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600)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刘娟韩聪邵丁丁王恒罗茗月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迁移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表型
  • 1篇细胞迁移
  • 1篇巨噬细胞
  • 1篇巨噬细胞迁移...
  • 1篇BM
  • 1篇CD69
  • 1篇DC
  • 1篇MIF
  • 1篇表型

机构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篇罗茗月
  • 1篇王恒
  • 1篇邵丁丁
  • 1篇韩聪
  • 1篇刘娟

传媒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年份

  • 1篇2012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重组约氏疟MIF对小鼠BM-DC细胞表型与功能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索约氏疟原虫来源重组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PyMIF)对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BM-DC)表型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分离小鼠骨髓细胞,并经GM-CSF和IL-4诱导,培养得到BM-DC;经PyMIF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其TLR2、TLR4、CD80、CD86、CD40和MHCⅡ分子表达,ELISA方法检测IL-12和IL-10分泌;经PyMIF刺激的BM-DC与CD4+T或CD8+T细胞共培养,检测T细胞CD69表达和IL-2分泌情况,并检测CD8+T细胞对靶细胞杀伤能力。结果 PyMIF可下调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TLR-4的表达(平均荧光强度标准化后比值由1±0.001下降到0.81±0.02,P<0.05);但不能影响BM-DC细胞表面分子TLR2、CD80、CD86、CD40和MHCⅡ的表达,也不改变BM-DC分泌IL-12及IL-10的功能。与PyMIF刺激的BM-DC共孵育后,CD8+T的CD69表达下降(平均荧光强度标准化后比值由2.6±0.8下降到2.0±0.7,P<0.05),但未改变CD4+T细胞CD69表达I、L-2分泌,及CD8+T细胞IL-2分泌。结论 PyMIF可能是通过下调BM-DC细胞TLR4表达来抑制免疫细胞对疟原虫的识别,使之逃逸机体的攻击而存活。
罗茗月韩聪邵丁丁刘娟王恒
关键词:CD69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