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2篇剖面
  • 2篇古地貌
  • 2篇川西北
  • 2篇切剖面
  • 1篇地质
  • 1篇地质意义
  • 1篇顶面
  • 1篇旋回
  • 1篇旋回性
  • 1篇震旦
  • 1篇震旦系
  • 1篇盆地
  • 1篇盆地沉降
  • 1篇平衡剖面
  • 1篇埋藏
  • 1篇埋藏特征

机构

  • 4篇长江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4篇胡望水
  • 4篇张辉
  • 3篇张辉
  • 3篇陈竹新
  • 3篇李伟

传媒

  • 2篇能源与环保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2017中国...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川西北地区关键井埋藏特征及其沉降机制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更好认识川西北地区地层埋藏特征、深入探讨其沉降机制,为成岩、成藏作用和构造—沉积耦合作用研究提供有利地质的依据,选取该区3口关键井地层模型,在区域地质分析、剥蚀量恢复基础上,经压实校正和古水深校正,建立埋藏史模型,再经逐层回剥分析后,得到各期的沉降曲线,进行沉降机制分析。研究表明:川西北地区加里东期经历了两期埋藏—抬升半旋回,分别对应于兴凯地裂沉降和桐湾抬升、加里东抬升机制;海西期早期经历克拉通抬升、西部边缘埋藏,而后整个地区持续埋藏,归因于峨眉地裂持续沉降机制;印支期—燕山期西部和北部依次褶皱冲断隆升,东部斜坡形成,中部持续埋藏,形成了中间深两侧浅的埋藏格局,源于印支—燕山前陆褶皱冲断隆升—沉降作用;喜山期,全区持续抬升,受控于印藏碰撞隆升的裙带效应,盆山系统调整改造最终定型。
张辉张辉胡望水李伟陈竹新郭先涛樊仲陈章文
关键词:川西北埋藏特征
川西北地区震旦系顶面古地貌演化剖面的建立及其解析
2017年
为丰富古地貌演化分析实践和深入剖析其演化细节、内幕及其地质响应过程,在详细介绍目的层古地貌图切剖面建立的一般方法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构建了川西北地区以震旦系顶面为目的层的古地貌演化剖面。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解析表明,震旦系顶面在泥盆—石炭纪和晚三叠世经历了古地貌正变换过程,二叠纪经历了一次负变换过程。燕山—喜马拉雅期是九龙山构造圈闭继承性规模发育和最终定型的关键时期,也是成藏运聚调整的关键时期。该研究为古地貌演化、尤其是其剖面演化提供了重要实例,提高了古地貌及其演化横纵向对比的灵活性和准确性,拓宽了古地貌研究辐射地质领域,加深了其地质响应过程的认识,为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和油气地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实例支撑。
张辉张辉胡望水李伟陈竹新郭先涛樊仲Gordon Ben-kane陈章文
关键词:川西北
关键层面古地貌演化剖面的建立及地质意义被引量:7
2018年
针对关键层面不同地质历史时期古地貌平面难以横、纵向灵活、精细对比的实际问题,首次提出基于关键层面古地貌三维模型的图切剖面法和基于正、反演方式的平衡剖面法的2类3型关键层面古地貌演化剖面构建方法,进而分析证实古地貌演化过程中古地貌继承、间断、变换(正变换和负变换)行为的存在,并探讨其识别标志,总结关键层面古地貌演化剖面在古地貌演化行为分析、不同构造体系下构造-沉积耦合作用剖析、递进构造变形、圈闭演化及油气成藏演化等方面的地质应用价值及意义。选取川西北震旦系顶面进行关键层面古地貌演化剖面进行实例分析,证实古地貌演化剖面的应用价值,为古地貌演化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局部古地貌演化精细对比提供了有效的途径,也提高了古地貌演化分析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时空分辨率。
张辉张辉胡望水李伟陈竹新郭先涛樊仲GORDON Benkane陈章文
关键词:平衡剖面地质意义
不同构造成因机制沉积盆地沉降差异性及其旋回性演化
<正>沉降史研究在我国不同构造成因机制沉积盆地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现有资料中大多针对单个盆地的具体实例开展研究,不同构造机制下沉积盆地的差异沉降及其旋回性演化的对比与系统总结十分匮乏。不同构造机制下基底沉降主控因素不...
张辉胡望水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