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89 篇“ AEZ “的相关文章
基于AEZ 模型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2023年 课题组以1 km×1 km栅格为基本单元,利用AEZ 模型分析江西省的小麦、油菜和水稻等主要农作物的光合、光温、光温水和土地生产潜力。AEZ 模型可用数字地图形式表征江西省土地生产潜力,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江西省的光合、光温、光温水、土壤生产潜力指标,从而定量分析出江西省土地生产潜力,得出江西省在不同场景下的人口承载力。不同因素对土地生产潜力的影响,利用AEZ 模型得出的江西省土地承载力相关数据为江西省耕地的科学利用提供了依据。 胡佶熹 胡佶熹 朱玉莹 邓爱平关键词:AEZ模型 土地生产潜力 土地承载力 基于改进AEZ 法的生态脆弱区耕地承载力时空变化研究--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为例 2021年 耕地承载力的研究对保证粮食安全和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基于GIS技术,运用改进的AEZ 法分析其2009-2018年耕地生产潜力及承载力,研究结果表明:(1)甘州区耕地生产潜力2012年较高,2015年较低,各时期潜力较高的地区主要包括大满镇、小满镇、龙渠乡等,主要受光照、温度等自然条件的影响;(2)甘州区各乡镇耕地生产潜力总值较高的区域出现在东西两侧的沙井镇和党寨镇,主要受耕地面积的影响;(3)甘州区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整体偏低,承载指数较高,主要原因是人地供需关系不平衡。研究结论符合当地实际,为研究区实施耕地保护战略提供了参考。 谭素英 夏敏 夏俊林关键词:生态脆弱区 耕地承载力 AEZ 基于AEZ 模型的产量动态预报研究 被引量:3 2018年 利用洛阳地区1981-2014年夏玉米产量资料、9个气象站点的逐日观测资料、农田0-50 cm土壤墒情资料,结合夏玉米生物学特性,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AEZ 模型),计算了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气候生产潜力,通过气候生产潜力与夏玉米产量的相关关系,建立以旬为尺度的夏玉米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并进行历史回代和试报检验。结果表明:气候生产潜力与夏玉米单产增减率呈显著正相关,气候生产潜力可以客观地反映夏玉米单产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构建的产量动态预报模型对1981-2010年单产历史回代检验的准确率为88.3%~90.7%,单产丰歉趋势回代检验准确率为65.5%~75.9%;对2011-2014年模型准确性试报检验,单产预报准确率为82.7%~87.5%,趋势预报准确率为50.0%~100.0%。 徐延红关键词:AEZ模型 气候生产潜力 Collision Attacks against AEZ -PRF for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AEZ 被引量:2 2018年 AEZ is an AES-based authenticated encryption submitted to the ongoing CAESAR competition and was presented at Eurocrypt2015 with AEZ v3. There are three models for AEZ , AEZ -core, AEZ -tiny and AEZ -prf.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security of AEZ prf for AEZ v4.2, the latest version of AEZ .Our major finding is a collision of any 256-bit associated data for AES-prf. Then we launch collision attacks in a quantum setting and a classical setting respectively under different assumptions. In the quantum setting, by Simon's quantum algorithm, we amount a forgery with O(n) quantum superposition queries and an overwhelming probability close to 1.In the classical setting, one with the key of AEZ -prf can also construct the forgeries.