性变形方式的滚压工艺,通过加大滚压力进行多次滚压,实现了纯铜表层梯度纳米化,并在干摩擦条件下对滚压样和粗晶样进行了球/平面微动磨损实验,考察滚压对组织结构、表面结构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纳米晶铜的磨损机制.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滚压样的表面晶粒尺寸范围为4 ~ 18nm,平均晶粒尺寸约为9 ~ 10nm;滚压样的表面粗糙度从粗晶样的1.50 μm显著降低到0.55 μm,显微硬度从粗晶样的52.2大幅提高到120.0;滚压样在实验负载范围内均具有比粗晶样更好的抗摩擦磨损性能;滚压样在低负载下以磨粒磨损、疲劳磨损为主,在高负载下以磨粒磨损、粘着磨损为主.
赵婧夏伟李宁李风雷
关键词:滚压纯铜微动磨损
滚压诱导超细晶纯铁表层及其耐腐蚀性能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一种新型表面自纳米化方法——剧烈塑性滚柱滚压(SPRB),在纯铁表面成功制备出最小晶粒尺寸约300 nm的梯度超细晶结构.利用电化学方法,结合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对这种材料的表面微观组织结构及腐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粗晶铁相比,超细晶纯铁最表层硬度提高1.6倍以上,表层形成较强面织构,表层微观应变为(0.313±0.017)%;超细晶纯铁在3.5%Na Cl溶液中的自腐蚀电位相对于粗晶铁的正向移动24 m V,腐蚀电流密度从粗晶铁的2.371×10-5A/cm2降低到超细晶的7.547×10-8A/cm2;超细晶纯铁在6%Fe Cl3溶液中的点蚀腐蚀速度约为粗晶铁的一半;超细晶纯铁的耐腐蚀性能与粗晶铁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表层晶粒的细化和滚压形成的强织构是超细晶纯铁耐腐蚀性能提高的原因.
李宁夏伟赵婧李风雷
关键词:滚压超细晶纯铁电化学腐蚀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