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32篇“ SBP“的相关文章
- 谷子SBP转录因子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2024年
- 为明确谷子SBP基因家族成员、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学功能,本研究通过构建隐马尔可夫模型和本地数据库,在谷子全基因组数据库中扫描含有SBP结构域的SBP基因家族成员,并进一步对染色体定位、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基序和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从谷子全基因组数据库中共鉴定到20个SBP成员,以不均匀方式分布在9条染色体上;系统进化树分为GroupⅠ、GroupⅡ、GroupⅢ、GroupⅣ、GroupⅤ、GroupⅥ6个亚族;亲缘关系较近的基因具有相似的结构和保守基序,谷子SBP蛋白都含有保守motif 1和motif 2,大部分谷子SBP基因的内含子个数在1~4之间;谷子SBP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具有特异性,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基因聚类在一起。本研究初步明确了谷子SBP转录因子的分类、进化关系、结构特点以及组织表达模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谷子SBP转录因子的系统发育以及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培育优良谷子种质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 张昊邵青王凯贺晓龙赵鹤青李军
- 关键词:SBP转录因子生物信息学
- 月季SBP-box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
- 2024年
- SBP家族对月季(Rosa chinensis)开花时间调控和花发育分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月季SBP-box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并对该家族潜在负调控因子miR156进行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月季SBP-box基因家族包含17个成员,蛋白长度为156~1075 aa。上游顺式元件主要以胁迫、激素响应和光响应为主。其中12个成员是miR156的潜在靶基因。月季RcSBP4A/4B/8/9基因可能参与花瓣早期发育,RcSBP2/6C基因可能与花瓣成熟相关。RcSBP3/4B可能是潜在的激活开花调控的关键因子。以上研究概述了月季SBP-box基因家族的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月季花期调控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
- 许朵朵赵理想王昊宁刘梦朱晓仪石力匀栗燕逯久幸
- 关键词:月季生物信息学基因家族
- 糜子SBP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分析
- 2024年
- SBP(squamosapromoterbindingprotein)家族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发育、信号转导及多种生理生化过程。从糜子(Panicum miliaceum)全基因组中筛选并鉴定到25个SBP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表明,PmSBP家族成员分为6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保守基序。共线性分析表明,PmSBP与拟南芥(Arabidopsisthaliana)AtSBP和水稻(Oryzasativa)OsSBP分别形成7对和31对直系同源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PmSBP启动子区富含逆境胁迫、光反应及激素信号响应元件。基因表达模式分析表明,PmSBP基因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品种特异性及发育阶段特异性,表明SBP基因在糜子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为揭示SBP基因在糜子生长发育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其它作物SBP基因研究提供了借鉴参考。
- 段政勇丁敏王宇卓丁艺冰陈凌王瑞云乔治军
- 关键词:糜子基因表达分析
- 完全匹配层在矩阵式波动方程SBP-SAT方法应用
- 2024年
- 数值离散方法和截断边界效果是地震动模拟实现的关键。基于分部求和(summation-by-parts,SBP)和一致逼近(simultaneous approximation term,SAT)的SBP-SAT方法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这使得该方法具备了较高的应用前景和价值。此外,完全匹配层(perfect matching layer,PML)是一种应用广泛用于模拟截断边界的技术,但引入匹配层可能会破坏原始方程的稳定性,特别是在各向异性介质或曲线域模型中。首先基于数理推导,给出弹性波动方程系数矩阵的对称形式。在此基础上,引入多轴完全匹配层(multi-axis perfect matching layer,MPML),并建立相应的匹配层方程。通过本征值分析,我们可以判断阻尼函数对原方程特征根实部的走向和取值范围的影响。然后,我们采用SBP-SAT方法对矩阵对称形式匹配层方程进行离散,并在频域中采用能量法进行稳定性评估。通过对不同模型的数值仿真,表明所提出的离散框架具有整合度高、稳定性好和拓展性强等特点。此外,多轴匹配层可以与SBP-SAT方法结合,可以稳定地模拟曲线域中的波传播。
- 孙铖杨在林蒋关希曦刘泰玉
- 关键词:弹性波动方程
- 高粱SBP基因家族鉴定及干旱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2024年
- 在高等植物中,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Box(SBP)普遍参与植物的生长、开花调控及细胞程序性死亡等过程。本研究对高粱(Sorghum bicolor L.)SBP转录因子家族进行鉴定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利用qRT-PCR对高粱SBP基因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下的表达进行分析,以验证其功能。结果表明,从高粱中共鉴定出19个SBP成员,除第8条染色体外,其他9条染色体上均分布有SBP基因;绝大部分SBP蛋白在亚细胞水平定位于细胞核,且均为亲水性蛋白质。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与水稻类似,这19个高粱SBP基因也可分为3个亚类,分别含有7、5、7个SBP基因;相比于拟南芥,高粱SBP与水稻、玉米的SBP关系更近。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预测结果显示,高粱SBP可能参与了脱落酸、茉莉酸甲酯信号通路,部分成员可能与植物的低温响应、昼夜节律调控有关。qRT-PCR分析结果显示,高粱SBP基因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有17个基因受干旱胁迫诱导上调表达,且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存在差异化表达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后续研究高粱SBP基因的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 姜昱雯陈满静赵应任艳周棱波沈佳奇邵明波