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AEZ -prf models of AEZ v4.2 is not secure in both the quantum setting and classical world. Furthermore, our results can also be applied to AEZ v3, which has been published on Eurocrypt 2015. As far as we know, no cryptanalysis of AEZ v4.2 has been published so far. Tairong Shi Chenhui Jin Jie Guan关键词:AEZ 基于AEZ 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差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2018年 各种产量差的分析可以揭示产量的提升空间及研究区域内各种限制因子对产量提高的限制作用。为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各气候要素对冬小麦产量差的影响,本文以河南省为研究区域并划分为5个类型区(Ⅰ,豫北种植区;Ⅱ,豫东种植区;Ⅲ,浅山丘陵盆地种植区;Ⅳ,淮北平原、南阳盆地种植区;Ⅴ,豫南稻茬麦区)利用14个气象站点的资料,运用AEZ 模型计算得到1961—2013年该省的冬小麦生产潜力,再根据产量差法计算得到YG_(1-2)(光合生产潜力与光温生产潜力的差距)、YG_(2-3)(光温生产潜力与气候生产潜力的差距)以及YG_(2-a)(光温生产潜力与大田平均产量的差距)3个水平的产量差。研究结果表明,1961—2013年河南省冬小麦光合生产潜力下降,光温生产潜力提高,气候生产潜力基本不变。对大田平均产量的分析表明,14个站点平均产量存在较大差异,冬小麦产量总体逐渐增长。从时间变化上看,河南省冬小麦YG_(1-2)总体呈现出递减趋势;YG_(2-3)差距呈现出"Ⅴ型",谷值在1981—1990年;Ⅰ、Ⅱ、Ⅴ区YG_(2-a)呈现递减趋势,而Ⅲ和Ⅳ区则呈现先增加再减少的趋势。从空间变化上看,河南省冬小麦YG_(1-2)和YG_(2-3)自北向南递减,而YG_(2-a)自东向西递增。各区域冬小麦增产潜力的排序为:Ⅲ区>Ⅴ区>Ⅳ区>Ⅱ区>Ⅰ区。农学因素是限制当地冬小麦产量差缩小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善农学因素,如:改良更新冬小麦品种、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合理布局优质小麦区域等,可缩小该区域冬小麦产量差距。 王连喜 卢媛媛 李琪 胡正华 吴东丽 张阳 王田关键词:冬小麦 AEZ模型 光合生产潜力 光温生产潜力 气候生产潜力 增产潜力 基于AEZ 模型的河南省冬小麦产量差时空分布规律 全球气候变暖趋势逐渐增强,并成为备受世界关注的重大生态问题。气候变化必然会引起农业生产相关的气候资源在数量、质量以及时空分布上发生变化,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和波动性。因此,在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尚未被有效控制的前提... 卢媛媛关键词:气候变化 冬小麦 产量性状 AEZ模型 基于AEZ 模型的广西甘蔗生产潜力分析 被引量:4 2015年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农业生态区域法(AEZ )对广西甘蔗生产的光温生产潜力、气候生产潜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广西甘蔗光合生产潜力均值为183.27t/hm^2,理论值范围为169.03—201.33t/hm^2,开发度均值为37.21%;光温生产潜力均值为175.51t/hm^2,理论值范围为154.19~200.75t/hm^2,光温生产潜力开发度均值为38.85%;气候生产潜力理论值范围为142.94~197.21t/hm^2,其平均值为165.88t/hm^2,现实生产潜力平均开发度为41.11%。由此可知,广西甘蔗生产潜力理论值与现实生产力之间的差距较大,开发前景广阔。 王雪丽 阮红燕 黄智刚关键词:ARCGIS AEZ模型 AEZ 611镁合金挤锻复合成形组织与性能的演变被引量:3 2015年 研究了含1wt%Ce的混合稀土的AEZ 611镁合金在挤锻复合成形过程中组织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1wt%Ce混合稀土后,铸态AZ61组织中β相明显减少,Ce与Al结合生成高熔点、高稳定性的Al4Ce稀土相,呈针状或规则块状分布于晶界或晶粒内部;挤压预变形使针状或块状相破碎,铸态组织细化,大量黑色点状相呈条带状分布于晶粒的内部;在模锻成形过程中,试样长度方向不变,合金呈单向流动,消除了挤压态中纤维组织,破碎的Al4Ce稀土相阻碍晶粒或亚晶粒长大,弥散分布于基体内,合金强度进一步提高;但在不同温度下的拉伸试验表明:合金随温度提高力学性能下降,尤其高于130℃时,力学性能下降较快;断口形貌由解理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 曹凤红 龙思远关键词:镁合金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玉米产量潜力及超高产物质积累途径优化分析方法 被引量:6 2014年 