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14篇“ 十二指肠切除“的相关文章
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最佳证据总结
2025年
目的检索、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的相关证据,并汇总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Up To Date、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协作网、美国国家指南库、医脉通等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及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6月10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和汇总证据。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指南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6篇。从多学科管理、活动前评估、活动开始时间、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和频次、活动的依从性、效果评价7个方面汇了23条最佳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活动最佳证据,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管理提供循证依据。在证据应用时,应结合临床情景,充分评估,选择对应的证据。
谭云陈玲张宏任婷婷石磊舒漪刘梦娇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早期活动循证护理
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2025年
目的系统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选择风险评估工具提供借鉴。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发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16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17日。采用PROBAS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对纳入研究进行评估,采用Stata 16.0软件对风险预测模型中包含的常见预测因子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7项研究。所有研究均报告了模型区分度,14项研究报告了校准。纳入研究的构建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620~0.970,内部验证AUC为0.620~0.915,外部验证模型AUC为0.744~0.849。纳入模型最常见预测因子为胰腺质地、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胰管直径、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术前白蛋白水平及术中出血量。所有研究的偏倚风险均为高风险,纳入研究的适用性良好。结论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风险预测模型的建模质量较差,模型的临床应用有待验证,未来研究可考虑对现有模型进行外部验证和重新校准,或参照方法学指南构建新的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
谢若男王国蓉李成香蒋欣冷英杰聂茁苗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瘘
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最佳引流区域的前瞻性队列研究
2025年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后腹腔积液最容易蓄积的区域。方法 该项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收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2年10月至2024年8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行PD病人的术后引流情况、术后腹水淀粉酶指标以及术后CT等影像学资料,依据PD术后腹腔引流放置区域不同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第Ⅱ组与第Ⅰ组区别在于将第2根引流管从胰肠吻合口头侧放置于胰肠吻合口背侧,第Ⅰ组与第Ⅲ组的区别是第Ⅰ组在第Ⅲ组的基础上增加了1根引流胰肠吻合口腹侧区域的引流管),其中Ⅰ组28例,Ⅱ组33例,Ⅲ组45例。比较3组中各区域术后引流、腹腔积液情况以及腹水淀粉酶指标。先进行正态性Shapiro-Wilk检验,对于服从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达,采用t检验;对于不符合正态性分布的连续变量,采用M(Q1,Q3)表达;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不同时间、组间的交互作用下水平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组间(3组及3组以上)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在术后总积液量方面,Ⅰ组中胆肠吻合口区域(A区域)最少[(239.08±168.68) mL],胰肠吻合口头侧区域(B区域)最多[(627.32±195.56)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中A区域最少[(227.52±129.35) mL],胰肠吻合口背侧区域(D区域)最多[(646.19±250.92)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Ⅲ组中A区域[(111.83±52.62) mL]少于B区域[(563.12±275.73)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腹水淀粉酶值方面,Ⅰ组中A区域最低[40.5(15.75,104.5) U/L],胰肠吻合口腹侧区域(C区域)最高[187.5(58.5,2 118.2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中A区域最低[88.0(29.5,173.0)U/L],C区域[510.0(65.0,1 850.0) U/L]和D区域[406.0(75.5,1 342.5) U/L]均较高,三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区域与D区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中A区域[75.0(33.5,344.5)U/L]低于B区域[409.0(79.5,898.0)U
李秦屹张显赫邰国凯李飞王志东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腹腔引流腹腔积液胰瘘
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
2025年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胆道四科2019年6月—2021年6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86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分析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病人中发生压力性损伤者14例,占16.3%。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病人年龄、体质指数(BMI)、白蛋白水平、术中低体温、手术持续时间、术后制动时间、术后出血、术后感染、胃排空障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 kg/m2、白蛋白低水平、术中低体温、术后制动时间≥24 h、术后出血、术后感染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人术后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其影响因素多,应对可控的高风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以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张婷婷沈丽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影响因素
进一步提高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性的关键技术环节
2025年
近20年来,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快速发展,国内外各大中心百花齐放,除了大流量胰腺外科中心,不少地市级医院也在积极开展,技术不断积累成熟。LPD的手术可行性及安全性已得到验证和认可,但相比其他外科领域的微创手术,提高LPD的手术安全性仍有努力空间。文章结合作者临床实践体会,从7个方面阐述对提高LPD手术安全性的个人浅见。
刘文生李征卓奇峰虞先濬徐晓武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性外科技术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预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的价值
2025年
