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荔镜情缘:海丝文化记忆中的闽南戏曲景观被引量:1
- 2015年
- "陈三五娘"传说的嬗变轨迹与播撒路径,叠印着闽南文化通过古今海上丝绸之路向海内外传播的繁复历史,其于不期然间成为东西文化环流的鲜明印证与极佳注脚。本文将之跨界传播中的"常"与"变"作为省思海内外闽南族群之日常生活方式与情感心理结构的具体进径,并从内在机理与外在机制两个向度透视这一文本如何真切显影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闽派美学风范,进而在族群分合与空间流动的文化侨易中唤醒并重构共有的海丝文化记忆。
- 王伟
- 关键词:文化间性
- 闽南物语:海丝人文交流中的荔镜情缘被引量:2
- 2016年
- 在古今海上丝绸之路所形成的中西文化环流的比较视阈下,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陈三五娘"之为经典的权力命名机制、跨界传播景观与文化侨易经验,深入剖析这一复调多义的开放性文本在现代性历史进程中的"不变之质"与"变化之象",辩证探讨其如何巧妙借助大众传媒所形成的"文化共用空间",有效缝合边缘匿名的民间私语与官方主流的宏大叙述、渐次成型的国族想象与由来已久的地方意象之间的话语缝隙,进而在全球本土化情境下丰富或曰赋予传统民俗曲艺以新的审美质素与时代意涵,重建海内外闽南族群的共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
- 王伟
- 关键词:文化间性公共记忆
- 众声喧哗: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研究话语及其意义分析
- 2015年
- 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向度检视台湾电视综艺节目五十年来的发展历程,重新测绘其与时代精神的互文关系,能够敞明各式话语在大众媒介场域的激烈竞逐,显影文化主导权的协商式建立。台湾电视综艺节目在原型层面满足公众休闲娱乐的感官诉求,在现实层面反映公众的政治立场与伦理倾向,在超越层面又注入一定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审美理想与精神旨趣,因而能够以以小博大的创意取胜,以跨越海峡在华语世界广泛传播。已然崛起成熟的大陆综艺节目,若要维持良好局面进而实现永续发展,不能纯粹依赖巨额经费堆积而成的视觉奇观,更不能走购买国外节目版权进行本土化的所谓捷径,而是要在全球视阈中深耕本土,开发原创性的文化产品,才能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
- 王伟
- 关键词:历史记忆身份认同台湾综艺
- 民间地方戏曲与现代国族叙事的历史耦合与话语裂隙——现代性视阈下的歌仔戏《邵江海》被引量:1
- 2018年
- 新编传记体歌仔戏《邵江海》以人带戏、以戏写戏、以戏论史,主题繁复而带有自我反思性,几乎浓缩了半部歌仔戏发展史与传播史,成为全球本土化情境中表达闽南经验、建构共同记忆的成功典范,因而获奖无数、跻身经典。这部戏在几经修改后,通过将戏中的"禁戏"之争纳入民族国家现代性的叙事链条而与时代展开对话,既展现了为戏痴狂的邵江海因戏遭难却不悔初衷、创作新调与定型剧本的感人事迹,又显影了不同话语力量围绕歌仔戏而在公共空间中的激烈博弈。其既是一部传统民间艺人接受时代精神的历史询唤而确证主体身份的成长寓言,亦以大和解的理想结局直观呈现以歌仔戏为代表的民俗曲艺形式如何参与到现代性的国族叙事中来,有效呼应民族共同体的现代性想象。
- 王伟
- 关键词:历史记忆情感结构
- 东方武侠的视听盛宴——试论后现代视阈下的江湖世界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运用泛后现代话语,重绘东方武侠影视,分析其在当下语境,受众面广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合理性。本文首先分析金庸武侠影视剧,满足观众消遣娱乐、消费英雄主义、和介入现实的需要,从而确证其与现代性的关联。然后从其对人性异化的关注,对生存困境的反映,对现代性负面质素的批判,指认其与审美现代性的内在联系。最后通过考察江湖权力话语的运作,描述“正义性”消解的后现代症候,在更深层次地论述其文化史意义。
- 王伟
- 关键词:后现代性话语权力武侠
- 传统的发明:历史共同记忆与“陈三五娘”的文化论说
- 2016年
- 在全球本土化的时代境遇中,关于"陈三五娘"的文化论说体现了知识前提与问题立场、传统性认知与现代性经验,以及"从闽南看周边"与"从周边看闽南"的繁复关联。考辩这一民间传说所映射的闽南族群感性心灵史与日常生活史,及其在跨界流动中的多重文化变奏与意义关系网络,需要通过知识考古的方式开掘不同话语力量之间的协商对话与竞逐博弈。本文试图"以闽南作为方法"来寻绎其在文化环流中"如何闽南"的主体性与"怎样世界"的文化间性,进而建构一个关于地方"非遗"叙事的全新论域。
- 王伟
- 关键词:族群记忆
- 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
-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意识形态的嬗变轨迹,考察李泽厚先生在不同的社会转型期中, 响应主导性意识形态“征召”的举措。本文力图透过二者的和谐互动,重新诠释李泽厚所代表的实践美学,在当代中国美学界掌握话语霸权、成为主流学派的原因,及...
