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6篇“ CD15“的相关文章
CD15在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达及预后意义
2024年
目的分析CD15在初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和预后意义,探讨其与白血病靶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于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初诊的186例AML患者(除外M3亚型)的临床资料,比较CD15阳性(CD15^(+))组和CD15阴性(CD15^(-))组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差异。结果与CD15^(-)组相比,CD15^(+)组AML患者相对年轻(61.0岁比67.0岁,P=0.012),初诊时白细胞计数(13.1×10^(9)/L比6.3×10^(9)/L,P=0.027)和乳酸脱氢酶水平(442.0 U/L比287.0 U/L,P=0.023)更高,具有更高比例的M5亚型(31.0%比12.8%,P=0.003)。CD15^(+)组CEBPA突变比率(24.0%比10.7%,P=0.020)高于CD15^(-)组,IDH2突变比率(8.3%比28.6%,P<0.001)低于CD15^(-)组。CD15^(+)组和CD15^(-)组1~2个疗程诱导治疗后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54.0%和34.9%(P=0.009)。CD15^(+)组患者中位数总生存期(mOS)为418 d,明显长于CD15^(-)组223 d(P=0.027)。结论CD15阳性表达提示预后良好,CD15^(+)组和CD15^(-)组之间CEBPA突变和IDH2突变存在差异。
陈惠娟曹阳缪颖洁周怡芳刘月顾伟英
关键词:CD15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
充电线(CD15-01-03)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充电线(CD15‑01‑03)。;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对电子设备进行充电。;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设计1立体图1。;5.指定设计1...
刘仕华
一种抗人CD15工程抗体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人CD15工程抗体及应用,该工程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与轻链可变区;所述的重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包括CDR1、CDR2与CDR3;所述的重链可变区的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重...
刘红芹郝军凤李原李子旸郭蕤庞晓晨陈嘉傲李婷赵雨萌靳沛屈浩廖晓龙
一种抗人CD15工程抗体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人CD15工程抗体及应用,该工程抗体包括重链可变区与轻链可变区;所述的重链可变区的互补决定区包括CDR1、CDR2与CDR3;所述的重链可变区的CDR1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的重...
刘红芹郝军凤李原李子旸郭蕤庞晓晨陈嘉傲李婷赵雨萌靳沛屈浩廖晓龙
CD15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观察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CD15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初诊AML患者188例均行至少2个疗程诱导化疗。治疗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CD15的表达情况,以白血病细胞表面抗原表达≥20%为阳性;根据CD15表达情况将患者分为CD15;AML组91例和CD15;AML组97例。比较2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法美英(French-American-British, FAB)分型等临床资料及白血病细胞免疫表型特征。诱导化疗后第21~28天评估疗效,比较2组完全缓解率;随访1~52个月,比较2组完全缓解者复发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2组3年总生存率、无事件生存率。结果 CD15;AML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计数[22.7(4.8,55.6)×10^(9)/L]、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474(302,742)u/L]、FAB-M5型比率(26.4%)均高于CD15;AML组[7.8(2.6,29.7)×10^(9)/L、344(211,597)u/L、5.2%](P<0.05),FAB-M2型比率(46.2%)低于CD15;AML组(67.0%)(χ^(2)=8.329,P=0.004);2组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白蛋白水平、骨髓原始细胞比率、外周血原始细胞比率及危险度分层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5;AML组HLA-DR、CD64阳性表达率(94.5%、79.1%)高于CD15;AML组(81.4%、46.4%)(χ^(2)=7.461,P=0.006;χ^(2)=21.399,P<0.001);2组CD34、CD38、CD117、CD33、CD13、CD123、CD7、CD11b、CD56和CD7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5;AML组完全缓解率(84.6%)高于CD15;AML组(71.1%)(χ^(2)=4.919,P=0.027),完全缓解者复发率(33.8%)低于CD15;AML组(55.1%)(χ^(2)=6.710,P=0.010)。CD15;AML组3年总生存率(50.5%)及无事件存生率(38.1%)均低于CD15;AML组(67.4%、58.7%)(χ^(2)=5.548,P=0.019;χ^(2)=7.988,P=0.005)。结论 AML患者CD15阳性表达提示化疗敏感,预后良好。
窦留瑞魏圣洁李丹肖梦宇李梦一孙晓白王豪言白炎亮孙恺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CD15免疫表型预后
CD15及Ki-67水平与乳腺癌病理参数与5年存活率关系研究
2022年
CD15及Ki-67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及患者5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进行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石蜡标本各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癌旁组织为距离病变位置在5cm以上,无癌浸润。对组织中的C15和Ki-67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患者病例参数和5年存活率之间的关系。所有研究分析均经过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结果:当肿瘤直径在2cm以上,患者处在TNM分期的Ⅱ/Ⅲ时,以及出现神经侵犯情况的时候,患者的CD15及Ki-67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同时随着阳性表达水平的提升,患者的存活率也在降低(P<0.05)。结论:CD15与Ki-67表达阳性与乳腺癌患者的肿瘤类型、大小、神经侵犯等病理参数息息相关,能够直接影响到患者的5年存活率。
王宜峰
关键词:CD15KI-67乳腺癌5年存活率