- 关键词:高粱生物信息学分析基因表达干旱胁迫
- 甘薯全基因组SBP-box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 2024年
- SBP (SQUAMOSA promoter binding proteins)家族是植物特有的一类转录因子家族,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信号转导及响应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生理过程。已有多种植物SBP-box基因相继被报道。为探究SBP-box基因在甘薯中的分布情况及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本研究从甘薯全基因组鉴定出30个SBP-box基因,依次命名为IbSPL1~IbSPL30,并分析了其基因结构、蛋白质结构和理化性质、系统进化关系、串联重复、启动子顺式作用元件分布和组织特异表达情况等。结果表明大部分甘薯SBP-box蛋白理化性质、结构有一定分化,甘薯SBP-box蛋白与拟南芥同源进化关系较近,不同亚家族间具有不同数量和类型的motif分布;甘薯SBP-box基因在染色体上分布较为均匀,除3条染色体外,其余12条染色体均有1~4个SBP-box基因分布,共线性分析发现甘薯SBP-box基因可能来源于多次片段重复事件;通过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和不同组织、不同处理下的差异表达分析,发现16个基因与甘薯地上部分的生长发育相关,7个基因与干旱胁迫响应相关。本研究从各个角度分析了甘薯SBP-box基因的分子基础,探究了SBP-box基因对甘薯生长发育的影响,为甘薯分子育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 邵正伟曾志鹏陈彦竹何敏红张毅陈善兰朱宏波
- 关键词:甘薯生物信息学分析非生物胁迫
- 灵宝杜鹃SBP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 2024年
- 【目的】SQUAMOSA启动子结合蛋白(SBP)家族在植物发育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起重要作用,该研究可为灵宝杜鹃SBP基因家族成员的生物学功能和在非生物胁迫响应的调控功能提供参考,并为灵宝杜鹃物种保护奠定基础。【方法】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灵宝杜鹃(Rhododendron henanense subsp.lingbaoense)SB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和分析,基于转录组数据分析组织特异性,并用qRT-PCR方法检测SBP在非生物胁迫下的表达。【结果】(1)从灵宝杜鹃基因组中共鉴定出19个含SBP保守结构域SBP成员,依次命名为RhlSBP1-RhlSBP19,基因不均匀分布在8条染色体上,编码的氨基酸长度为179~1072 aa,分子质量为20.26~118.73 kD;蛋白定位于细胞核;(2)系统发育分析将19个RhlSBP分为5个亚族,大部分RhlSBP与拟南芥AtSPL家族成员聚类;(3)所有的RhlSBP共有motif 1、motif 2和motif 4,基因结构显示Ⅳ、Ⅴ亚族内含子数量远多于Ⅰ、Ⅱ、Ⅲ亚族;(4)RhlSBP启动子中含有大量光响应元件、激素响应元件和环境胁迫响应元件,推测RhlSBP可能在灵宝杜鹃响应光调控、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5)灵宝杜鹃与其同科植物羊踟蹰、圆叶杜鹃的SBP基因有更高的共线性;(6)RhlSBP基因亚家族成员具有相似的组织表达模式;(7)RhlSBP基因对非生物胁迫具有响应作用,但不同成员在不同胁迫下的响应程度存在差异。茉莉酸甲酯和低温处理后,基因表达总体呈上调趋势,高盐会抑制RhlSBP基因表达,干旱条件下,RhlSBP基因表达呈先上调再下调趋势。【结论】RhlSBP1、RhlSBP8可能是干旱、低温和MeJA诱导关键基因。
- 于相丽陈燕赵若航李勇慧周晓君
- 关键词:生物信息学非生物胁迫
- 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患者发生SBP的风险预测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究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患者发生SBP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选取于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首次住院的292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这些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病因指标、血清学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然后根据是否发生SBP分为感染组(n=114)和对照组(n=178),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腹水患者发生SBP的影响因素,最后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更直观地表示这些变量的单独和联合预测价值。结果292例肝癌腹水患者中有男性235例(80.48%),女性57例(19.52%),其中有114例合并SBP为感染组,178例未合并SBP为对照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感染组的WBC、中性粒细胞、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白蛋白、CD3、CD4、CD8、CD4/CD8比值、CD19、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超敏C反应蛋白、钠、氯、饮酒、休克、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大量腹水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D8、CD4/CD8比值为肝癌腹水患者发生SBP的保护因素,CD19、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大量腹水为肝癌腹水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构建ROC曲线后显示血清淀粉样蛋白A、CD8、CD4/CD8比值、CD19、降钙素原、大量腹水的曲线下面积(AUC)依次为0.724、0.637、0.653、0.820、0.705、0.686。结论降钙素原、CD8、CD4/CD8比值、CD19、大量腹水、血清淀粉样蛋白A为肝癌腹水患者发生SBP的影响因素,且联合预测价值较高,对于SBP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准确度。
