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 作品数:3 被引量:52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显性转移与隐性转移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从生产与消费相结合的视角出发,基于"谁消费、谁生产"的原则,构建资源占用变动的指标来定量评估产业转移,进一步将产业转移分为传统的基于生产份额变动的显性转移和考虑消费变动的隐性转移。对我国30个省份3个主要水污染密集型产业转移量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2—2007年期间造纸及纸制品业主要向东部地区转移,且主要为生产份额扩大的显性转移;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也主要向东部地区转移,但以生产产品更多地为其他地区所消费的隐性转移为主;农副食品加工业则主要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且显、隐性转移均较明显。不同产业表现出不同的产业转移特征,未来应制定差别化的产业转移管制政策。
- 王奇刘巧玲李鹏
-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
- 基于“三位一体”的我国农村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被引量:5
- 2008年
- 我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发展模式表现为经济发展粗放、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浪费等主要特征。转变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是当前农村发展的战略问题。本研究结合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以农村生产与生活废弃物资源化为纽带,大力发展生态能源业、生态材料业和生态食品业的"三位一体"的产业体系是生态经济的核心内容。最后,指出秸秆经济和沼气经济是我国农村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先领域,并对两者进行了架构设计。
- 王奇李鹏
- 关键词:生态经济
- 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变化趋势被引量:41
- 2012年
- 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严格、产业结构调整逐渐加快的背景下,研究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及其区域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构建了衡量产业污染密集程度的方法,识别出我国工业行业中主要的三大水污染密集型产业和三大大气污染密集型产业,并进一步分析这些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区域分布及变化状况。整体而言,1997~2007年间东部地区一直是水、大气污染密集型产业的主要分布地区,其中电力行业、农副食品加工业自2001年以来呈现出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造纸及纸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自2006年开始向中部转移,而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尚未表现出明显的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
- 刘巧玲王奇李鹏
- 关键词:污染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