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3篇“ 6-DMAP“的相关文章
6-DMAP和低渗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的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为探索低渗和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诱导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三倍体最佳条件以及6-DMAP和低渗配合使用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本研究通过低渗、6-DMAP以及6-DMAP与低渗配合三种方法诱导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研究显示,低渗处理组中,当第一极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34.33%,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3.77%±1.89%和45.78%±6.23%,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50.65%±4.89%和21.17%±5.54%。6-DMAP处理组中,当PB1出现40%时,75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36.52%),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4.81%±0.68%和46.30%±1.54%,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60.37%±0.61%和30.25%±2.85%。6-DMAP和低渗配合组中,当PB1出现40%时,在盐度为8的低渗海水中,以50 mg/L的6-DMAP持续处理15 min,综合评价指数最高(36.18%),此时2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74.34%±3.49%和45.07%±4.41%,8日龄长牡蛎的三倍体率和存活率分别为68.23%±2.52%和40.42%±4.30%。综合比较以上三种方法,通过6-DMAP和低渗配合诱导获得三倍体的倍率更稳定,幼虫存活率更高。研究结果可为长牡蛎“海大2号”三倍体培育提供参考资料。
程庚徐成勋李永国李琪
关键词:长牡蛎三倍体低渗
Ca-A23187及6-DMAP对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研究
2021年
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是指无雄性配子的任何作用,由雌性配子产生个体的繁殖。孤雌生殖技术通过人工刺激模拟受精过程,提高胞质内钙离子浓度,从而使卵母细胞在无需精子条件下被激活,是一项重要的生物技术。钙离子载体A23187作为常用的化学激活介质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激活,钙离子载体A23187通过Ca^2+的跨膜转运,能迅速诱导卵母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激活哺乳动物的卵母细胞,而6-DMAP是蛋白质磷酸化抑制剂,能阻止蛋白质磷酸化,抑制MPF和CSF活性,同时抑制第二极体的释放,保证孤雌激活偶数目细胞的染色体为二倍体。本实验是来观察钙离子载体A23187(Ca-A23187)及6-甲基嘌呤(6-DMAP)对小鼠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作用。
龙燕
关键词:小鼠卵母细胞孤雌激活
6-DMAP诱导黄河口近江牡蛎(Crassostrea ariakensis)三倍体的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进行了黄河口近江牡蛎(Crassostreaariakensis)的三倍体诱导,以卵裂率、孵化率、诱导三倍体率和三倍体诱导组幼虫的生长率、存活率、三倍体率为指标,研究了诱导浓度、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持续时间三个因素对黄河口近江牡蛎三倍体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三因素对近江牡蛎三倍体诱导效果的影响程度为起始诱导时间>诱导持续时间>诱导浓度。温度25℃,诱导浓度为300-450μmol/L,起始诱导时间为受精后14min,诱导持续时间为15min时,诱导三倍体率可达51.39%-71.67%,卵裂率、孵化率、幼虫壳高日平均生长率和幼虫平均存活率分别能达到65.16%-81.57%、61.25%-86.78%、8.76-9.88μm/d、69.16%-73.29%,眼点幼虫时期三倍体率达53.33%-62.16%。本研究为黄河口近江牡蛎的三倍体诱导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海昆刘洋李春华王永旺于瑞海
关键词:近江牡蛎6-DMAP三倍体
CB与6-DMAP诱导香港牡蛎三倍体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2
2017年
以三倍体率、卵裂率、D幼率、生产成本等为指标,比较了CB、6-DMAP两种化学试剂诱导香港牡蛎三倍体的效果,研究了试剂浓度、诱导时机、诱导持续时间及受精卵密度等4种因素对香港牡蛎三倍体的诱导效应。结果显示,在温度28~30°C、盐度15~25,受精卵密度为2.0×10~8个/L条件下,采用0.5 mg/L的CB在受精后15~18 min处理,诱导持续时间为20 min,可产生100%三倍体;合子的卵裂率为53.16%~63.00%,D形幼虫孵化率为47.32%~53.09%,诱导效率指数为0.47~0.53,生产成本为260元/L。相同条件下,采用浓度为75~100 mg/L的6-DMAP处理,诱导持续时间为20~25 min,受精卵处理密度4.5×10~7个/L,可产生62.52%~72.36%的三倍体;合子的卵裂率为60.00%~66.25%,D形幼虫孵化率为74.43%~90.00%,诱导效率指数为0.47~0.65,生产成本为139~185元/L。综合比较两种方法,6-DMAP诱导方法更加适合用于大规模的香港牡蛎三倍体苗种生产。本研究为香港牡蛎多倍体育种提供了研究数据与实践经验。
秦艳平张跃环周颖力武祥伟彭敏喻子牛
关键词:三倍体CB6-DMAP
孵育和激活剂作用时间对山羊核移植胚胎早期发育的影响
2014年