- 王伟
- 关键词:意识形态实践美学
- 文献传递
- 两岸共同文化场中的台湾自然书写运动——以学者型作家吴明益的跨界著述为例
- 2016年
- 文章以吴明益所著的《以书写解放自然》三部曲为论述主轴,以其关于台湾自然书写运动的跨界论述为例呈现两岸共同文化场中的生态文学思潮。从时代背景上讲,伴随报道文学运动遽然勃兴的台湾自然书写运动,与呼唤正义的社会转型形成对位关系,是对资本逻辑、消费欲望宰制下环境崩殂的文学回应;从思想基础上看,自然书写既是西方环境伦理观、土地美学之理论旅行的结果,又是以天人合一为内核之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中西生态理念在主体间性审美交往论基础上展开对话;从书写范式上说,自然书写不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主体情感投射,也不是借助二手材料的玄思冥想、空乏议论,而是通过深入自然的科学观察、亲身体验所得出的理性认知与价值判断。自然书写向公众传播自然知识与生态理念具有启蒙意义,但需要继续保持审美超越性,避免为资本所收编而走向反面。
- 王伟
- 关键词:生态批评自然写作环境美学
- “海丝文化圈”中泉籍菲华作家的南洋想象与闽南书写被引量:2
- 2015年
- 古今海上丝绸之路所形成的共同历史记忆,已然积淀为当代泉籍菲华作家从事文学活动的文化情结与精神指向,直接构成其进行文学创作的主要叙事内容与情感动力机制,也为菲华文学在海内外的承传播撒创设良好的传播生态。若以柯清淡等人为代表的泉籍菲华作家为例,其在"故乡"与"异乡"、文化认同与现实身份两极徘徊,最终在跨文化的主体间性交往中达成想象性的和解。"海丝文化圈"中泉籍菲华作家所塑造之"南洋文学"中的"文学闽南",与现实地理空间有关但并不完全等同,其在相当程度上成为多重话语力量的博弈场域。缘此,海外华文文学关于海丝文化的审美体认与现实书写,创造了不同于历史主流叙事的别样话语,在另一向度上丰富发展了海丝文化记忆。
- 王伟
- 关键词:菲华文学
-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照面——美学对大众文化的三种回应被引量:2
- 2009年
- 大众文化的崛起是现代性的重要表征,当代美学从不同理论视阈出发,做出肯定、否定、或是兼而有之的综合,演绎现代性美学和后现代性美学的双重变奏。阿多诺为代表的否定性美学,坚守传统的贵族精神,从精英主义的立场出发,批判大众文化,不仅维护古典艺术的高雅地位,也为现代主义艺术提供美学上的论证。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立足平民的立场,为大众文化辩护,具有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姚斯的接受美学调和二者的对立,克服二者的片面性,执两用中,在交往的基础上论证了当代审美文化。
- 杨春时王伟
- 关键词:否定美学实用主义接受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