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形态学
  • 1篇形态学改变
  • 1篇性子宫出血
  • 1篇序贯
  • 1篇咽部
  • 1篇月经
  • 1篇月经过多
  • 1篇早发型
  • 1篇早发型重度子...
  • 1篇早发型重度子...
  • 1篇针刺
  • 1篇针刺法
  • 1篇针刺法治疗
  • 1篇针灸
  • 1篇针灸治疗
  • 1篇舌根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功能
  • 1篇术后功能恢复
  • 1篇胎头

机构

  • 5篇沧州市中西医...

作者

  • 5篇李娜
  • 2篇赵新然
  • 1篇张红霞
  • 1篇毕振云
  • 1篇崔潇华
  • 1篇白晶
  • 1篇李景庆
  • 1篇刘景峰
  • 1篇齐策
  • 1篇孙敬芝
  • 1篇李宝栋
  • 1篇刘涛
  • 1篇冯娜娜
  • 1篇范宇
  • 1篇董猛
  • 1篇王玉龙
  • 1篇卢伟伟
  • 1篇宋伟伟
  • 1篇王庆海

传媒

  • 2篇健康之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与机理探讨
李宝栋李娜刘涛董猛李景庆卢伟伟司卫军毕振云宋伟伟刘景峰齐策白晶
该课题通过"皮层-咽部-舌根"序贯针刺法对参与吞咽反射的高级皮层中枢、皮层下结构、脑干吞咽中枢、咽反射环路及舌根部等众多靶点的立体化治疗,实现了吞咽功能恢复和皮层意义上的功能重塑,故可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联用吞咽障碍训...
关键词:
关键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针刺法治疗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2018年
目的:探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妊娠结局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108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孕妇,为甲组、乙组、丙组三组,每组36例。其中丙组为32≤孕周<34周,乙组为28≤孕周<32周,甲组为孕周<28周,对比三组围产期孕母并发症、治疗时限,以及围产儿结局。结果:在入选时,三组孕妇的24h尿蛋白定量、收缩压、舒张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相较于甲组、丙组,在期待治疗时间,乙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丙组围产儿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疾病发病越早,围产儿、孕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越高,基于此,所以需重视围产期检查,降低降低围生儿窒息、死亡率。
宋红庆赵新然李娜
关键词: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
2018年
目的:研究胎头位置异常产妇应用自由体位分娩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于我院进行分娩的胎头位置异常产妇22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10人,实施自由体位分娩。对照组孕妇110人,取截石位,屏力分娩,对比与分析两组孕妇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孕妇在总产程、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出血量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孕妇,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头位置异常孕妇采取自由体位进行分娩能够加快孕妇的分娩进程,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降低剖宫产概率,有利于保证母婴的健康,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宋红庆赵新然李娜
功能康复训练联合针灸对髁状突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王玉龙张媛媛王庆海刘荷仙李娜范宇冯娜娜
髁状突骨折是下颌骨骨折的特殊类型,临床检查易漏诊,发现螺旋CT及三维重建技术能全面直观地显示骨折病情,提出三维重建技术对髁状突骨折的诊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针对手术治疗并发症多、疗效不佳,在行髁状突骨...
关键词:
关键词:髁状突骨折康复训练针灸治疗
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子宫内膜的形态学改变及宫腔镜子宫内膜选择性切除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的形态学改变和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对其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月经过多型排卵性DUB患者12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80例月经正常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运用宫腔镜观察两组对象子宫内膜性状。检查结束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观察组分成治疗1组和治疗2组,各60例,治疗1组行宫腔镜下选择性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2组行传统子宫内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内膜多呈局灶性改变,内膜不规则区腺体面积平均为(14567.7±3029.1)μm2,明显高于对照组(9983.6±3145.5)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规则内膜区腺体密度平均为(1.41±0.79),明显低于对照组(1.89±0.6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规则内膜区螺旋小动脉的截面积为398.7±84μm2,明显大于对照组(321.8±102.8μm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膜不规则区雌激素受体(ER)表达计分为(1.68±0.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6±0.4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激素受体(PR)表达计分为(1.91±0.32)分,和对照组(1.82±0.41)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经宫腔镜下手术治疗,治疗1组(选择性内膜切除术)有效率为78.33%,治疗2组(传统手术)有效率为90.00%,治疗1组有效率略低于治疗2组(x2=3.0641,P=0.0800)但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月经过少和闭经例数、术后6个月复查宫腔粘连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过多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子宫内膜于宫腔镜下呈局灶性�
崔潇华王玉娜孙敬芝李娜张红霞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宫腔镜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