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 作品数:35 被引量:139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次性口含嘴的制作及在患儿洗胃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提高3岁以下患儿洗胃插管一次成功率。方法将60例误服有毒物质需洗胃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压舌板、开口器留置胃管,观察组取5mL、10mL、20mL一次性注射器,将其制作成一次性口含嘴,协助留置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口腔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使用一次性口含嘴进行患儿急诊洗胃插管,能有效提高一次插管成功率,减少口腔并发症。
- 冯苑梅云霞王娟
- 关键词:中毒洗胃注射器留置胃管插管
- 俯卧位用于患儿催吐洗胃效果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俯卧位催吐在口服中毒患儿洗胃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0例误服药物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采用俯卧位进行反复催吐洗胃,对照组采用常规坐位反复催吐。比较两组催吐成功率、药物残留率、洗胃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合作情况。结果除药物残留项外,另3项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俯卧位催吐应用于患儿洗胃效果好,安全,易于被家长及患儿接受。
- 王晓凤闻亚军王娟陆超梅云霞杨玲
- 关键词:中毒误服药物洗胃催吐俯卧位
- 传统教学法与TBL教学法在麻醉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比较
- 2023年
- 分析传统教学法与TBL教学法在麻醉科临床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我科临床实习的36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应用传统教学法、TBL教学法,比较两组临床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结果 对于学习成绩,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研究组气道管理、中心静脉穿刺、麻醉前准备、动脉穿刺、麻醉危急资源管理技能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管理质量,研究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教学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科实习医师教育中实施TBL教学法,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 魏国华王娟沈健
- 关键词:TBL教学法麻醉科实习医师教学质量
-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复苏情况的回顾性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抢救经验,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初步心肺复苏成功的9例,最终康复出院的6例。结论:心跳呼吸骤停是最危急的临床状态,必须分秒必争。早期发现、快速准确地判断和CPR的及时正确抢救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高效的团队协作可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时效性。
- 闻亚军王娟梅云霞王晓凤
- 关键词:心跳呼吸骤停
-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模式在儿科门急诊静脉留置针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2
- 2012年
-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模式在儿科门急诊静脉留置针中应用的效果。方法2011年1—12月将小儿门急诊输液使用留置针患者240例纳入研究。将2011年1-6月实施FMEA模式前的使用留置针的12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011年7-12月应用FMEA模式后的12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应用FMEA分析方法,对门急诊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原因、结果进行查找,计算出RPN值,针对影响家庭留置的高危因素,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比较两组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导管堵塞、外渗、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的RPN值和留置天数。结果实施FMEA后,观察组在意外拔管(48.00±9.13)、导管堵塞(72.00±27.96)及外渗(140.00±18.39)等安全质量方面的RPN值均较对照组[(96.00±12.47),(288.00±37.40),(168.00±31.24)]明显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79,13.08,2.22;P〈0.05)。观察组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2.02d)较对照组(3.95d)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P〈0.01)。结论FMEA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升门急诊患儿静脉留置针风险管理,保障输液安全,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值得在儿科门急诊推广。
- 王娟闻亚军梅云霞周琴
- 关键词:儿科门急诊
- 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麻醉实习带教
- 2023年
- 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麻醉有不小的难度。近些年中,国内外采用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操作较为常见。针对这一状况,本文从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麻醉相应行为,围手术阶段管理层面对麻醉专业实习带教开展归纳。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的麻醉具备挑战性,诸多学生在面对繁琐手术的麻醉一般走足无措,现今也匮乏针对性的教育材料与资源。基于此,本文从达芬奇机器人辅助心脏手术麻醉的麻醉前评估、麻醉前预备带教、麻醉有创实践、人工气道的搭建、呼吸循环的管理与体温监控等角度对麻醉实习医生的教育进行整理与归纳。
- 孙小燕王娟沈健
- 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心脏手术麻醉
- 霉酚酸在肾移植患者中有限采样法监测方案的探讨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的霉酚酸(MPA)类药物霉酚酸酯(MMF)和霉酚酸钠肠溶片(EC-MPS)在肾移植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确定两者浓度曲线下面积的有限采样监测方案。方法:76例患者均接受MPA、他克莫司、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其中33例接受MMF治疗,43例接受EC-MPS治疗。采用EMIT法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后0.5、1、1.5、2、4、6、8、10、12 h的血浆MPA浓度,梯形法计算MPA的AUC0-12h,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用于计算简化AUC拟合方程,以SPSS 21软件进行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MMF组和EC-MPS组个体间C0、Cmax、Tmax变异度大,且两组的Cmax、Tmax有显著性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4点估算AUCMMF=1.133+6.643C0+1.130C1+1.540C2+2.689C4,r2=0.947;4点估算AUCEC-MPS=-1.360+2.164C2+2.315C4+2.569C6+4.324C8,r2=0.944。结论:MMF和EC-MPS药代动力学参数个体差异大,研究确定的有限采样监测方案适用于临床肾移植患者配伍他克莫司时AUC的监测。但考虑到影响MPA暴露量和药效的因素众多且不易控制,因此考察应继续加大样本量,探索准确的临床监测指标,从而为临床精准使用MPA提供新策略。
- 王娟王丽彬郭苗魏继福
- 关键词:霉酚酸血药浓度监测个体化用药
- 提高儿科门急诊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的实践与成效被引量:12
- 2016年
- 随着优质护理内涵的不断深入,家属期望值不断提高,如何提高年轻护士对小儿静脉的穿刺成功率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此问题我们开展了品管圈活动。2014年6月起在我院教学医院儿科门急诊输液室开展了以“提高儿科门急诊年轻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经过8个月的活动,运用品管手法不断对年轻护士静脉成功穿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年轻护士的静脉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提升,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 瞿礼华闻亚军王娟
-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室穿刺成功率年轻护士静脉儿科品管圈
- 门诊儿童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品管圈管理被引量:8
- 2015年
- 品管圈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的一群人的活动团队,通过大家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流程及品质管理手法,自发参与活动来解决工作现场中的问题或课题[1]。我科自2013年11月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门诊儿童输液留置针使用率低这一问题,通过脑力激荡方式,利用品管圈工具不断挖掘儿童输液流程中未使用留置针的原因,并进行分析、改进,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 梅云霞王娟冯苑闻亚军吴碧玉
- 关键词:品管圈门诊儿童输液流程外周静脉留置儿童输液室脑力激荡
- 思维导图在门诊儿童输液室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在门诊儿童用药安全性中的应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思维导图,以"儿童常用药物种类及剂量"为切入点,建立条理清晰地思维导图。结果:帮助护士加速记忆与累积知识,熟练掌握儿童常用药物剂量,提高护士用药的风险防范意识,确保儿童用药安全。结论:思维导图在门诊儿童输液室用药安全性中应用,可有效提高儿童用药安全。
- 瞿礼华闻亚军王娟梅云霞
- 关键词:思维导图儿童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