作物产量潜力估计对于作物生产及超高产创建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以玉米品种‘先玉335’为试验材料,于2005—2013年在吉林省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布置密度试验进行玉米超高产研究,利用获取的田间试验资料结合FAO-AEZ 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优化模式的玉米产量潜力估计方法,解决了FAO-AEZ 模型中收获指数常数的选择问题,并进一步建立玉米超高产生产中干物质积累途径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玉米的产量与描述其干物质积累过程的Logistic方程参数密切相关,所建关系模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2012年和2013年实际产量统计检验;基于非线性优化理论,利用所建产量关系模型估算出乾安县和桦甸市的产量潜力,较FAO-AEZ 模型潜力估计值年平均提高17.5%和16.1%;以实际生产数据作为约束条件,进一步求出乾安县、公主岭市和桦甸市产量达到15 000 kg·hm-2时的最低种植密度分别为7.7万株·hm-2、8.2万株·hm-2和7.9万株·hm-2,同时求出各生态区相应的干物质积累参数和各生育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指标,为玉米超高产栽培播前决策和生育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分析结果可作为吉林省玉米产量潜力估计及高产与超高产创建的理论依据,所建模型及相关分析方法也可作为其他地区作物产量潜力估计的参考。 王存凯 陈鹏飞 陶洪斌 孟祥盟 刘慧涛 刘武仁 王璞 廖树华关键词:玉米 超高产 干物质积累 基于农业生态地带模型的中国粮食产能动态评估 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人口增加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粮食消费需求将继续呈刚性增长,使得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性矛盾加剧,而粮食产能的动态评估能够让我们加深认识我国粮食供需平衡,对制定适宜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保障粮食安全的粮食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选取农田生产力作为我国粮食产能的指标,通过改进农业生态地带(AEZ )模型,动态嵌入不同县域水平的管理和投入水平的限制性因子,集成县级截面数据估计投入系数权重,并基于此估算了全国2000-2010年间农田生产力水平。研究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农田生产力虽年际间存在波动,但总体呈现增长的态势,且区域差异性显著。农田生产力水平存在从沿海到内陆、从南向北及从东向西的递减的梯度,而局部地区农田生产力变化明显,表现出明显的东西分异规律,其次是南北分异规律。而对各个地区农田生产力平均值统计发现,东部沿海地区与南部省份的农田生产力要高于内陆省份,西部地区农田生产力普遍低于东部和中部地区。2000、2005、2010年全国分县统计的粮食产量数据与动态估算结果进行精度验证,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2、0.76和0.89,实际产量为估算结果的69.4%、73.4%、67.2%,较好的反映了我国农田生产力的基本状况。最后,基于我国农田生产力时空变化规律和局部差异性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区水平上的中国农田生产力的变化规律,从耕地数量保障、农业管理和投入水平提高以及适宜的农业区划方面,提出适宜于我国自然环境状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农田生产力保障策略,对保障我国的农田生产力的稳定增长方面的规划决策与政策制定具有参考价值。 战金艳 余瑞 石庆玲关键词:AEZ模型 粮食产能
相关作者
赵俊芳 作品数:59 被引量:1,150 H指数:21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冬小麦 春玉米 森林生态系统 黄淮海地区 刘建刚 作品数:10 被引量:108 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 水稻产量 水稻 气候变化 聚类分析 褚庆全 作品数:72 被引量:949 H指数:18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粮食安全 冬小麦 气候变化 需水量 粮食生产 文霞 作品数:1 被引量:3 H指数:1 供职机构:成都市树德中学 研究主题:承载力 AEZ 基于GIS 喀斯特山区 土地人口承载力 邬定荣 作品数:64 被引量:758 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冬小麦 华北平原 气候变化 发育期 发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