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81篇“ PAI活性“的相关文章
-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ATⅢ、PAI活性变化及其与CVS关系的研究
- 2009年
- 目的动态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CSF)中抗凝血酶Ⅲ(ATⅢ)、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并探讨二者与SAH后脑血管痉挛(CV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SAH患者3 d内及5-7 d的外周静脉血和CSF,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ATⅢ及PAI。结果CVS组SAH患者血浆和CSF中ATⅢ下降幅度、PAI升高幅度均较无CVS组明显(P〈0.05)。结论ATⅢ、PAI活性变化与CVS密切相关。
- 易晓净陈军陆士奇许丽珍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 t-PA、PAI活性测定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中的意义被引量:4
- 200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中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T2DM病人,根据UAER分为单纯糖尿病(DMa)组、微量白蛋白尿组(DMb)和临床蛋白尿组(DMc)。此外,还选择了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血浆t-PA和PAI的活性,并对其相关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对照组、DMa组、DMb组和DMc组血浆t-PA活性递减,PAI的活性递增,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t-PA与UAER呈负相关(r=0.615,P=0.000),PAI和UAER呈正相关(r=0.721,P=0.000)。结论DN早期即有纤溶活性低下;t-PA和PAI可能作为DN肾脏损害程度的佐证,对指导临床用药以缓解或延迟DN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韦秀英夏宁王乃荣胡世红黄锦雄
- 关键词:尿白蛋白排泄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甘草酸单铵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预防大鼠子宫角粘连及对粘连局部tPA、PAI活性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
- 2005年
- 目的观察甘草酸单铵盐(mono ammonium glycyrrhetate,MAG)配伍复方丹参注射液对大鼠子宫角粘连的预防作用及其对大鼠腹腔液和子宫角粘连局部组织中tPA-a、PAI-a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6组,制作大鼠子宫角粘连模型。MAG组给予MAG 5m/kg,复方丹参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1ml/kg,MAG加复方丹参组给予MAG 5mg/kg及复方丹参注射液1ml/kg,地塞米松磷酸钠(Dex)组给予Dex 1mg/kg,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空白对照组未实行任何处理。参照Leach的方法观察粘连评分、取腹腔液和局部粘连组织测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活性(tPA-a)和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活性(PAI-a)。结果与模型组比较,MAG、MAG加复方丹参、Dex组明显降低粘连评分及严重粘连百分率(P<0.01),单用复方丹参未降低粘连评分。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组与MAG加复方丹参组明显升高腹腔液tPA-a和tPA/PAI。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了宫角组织中PAI-a、明显降低组织tPA/PAI,其它各实验组均明显升高组织tPA-a和tPA/PAI(P<0.01),且MAG加复方丹参组、Dex组明显降低组织PAI-a。结论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术后粘连形成过程包括局部纤溶活性降低过程的理论;证明了MAG和MAG伍用复方丹参具有预防粘连和提高纤溶活性的作用,且联合应用优于MAG单用。
- 王莉于俊荣樊瑞琴刘效群齐惠敏
- 关键词:复方丹参子宫角
- 复方葶苈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t-PA、PAI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观察复方葶苈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纤溶活性的影响。方法(1)临床观察部分:将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予复方葶苈注射液,对照组予酚妥拉明,观察两组治疗后t-PA及PAI活性的变化;(2)动物实验部分:将大鼠随机分为中药组(予复方葶苈注射液)、西药组(予酚妥拉明)、模型组(予生理盐水)和空白对照组(予生理盐水),造模后分别予相应药物(空白对照组不造模),观察大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改变。结果复方葶苈注射液升高t-PA活性、降低PAI活性的作用与酚妥拉明相近。结论复方葶苈注射液可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纤溶活性。
- 赵敏赵辉戎装
- 关键词:肺心病急性发作期PAI纤溶活性
- 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PA与PAI活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 :观察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issueplasminogenacti vator,t PA)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einhibitor,PAI)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血管阻断法 (fourvesselsobstruct,4VO)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测定血浆t PA及PAI活性。结果 :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可使血浆中t PA活性升高 ,PAI活性下降 ,调节t PA与PAI的活性比例。结论 :川芎提取物穴位敷贴具有提高纤溶活性、溶栓消栓作用。
- 杨洁红白海波万海同蔡宇
- 关键词:T-PAPAI穴位敷贴川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取物活性