- 魏红艳王远珍常丽仙木唤刘春云刘立
- 关键词:肝癌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SBP、DBP水平影响分析
- 2024年
- 目的 评价分析老年高血压用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以及对舒张压、收缩压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抽签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纳入36例,执行缬沙坦治疗方案;实验组归入36例,执行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舒张压、收缩压变化差异及生活质量评分水平差异。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舒张压检验水平、收缩压检验水平以及心率检验水平,与参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效果评估水平达到97.22%(35/36),与参照组77.78%(28/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5.56%(2/36),与参照组13.89%(5/3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的健康状况维度评分水平、躯体疼痛维度评分水平、生理机能维度评分水平、精神健康维度评分水平、情感功能维度评分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患接受苯磺酸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血压水平,提高治疗效果,治疗安全性良好。
- 白彦
-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老年高血压舒张压
- 肝硬化并SBP患者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联合检测的意义
- 2024年
- 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外周血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白细胞分化抗原64(CD64)及腹水CD64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 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肝硬化并腹水患者,根据是否发生SBP分为SBP组49例和非SBP组57例,选取同期50名健康人为对照组。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外周血SAA,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WBC、PLT,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及腹水CD64。比较3组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并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对肝硬化并SBP的诊断效能。结果 SBP组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分别为(82.3±17.2)mg/mL、(0.4±0.2)、(13 126.3±90.1)mol/cell、(14 912.8±101.7)mol/cell,高于非SBP组的(11.2±3.4)mg/mL、(0.1±0.1)、(1083.9±61.4)mol/cell、(936.2±51.1)mol/cell,(P<0.05);SBP组外周血SAA、WBC/PLT、CD6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6±2.8)mg/mL、(0.1±0.1)、(1063.7±57.5)mol/cell,(P<0.05)。非SBP组与对照组外周血SAA、WBC/PLT、CD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P组治疗后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分别为(35.6±6.9)mg/mL、(0.3±0.1)、(3302.4±70.5)mol/cell、(4758.4±78.6)mol/cell,显著低于SBP组治疗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联合诊断肝硬化并SBP的敏感度为96.00%,AUC为0.930,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 肝硬化并SBP患者外周血SAA、WBC/PLT、CD64及腹水CD64异常增高,且联合检测对肝硬化并SBP的早期诊断价值高。
- 蒋菁蓉张天洪陈婧
- 关键词:肝硬化淀粉样蛋白A
相关作者
- 刘成

- 作品数:10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云南省烟草公司
- 研究主题:进化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因子家族 普通烟草 SBP
- 李晓旭

- 作品数:19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研究主题:普通烟草 生物信息学分析 转录因子家族 进化 SBP
- 朱乃硕

- 作品数:122被引量:286H指数: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 研究主题:基因 基因工程方法 肿瘤 DNA 毕赤酵母
- 蔡雪辉

- 作品数:184被引量:88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 研究主题: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PRRSV 猪链球菌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金梅林

- 作品数:411被引量:87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猪链球菌2型 禽流感病毒 猪流感病毒 疫苗 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