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16篇“ 脊髓血管造影“的相关文章
脊髓血管造影用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影定位用尺技术领域,具体是脊髓血管造影用尺,包括测量尺,所述测量尺的一侧开设有条形滑孔,条形滑孔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指针;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手术时测量尺1放在在患者背后正中尺的刻度用铅...
沈辉高科王明明顾玖瑾周红欣
术中脊髓血管造影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术中脊髓血管造影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外科连续收治的SDAVF患者,共47例。所有患者均于术中行脊髓血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定供血动脉来源、瘘口位置、引流静脉等后,采用电凝方法切除瘘口。术中采用吲哚菁绿荧光造影和DSA评估SDAVF治疗情况。采用改良Aminoff-Logue评分(mALS)标准评估脊髓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4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脊髓血管造影相关的并发症,无一例患者误伤脊髓血管及瘘口残留。术后随访(10.8±4.3)个月(3~24个月)。至末次随访,症状改善41例,未改善5例,加重1例;术后随访mALS中位数为2分(1~3分),与术前的3分(2~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程>12个月的16例患者中,5例mALS未改善;病程>6~12个月的27例患者中,1例mALS未改善;病程为0~6个月的4例患者mALS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CT血管成像或MR血管成像随访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结论术中脊髓血管造影辅助显微外科手术治疗SDAVF安全、有效。SDAVF病程长可能影响患者术后症状的改善。
盛斌戴嵬吴凌云杨咏波高永月李伟杭春华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神经外科手术
脊髓血管造影4D成像技术及其在脑脊髓血管病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 探讨脑脊髓血管造影4D成像技术及其在脑脊髓血管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57例脑脊髓血管病的临床资料。使用双平板DSA机行2D-DSA、3D-DSA、4D-DSA数据采集,再将原始成像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利用成像软件重建动态全循环立体影像。结果 57例中,脑动静脉畸形37例,硬脑膜动静脉瘘10例,硬脊膜动静脉瘘5例,脊髓髓周动静脉瘘2例,脊髓动静脉畸形2例,硬脊膜外动静脉瘘1例。4D-DSA均做出正确诊断,指导显微手术或血管内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4D-DSA对影像进行动态分析,提供更精准的影像,丰富了脑脊髓血管病诊断金标准(DSA含金量),对脑脊髓血管病的精准治疗有指导价值。
吕福群向伟楚白三莉马廉亭
脊髓血管造影脊柱定位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脊髓血管造影脊柱定位尺,包括直尺和若干数字铅码,直尺的长度不少于75cm且表面沿长度方向设有不透光的长度刻度,直尺的一侧设有均匀间隔排列的插孔,数字铅码上连接有插杆,数字铅码能够通过插杆插接在插孔中。本...
张弛骆纯陈怀瑞顾进茂王麒朱俊乐
文献传递
术中脊髓血管造影辅助下精准治疗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二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2019年
回顾性分析2例在复合手术室手术治疗的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以探讨术中脊髓血管造影结合图像融合技术在SDAVF手术中的应用价值。2例术前经脊髓血管造影证实为SDAVF,瘘口位于胸段,于复合手术室内进行动静脉瘘切除术,并采用改良Aminoff-Logue量表评价脊髓功能。2例患者术中均准确地找到瘘口并将其切断,即刻脊髓血管造影显示瘘口均完全消失。术中脊髓造影、图像融合及定位时间分别为70、60 min,均未发生造影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12~14个月,2例患者症状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好转,改良Aminoff-Logue量表评分分别下降6、5分。提示术中行脊髓DSA结合影像融合技术,能精准判断硬脊膜动静脉瘘的静脉端位置,减轻手术创伤,确保瘘口全部闭塞。
宋炳伟甄勇何亮闫可申林海
关键词:脊髓血管造影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图像融合
脊髓血管造影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进展
目的:总结30年来开展脊髓血管造影对诊治脊髓血管疾病的进展情况. 方法:30年前笔者发表了《经皮穿刺股动脉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现总结通过30多年诊治的300多例病人,应用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对脊髓血管疾病诊治的价...
马廉亭
关键词:脊髓血管疾病造影诊断静脉入路
脊髓血管造影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进展
目的:总结30年來开展脊髓血管造影对诊治脊髓血管疾病的进展情况. 方法:30年前我发表了《经皮穿刺股动脉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现总结通过30多年诊治的300多例病人,应用三维影像融合技术对脊髓血管疾病诊治的价值...
马廉亭
关键词:脊髓血管疾病脊髓血管造影经静脉入路
脊髓血管造影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进展被引量:3
2016年
脊髓血管造影,尤其是经皮穿刺股动脉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至今,由于影像技术、DSA血管造影机诸多后处理功能的进步,如三维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imagingtechnology;图1)、最大密度投影成像(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2)、
马廉亭
关键词:脊髓血管疾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256层螺旋CT全脊髓血管造影诊断脊髓动静脉瘘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全脊髓血管造影(CTA)在诊断脊髓动静脉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3例临床表现及MRI符合脊髓血管病变的患者进行CTA检查,其中11例3~5 d内做DSA检查,8例手术治疗。结果:13例患者7例诊断为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6例髓周动静脉瘘(SPMAVF),与DSA或手术诊断一致;CTA全部较好的显示了异常血管病变的范围;7例SDAVF中有5例CTA与DSA或手术对供血动脉的诊断一致,6例对瘘口的诊断一致,1例DSA阴性;6例SPMAVF中3例CTA与DSA或手术对供血动脉的诊断一致,5例对瘘口的诊断一致。结论:256层螺旋全脊髓CTA可以清晰的显示脊髓动静脉瘘的病变范围、供血动脉及瘘口的位置,较DSA相比安全、无创、快速,可以作为DSA检查前、指导手术及术后随访必要的检查手段,部分可取代DSA检查。
曹际斌高思佳韩鹏崔玲玲王涛朱玉森李燕燕
关键词:动静脉瘘脊髓疾病
256层螺旋CT及3.0T MR脊髓血管造影在诊断脊髓动静脉瘘的临床应用价值
脊髓动静脉瘘是比较少见并且容易漏诊的病例,256层CTA及3.0T 3D—CE-MRA技术的应用,提高了MR对脊髓动静脉瘘检出的敏感性。我们收集2010年6月~2011年3月14例脊髓动静脉瘘患者,将其CTA、MRA、...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相关作者

凌锋
作品数:697被引量:4,491H指数:3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颈动脉狭窄 脑动静脉畸形 血管内治疗 栓塞治疗
沈建康
作品数:340被引量:2,09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研究主题:颅内动脉瘤 手术入路 动脉瘤 脑血管痉挛 手术治疗
黄承光
作品数:172被引量:447H指数:11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研究主题:栓塞 栓塞治疗 手术治疗 脑动静脉畸形 颅内动脉瘤
高思佳
作品数:72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CT灌注成像 X线计算机 CT 脑肿瘤
王强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遂宁市中心医院
研究主题:脊髓血管造影 脊髓MRI 硬脊膜动静脉瘘 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