- 慢性牙龈炎及慢性牙周炎治疗前后患牙龈沟液中t-PA及PAI活性的比较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比较慢性牙龈炎、慢性牙周炎患牙治疗前后龈沟液中t PA及PAI活性。方法 :选择慢性龈炎(n =2 8)及慢性牙周炎 (n =5 2 )患牙两组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收集龈沟液 (GCF)并记录临床指标 ,用发色底物法测定GCF中t PA及PAI的活性。结果 :t PA活性在牙龈炎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 ,在牙周炎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PAI活性在牙龈炎组及牙周炎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 ;PAI/t PA比值在牙周炎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性 ,牙龈炎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PAI可以作为判断牙龈炎症程度及治疗效果较为客观的指标 ;牙周炎组中治疗后PAI/t PA显著降低的部位是否预示较差的预后 ,尚需进一步纵向研究。
- 闫福华陈群赵欣
- 关键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龈沟液
- 调肝止血中药对置Cu-IUD大鼠外周血清及子宫组织t-PA,PAI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观察调肝止血中药柴胡止血液对置含铜宫内节育器(Cu-IUD)大鼠子宫局部及外周血清纤溶状态的影响,探讨调肝止血中药治疗置Cu-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机理。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了柴胡止血液对置Cu-IUD大鼠子宫组织及外周血清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剂(PAI)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比较,置Cu-IUD后大鼠子宫组织t-PA活性明显升高,PAI活性也代偿性小幅度升高,t-PA/PAI比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使用柴胡止血液治疗后,t-PA活性及t-PA/PAI比值较模型对照组明显降低。同时,模型组t-PA活及t-PA/PAI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升高,而PAI活性无明显变化,经柴胡止血液治疗后,t-PA、PAI活性及t-PA/PAI比值恢复正常。结论:置Cu-IUD大鼠子宫局部纤维系统功能亢进,其全身纤溶系统功能也有一定升高,调肝止血中药柴胡止血液对置Cu-IUD后大鼠子宫组织及外周血清纤溶状态有一定调整作用,能明显降低t-PA活性及t-PA/PAI比值,这是其有效治疗置Cu-IUD后子宫异常出血的作用机理之一。
- 薛红周宜陈钢王军
- 关键词:CU-IUD外周血清子宫组织T-PA活性PAI活性柴胡止血液
- 从血浆t-PA/PAI活性水平探讨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观察加味生化汤的临床疗效并探讨药物流产后出血的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2例药流患者分为中药组(36例)、对照组(36例),药物流产后中药组加服加味生化汤,对照组不加用其他治疗手段。分别在流产前、胚囊排出后当天、胚囊排出后10d测量肘静脉血中t-PA、PAI。结果:中药组分别在出血量、出血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药流后较药流前血浆中t-PA活性明显升高,PAI活性降低。药流后10d中药组较对照组血浆t-PA活性降低。结论:加味生化汤治疗药物流产后出血有确切疗效。局部血液纤溶调节异常是造成药流后子宫出血的一个重要机制。
- 刘铭山
- 关键词:药物流产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PAIT-PA
-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t-pA、PAI活性和D-dimer水平的变化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T2DM患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t - 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 (PAI)活性和D -二聚体(D -dimer)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根据WHO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和分型 ,选择89例T2 DM微血管病变病人,根据尿白蛋白(UAER)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DM)(UAER<20μg/min)、微量白蛋白尿组(DN1)(UAER=20μg-200μg/min)和临床蛋白尿组(DN2)(UAER>200μg/min)。此外 ,还选择了38例DM2 大血管病变病人 (DM +A组 )。采用发色底物显色法测定血浆t-pA和PAI的活性 ,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定量血浆D -dimer的水平。结果:(1)对照组、DM、DN1 和DN2 组血浆t-pA活性递减 ,PAI的活性和D -dimer水平递增 ,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DM组血浆D -dime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DM +A组血浆t- pA活性降低 ,PAI活性和d -dimer水平升高 ,与DM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3)t- pA与UAER呈负相关 ,PAI和D -dimer与UAER呈正相关。空腹血糖 (FBG)进入纤溶指标(t - pA、PAI、D -dimer)3个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 :T2DM患者血浆t- pA活性降低、PAI活性升高和D
- 康东红李茂欣邱明才
- 关键词: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D-二聚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 急性髓性白血病与难治性髓性白血病患者血浆tPA及PAI活性变化的临床意义
- 2002年
- 郭良耀赵小亭周华友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血浆TPA
相关作者
- 聂爱光

- 作品数:66被引量:319H指数:8
- 供职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 研究主题: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 视网膜下液 视网膜脱离 老年黄斑变性
- 周士枋

- 作品数:99被引量:674H指数:15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治疗 康复 冠心病 康复医学 有氧训练
- 席兴华

- 作品数:52被引量:39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深圳市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视网膜静脉阻塞 糖基化产物 翼状胬肉 玉屏风散
- 沈志祥

- 作品数:5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康复训练 脑血栓形成 康复 PAI活性 血浆T-PA
- 顾卫

- 作品数:89被引量:353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急性脑梗死 环维黄杨星D 急性脑梗死患者 血小板CD62P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