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静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4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食品
  • 6篇食品安全
  • 3篇福利
  • 3篇残疾人
  • 2篇信任
  • 2篇影响因素
  • 2篇食品安全治理
  • 2篇视域
  • 2篇利益相关者
  • 2篇逻辑
  • 2篇精准
  • 2篇就业
  • 2篇发展型社会政...
  • 1篇新型社会
  • 1篇信任危机
  • 1篇叙事
  • 1篇正规就业
  • 1篇政策视域
  • 1篇治理逻辑
  • 1篇中国食品

机构

  • 14篇云南大学
  • 1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14篇李静
  • 6篇李静
  • 4篇李静
  • 1篇李静
  • 1篇周沛
  • 1篇龚莹

传媒

  • 3篇思想战线
  • 2篇理论导刊
  • 2篇云南行政学院...
  • 2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求索
  • 1篇学术论坛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残疾人发展理...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命历程视域下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研究——以江苏省为研究对象
2011年
起源于北美地区的生命历程理论,被国内学界熟知已有数年,但时至今日,尚无一人以这一视角对社会福利体系进行全景式考察与研究。必须跳出社会福利传统研究的视域局限,转换研究视角,以人的生命历程为研究线索,通过关注江苏省儿童、妇女、老年人等不同生命阶段的福利需求及满足现状,通过实证研究、数据分析,试图提出一种覆盖人的整个生命历程的、多维度多面向的新型社会福利体系架构,并以一数据模型加以反映。
李静李静
关键词:生命历程社会福利体系
我国残疾人就业福利的政策重构与耦合——基于国际经验的考察
福利的供给与满足,是推动残疾人群体抛弃“福利污名”标签,由“问题视角”转变 为“优势视角”,由被动接受转变为积极参与,由消极福利转变为积极福利的重要一环。本文在考察西 方发达国家在实现残疾人就业福利方面先进做法的基础上,...
李静
关键词:残疾人
公共管理范式嬗变的反思与启示
2011年
本文在厘清"范式"概念的基础上,对公共管理范式的嬗变进行简要梳理,对"统治型"、"管理型"、"服务型"三种范式的嬗变历程进行反思,最后立足"服务型公共管理范式",对目前中国的行政体制改革进行了考察。
李静
关键词:公共管理范式嬗变
解构与重构——我国食品安全治理机构变迁的历史叙事
2013年
经过历次改革,作为食品安全监管执行机关的卫生部门由"全能选手"变为"执法与技术分离",农业部门由"分散执法"变为"综合执法",工商部门由"自己办市场"变为"一起管市场",质检部门由"技术监督"变为"质量管理"。这些历史变迁以理顺监管职能为导向,以加强综合协同为手段,以提高治理绩效为价值诉求。
李静
关键词:食品安全历史叙事
发展型社会政策视域下的残疾人非正规就业:分析框架、支持困囿与政策耦合被引量:4
2017年
在充分理解"残疾人非正规就业"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考察相关数据发现我国残疾人非正规就业陷入了支持困囿。必须将发展型社会政策引入这一领域,建构"三元并进+三维共助+三社联动"的支持模式:政府完善顶层设计以提供制度保障,既要完善法律法规,也要改进治理手段,更要瞄准人力资本及就业创业计划,提高政府投资精准度;市场推进机制创新以提供发展保障,既要推进协同机制创新,实现非正规部门与正规部门合作双赢,也要推进支持机制创新,对残疾人自主创业实行定向精准支持,更要推进培育机制创新,充分依托市场拓展非正规就业;社会实现联动协同以提供专业保障,既要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也要有效利用社区资源,更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与社工人员的专业优势。
李静李静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残疾人非正规就业精准
食品安全治理的国外研究述评被引量:1
2013年
作为困扰各国的世界性难题,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了各国学界的重视,纷纷对这一问题开展深入研究。综合而来,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影响因素、食品安全各利益相关方、食品安全治理对策这三个维度。通过对近年来国外相关研究的述评,希望对改善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绩效提供有益借鉴。
李静
关键词:食品安全影响因素利益相关者
信任危机与重塑——食品安全监管的伦理学分析被引量:5
2014年
目前针对食品安全监管的研究大多专注于制度供给,相对忽视伦理道德的作用。我国食品生产者的特殊业态形式、多因素导致的政府失灵、处于信息劣势的消费者无法有效参与治理、社会组织监督强制力缺失都造成并加剧了信任危机。必须以机制设计与政策安排来重塑食品安全相关主体之间的信任,让政府主导安全信任的重塑,让企业以社会责任的积极履行主动赢回社会信任,让消费者以积极参与治理推进安全信任的重塑,让社会组织以自身公信力的增强加快安全信任的重塑。
李静
关键词:信任危机食品监管伦理分析
福利多元主义视域下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乡居民的合理流动将进一步加快,作为常规化社会流动基本机制组成要素之一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相应成为学界关注焦点。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及其迫切性,应改变传统的家庭单一主体的支持模式,以福利多元主义为指导,并从支持主体、支持内容、支持方式等三个维度设计、构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李静
关键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福利多元主义
残疾人精准扶贫方略: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思考被引量:2
2017年
近年来,中国残疾人扶贫工作成绩与问题并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以发展型社会政策为理论指导,推进残疾人精准扶贫的方略设计已迫在眉睫:要通过建构多元参与与协同合作、精准识别与多位考察、人力资本投资与支持家庭、资产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精准扶贫体系,实现残疾人扶贫的主体、客体、手段、目标之精准。
李静李静
关键词:发展型社会政策残疾人
自治主体、互信机制与对话方式:合作社会的治理逻辑被引量:7
2017年
人类社会业已进入合作社会阶段,为适应这一新的社会形态,治理逻辑亟待嬗变,而合作治理则成为最佳选择。合作治理建基于完全自治的主体存在,需要对主体进行自治化的社会建构,并使其占据治理的话语权,同时,要在自治主体间营造充分的信任关系,推动信任关系从习俗型信任到契约型信任,最终实现合作型信任的类型嬗变。最后,在自治主体有效对话的基础上,合作社会的治理逻辑将以"从参与到协作、从协作到对话、从对话到合作"的方式予以呈现。
李静
关键词:互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