目的评价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的老年胰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住入院并行PD的老年(≥65岁)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汇总其总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Ⅴ级定义为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GNRI是否是PD术后总并发症及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同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评估GNRI区分PD术后总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能力,同时确认其最佳临界值并据此将患者分为高营养风险组(大于最佳临界值)和低营养风险组(小于及等于最佳临界值),比较二者的临床结局。结果本研究共纳入行PD的老年胰腺癌患者190例,有95例(50.0%)发生并发症,其中严重并发症28例(2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NRI降低是影响老年胰腺癌患者PD后总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分别:OR(95%CI)=0.361(0.154,0.848),P=0.019;OR(95%CI)=0.906(0.834,0.983),P=0.018];GNRI评估PD后总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5和0.715,其最佳临界值分别为98和96,与低营养风险组比较,高营养风险组术后总住院费用、总并发症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均更高(分别:Z=–2.37、P=0.019;χ^(2)=44.61、P<0.001;χ^(2)=29.39、P<0.001)。结论从本研究结果看,老年胰腺癌患者接受PD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低。GNRI对PD后总体和严重并发症发生具有良好的区分价值。对术前GNRI<98或GNRI<96时应及时给予患者早期术前营养支持治疗。
张博林阿提古·阿布都外力苏洪德耿诚徐新建
关键词:胰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严重并发症
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及胆管内支架相关并发症1例
2025年
本文报告1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5年反复发热1年余的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考虑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管内支架移位至左肝管,胆管内支架未脱落,于胆道系统内形成结石,手术后患者痊愈出院。胰十二指肠术后远期并发症中胰管及胆管内支架相关并发症罕见,极易误诊而耽误外科治疗,应当引起重视。
李昌旭徐盟朱峰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远期并发症胆管内支架胆管炎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
2025年
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患者血糖控制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2年3月-2024年5月收治的100例PD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标准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疼痛程度[数字分级评分法(NRS)与修订版面部表情疼痛量表(FRS-R)]、心理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营养支持3 d后,研究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2 h,研究组NRS与FRS-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前1 d,研究组HAMD与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PD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可改善血糖指标,缓解疼痛程度,改善心理状态,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赵瑞雪李娜魏会镇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肠内营养支持血糖
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病原菌分布及炎症指标的诊断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诊断价值,期望为临床及早防治提供支持。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3年12月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患者57例为感染组,另随机选取术后无腹腔感染患者65例为非感染组,统计感染病原菌分布,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ALB、PCT、WBC、MMP-9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患者CRP/ALB、PCT、WBC、MMP-9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患者四指标水平均升高,分别为(1.49±0.43)、(0.71±0.23)ng/ml、(15.27±4.58)×10^(9)/L、(114.70±34.92)ng/ml;57例感染患者检出71株病原菌,革兰阴性菌43株占60.56%,以铜绿假单胞菌居多;革兰阳性菌25株占35.21%,以肠球菌居多;真菌3株占4.23%。CRP/ALB、PCT、WBC、MMP-9联合检测诊断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942,敏感度、特异度为82.46%、95.38%。结论革兰阴性菌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感染患者CRP/ALB、PCT、WBC、MMP-9水平呈高表达,四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感染的诊断价值。
罗亮陈汇吴宸周航宇明锐周宁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腹腔感染基质金属蛋白酶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基于LASSO回归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预测模型构建与评估
2025年
目的:运用LASSO回归及多变量回归分析筛选变量后构建预测模型,以预测术后胰瘘(POPF)发生的风险概率,及早发现并精准干预,从而减少POPF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3年9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临床资料,对纳入的21项术前术中特征采用LASSO回归及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因素,从而建立预测模型,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calibration校正曲线、计算C指数(C-index)、曲线下面积(AUC)、H-L拟合优度检验值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运用内部K折交叉验证及Bootstrap评价模型泛化能力,最后绘制出临床决策曲线(DCA)以及临床影响曲线(CIC)评价临床实际效用。结果:POPF预测模型中包含的预测因素为BMI、胰腺质地、胰管直径以及术中出血量。该模型(AUC=0.898,95%CI:0.825~0.972)、H-L拟合优度检验(χ~2=7.5629,P=0.4773),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预测能力,校准曲线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性。采用了K折交叉验证方法(准确率83.2%、Kappa值0.511、灵敏度0.910、特异度0.567)验证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稳定性,且在识别阳性样本和阴性样本方面表现良好,DCA及CIC曲线皆证明该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BMI、胰腺质地、胰管直径以及术中出血量是POPF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POPF的发生风险,此模型可为临床医生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及指导,及早发现并精准干预POPF,从而减少POPF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张文杰魏安琪偰光华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胰瘘列线图

相关作者

彭淑牖
作品数:709被引量:5,142H指数:36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研究主题: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外科手术 肝切除术 肝癌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秦仁义
作品数:309被引量:1,844H指数:21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研究主题:胰腺癌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刘颖斌
作品数:528被引量:3,405H指数:28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研究主题:胆囊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癌 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外科手术
牟一平
作品数:507被引量:3,085H指数:28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腹腔镜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腺 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
彭承宏
作品数:706被引量:3,174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肝移植 胰腺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肝移植术后 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