FAK抑制剂PF573228负调控CD15s抑制肝癌细胞侵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探讨黏着蛋白激酶(FAK)抑制剂PF573228对肝癌(HCC)细胞的抑制效果以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及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不同浓度PF573228(0、0.01、0.1、1、10μM)对HCC细胞系(HepG2和SMMC-7721)相对活力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对HCC细胞转染pcDNA-CD15s质粒进行过表达处理,分为pcDNA-CD15s组、PF573228组、PF573228+pcDNA-CD15s组,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D15s相对表达量及钙黏蛋白E(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FAK、磷酸化FAK(FAK397)及CD15s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随着PF573228浓度增加,两种HCC细胞相对活力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CC细胞侵袭数随PF573228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均P<0.05);PF573228组与pcDNA-CD15s组相比,细胞侵袭数显著降低,而PF573228+pcDNA-CD15s组与PF573228组相比,细胞侵袭数有所回升(均P<0.05)。与H-pcDNA-EGFP组、S-pcDNA-EGFP组比较,H-pcDNA-CD15s组、S-pcDNA-CD15s组中CD15s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增加(均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随PF573228药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而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随药物浓度的升高而降低(均P<0.05);而FAK397及CD15s蛋白表达水平均随PF573228药物浓度的升高而不断下降(均P<0.05),不同浓度组FAK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F573228组比较,PF573228+pcDNA-CD15s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有所降低,Vimentin蛋白表达水平有所增加(均P<0.05)。结论PF573228可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同时具有浓度依赖性,这种现象是通过负调控CD15s介导的。
华宏军陈萍叶晓华丁进
关键词:肝癌CD15S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CD117、CD15表达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中CD117、CD15表达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6例MDS为实验组,23例髓系白血病(myeloid leukemia, ML)作为对照组,包括1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和5例慢性髓系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aemia, CML)。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观察两组CD117和CD15的表达差异,根据免疫形态分为4种模式:Ⅰ型(散在阳性)、Ⅱ型(簇状阳性)、Ⅲ型(斑驳状阳性)、Ⅳ型(弥漫阳性)。结果 MDS组CD117的Ⅱ型阳性率(57.69%)高于ML组(P均<0.05),其诊断灵敏度为57.69%,特异度分别为94.44%(与AML相比)、100%(与CML相比)。MDS组CD15的Ⅲ型阳性率(100%)高于AML(0)、CML(0)组(P均<0.05),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均为100%。MDS组巨核细胞数量和单圆核/多圆核巨核细胞的阳性率(25.08±15.60,69.23%)高于AML组(10±10.35,21.74%)(P<0.05)。结论 CD117和CD15的免疫形态对MDS和ML的鉴别诊断具有辅助意义。
王红霞杨荣陈军李静卢国丰刘菊林韩秀华江亚军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髓系白血病CD117CD15巨核细胞
乳腺癌CD15抗原、Survivin、p53表达水平及病理分析
202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CD15抗原、Survivin、p53表达水平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选择免疫组化S-P法对乳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CD15抗原、Survivin、p53阳性表达水平,及乳腺癌组织中CD15抗原、Survivin、p53的阳性表达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15抗原、Survivin、p53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出现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Ⅱ~Ⅲ级、大于2cm的肿瘤的CD15抗原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Ⅰ级、小于2cm的肿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Ⅱ~Ⅲ级的p53阳性表达水平分别为,明显高于未出现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Ⅰ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阳性表达水平同绝经与否、年龄、淋巴结转移与否、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D15抗原、Survivin、p53的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CD15抗原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肿瘤大小相关,p53同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相关。
周峰孙滢高金来
关键词:乳腺癌CD15抗原SURVIVINP53病理特征
CD15及Ki-67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参数及5年存活率的关系分析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CD15抗原及Ki-67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病理及5年存活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距病变部位>5 cm处,且证实为无癌浸润)石蜡标本各9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D15、Ki-67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乳腺癌临床病理、5年存活率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D15、Ki-67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P<0.05)。TNM分期Ⅱ~Ⅲ期、合并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CD15、Ki-67的阳性表达率均较高(P<0.05),出现神经侵犯、直径≥2 cm的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0.05)。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组织Ki-67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织中CD15、Ki-67表达呈正相关(r=0.406,P=0.008)。本组90例乳腺癌患者的5年总存活率为64.44%(58/90),CD15、Ki-67阳性表达组5年生存率均低于CD15、Ki-67阴性表达组(P<0.05)。结论CD15、Ki-67表达阳性与乳腺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Ki-67的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类型、大小、神经侵犯相关,二者与乳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密切相关。
沈玲李海滨罗玉群杨辉
关键词:KI-67抗原5年存活率肿瘤分期

相关作者

谷化平
作品数:365被引量:965H指数:1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CD44V6 肿瘤转移 CD15 预后
尚培中
作品数:542被引量:1,613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CD44V6 预后 甲状腺肿瘤
胡海霞
作品数:150被引量:334H指数:9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微波 免疫组化染色 CD15 表达及临床意义
李全华
作品数:31被引量:167H指数:7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CD15 CD15抗原 细胞粘附分子 乳腺癌
王景明
作品数:126被引量:553H指数:14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251医院
研究主题:电子病历 医院管理 医院信息系统 野战医疗所 信息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