探讨了电融合前对重构卵继续孵育及激活剂6-DMAP不同作用时间对山羊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重构卵在成熟液中继续培养后,9~10h组的融合后卵子死亡率(27.42%)显著低于30min和90min组(49.26%和56.3%)(P〈0.05),胚胎卵裂率(68.15%)则显著高于30min和90min组(55.6%和54.24%)(P〈0.05);重构卵用离子霉素激活后,再用6-DMAP激活0h、2h、3h、4h、5h及8~10h,各组间的胚胎卵裂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未用6-DMAP组的卵裂率(氏0.05)。本试验结果表明,电融合前,继续成熟培养重构卵有利于降低电融合时的卵子死亡率,提高卵子利用率;联合使用离子霉素和6-DMAP有利于提高激活效果,而6DMAP的作用时间(2~10h)不影响核移植胚胎的卵裂。
李斌曹陈冲陈立子汪存利赵焕李东伟陶勇章美林章孝荣
关键词:山羊核移植胚胎化学激活6-DMAP
6-DMAP对延边黄牛末期卵母细胞核移植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在延边黄牛末期去核的体细胞克隆中的作用,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单独使用离子霉素处理与离子霉素联合添加6-DMAP处理对体外成熟的老化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的激活率的不同影响;以及不同时期添加6-DMAP对重构胚后期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体外成熟的老化卵母细胞,使用离子霉素单独处理后91%被激活,而在离子霉素联合添加6-DMAP处理后却没有细胞被激活,也就是没有第二极体的排出。另外,融合后使用6-DMAP处理,所得重构胚的囊胚发育率最低,而激活后的卵母细胞立即用6-DMAP处理,所得重构胚的发育能力与无6-DMAP处理的相近。综上所述,离子霉素联合添加6-DMAP可抑制老化的延边黄牛卵母细胞的激活,阻止第二极体的排出,但对重构胚的后期发育没有影响。而融合使用添加6-DMAP的培养液,抑制了重构胚的后期发育。
王玉涵
关键词:核移植延边黄牛
成熟培养时间对家猫卵母细胞孤雌激活胚发育的影响
2012年
为筛选出最佳体外成熟时间,以乙醇联合6-DMAP激活验证成熟时间对家猫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将家猫卵母细胞分别体外成熟28h,32h和36h后,采用10%无水乙醇激活3min,6-DMAP培养4h,再移入胚胎体外培养液中培养;第二天观察卵裂率,第六天结束培养并用H33342染色,观察不同成熟时间的激活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成熟32h组的卵母细胞激活率最高,显著高于28h组(60.42%vs 43.16%,0.016h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60.42%vs 50.00%,p>0.05);经孤雌激活的卵母细胞没有发育至囊胚的,32h组桑椹胚率最高达到15.63%,与其他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7.36%和10.78%,p>0.05).结论:家猫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32h,成熟效果最好.
邬静何俊丹邓立新任卫青秦佳晨吕婧玉王新庄
关键词:孤雌激活卵母细胞囊胚
6-DMAP诱导栉孔扇贝异源雌核发育二倍体被引量:3
2009年
采用紫外线遗传灭活的长牡蛎精子激活栉孔扇贝卵子,运用L9(34)设计不同6-DMAP的处理条件来诱导染色体加倍,获得第二极体抑制型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早期胚胎。以雌核发育担轮幼虫为材料,滴片法制备染色体并采用计数法统计倍性,分析不同6-DMAP浓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对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率的影响,并统计早期胚胎畸形率。结果表明,不同6-DMAP浓度、诱导时机和诱导持续时间对异源精子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率均有显著影响;早期胚胎畸形率与二倍体的诱导率呈负相关,y=46.632-0.891x(r=-0.813,P<0.01)。6-DMAP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的最佳处理条件为:20%~25%受精卵排放出第1极体时,60μg/ml的6-DMAP持续处理25min可得到最高的诱导率为29.5±5.36%。研究结果为6-DMAP诱导栉孔扇贝雌核发育染色体加倍提供了一定的细胞学依据和技术参数。
吴彪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关键词:6-DMAP栉孔扇贝雌核发育二倍体
6-DMAP抑制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卵第一极体释放后染色体的分离状况
2009年
迟长凤杨爱国王清印刘志鸿周丽青
关键词:栉孔扇贝虾夷扇贝第一极体染色体分离6-DMAP
6-DMAP抑制栉孔扇贝(♀)×虾夷扇贝(♂)受精卵第一极体排出的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
荧光显微观察法是指用荧光染料对受精卵的染色体(或染色质)进行染色,从而观察细胞的繁殖与发育状况。目前荧光显微观察法被广泛用于观察受精卵早期胚胎的核行为变化。采用此方法已对太平洋牡蛎、菲律宾蛤仔、泥蚶、栉孔扇贝、栉孔扇贝♀...
迟长凤杨爱国王清印吴常文
关键词:细胞学受精卵

相关作者

于瑞海
作品数:416被引量:1,036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太平洋牡蛎 牡蛎 三倍体 长牡蛎 贝类
王如才
作品数:203被引量:1,733H指数:25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太平洋牡蛎 三倍体 牡蛎 栉孔扇贝 扇贝
王昭萍
作品数:210被引量:671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研究主题:太平洋牡蛎 三倍体 牡蛎 贝类 长牡蛎
杨爱国
作品数:187被引量:981H指数:20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魁蚶 扇贝 贝类
刘志鸿
作品数:222被引量:1,115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研究主题:栉孔扇贝 虾夷扇贝 魁蚶 扇贝 贝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