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9302-007-02)

作品数:9 被引量:54H指数:4
相关作者:刘皋林李晓宇王玉珠顾圣莹朱冠华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液相色谱法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3篇高效液相色谱...
  • 2篇皂苷
  • 2篇人参
  • 2篇人参皂苷
  • 2篇人参皂苷RB...
  • 2篇HPLC法
  • 1篇断层扫描
  • 1篇信息系统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细胞
  • 1篇血脑
  • 1篇血脑屏障

机构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李晓宇
  • 7篇刘皋林
  • 5篇王玉珠
  • 5篇朱冠华
  • 5篇顾圣莹
  • 4篇康雷
  • 3篇杨秋娅
  • 2篇丁雪鹰
  • 2篇许迅
  • 1篇吴佳琪
  • 1篇田国红
  • 1篇祝延红
  • 1篇钱江
  • 1篇徐格致
  • 1篇郑凯蓉
  • 1篇王敏
  • 1篇武鑫
  • 1篇施琳
  • 1篇谢莉萍
  • 1篇张吉刚

传媒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新药杂志
  • 1篇中国眼耳鼻喉...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1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根皮素对rBMECs摄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为模型,研究根皮素对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摄取人参皂苷Rb1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2组,人参皂苷Rb1对照组和根皮素干预组。运用LC-MS/MS测定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人参皂苷Rb1的摄取量,BCA法测细胞蛋白浓度。结果根皮素干预组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人参皂苷Rb1的摄取量显著低于人参皂苷Rb1对照组(P<0.05)。结论根皮素可显著抑制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对人参皂苷Rb1的摄取。
王玉珠顾圣莹张吉刚朱冠华武鑫刘皋林李晓宇
关键词:人参皂苷RB1
人参皂苷Rb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建立大鼠血浆中人参皂苷Rb1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 分别考察单次静脉注射和口服给药后, 人参皂苷Rb1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 大鼠灌胃和静脉注射后, 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 建立LC-MS/MS分析方法测定大鼠体内Rb1含量, 运用PKSolver V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Rb1在口服灌胃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max、t1/2、AUC0~96 h分别为(2.01±0.93) μg·mL-1, (7.20±5.49) h, (25.91±15.84) h, (88.47±58.99) μg·h·mL-1。Rb1在静脉注射组大鼠体内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t1/2α、t1/2β、AUC0~96 h分别为(194.81±28.84) μg·mL-1, (0.18±0.05) h、(14.66±4.19) h、(1 671.16±388.91)μg·h·mL-1。结论 Rb1绝对生物利用度为0.62%, 说明Rb1口服给药吸收比较差, 而静脉注射因药物直接进入血管, 推荐临床给药优先选择。
杨秋娅康雷顾圣莹朱冠华王玉珠李晓宇刘皋林
关键词:人参皂苷RB1药动学LC-MSMS
视神经疾病的En Face相干光断层扫描改变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利用En Face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分析视神经炎、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视盘旁血管瘤、视盘小凹、压迫性视神经病变(垂体瘤)和青光眼的影像学改变。方法采用频域OCT(RTVue-100,Optovue)3D Disc、ONH和GCC扫描模式,En Face分析程序分别在视网膜内界膜(ILM)层面、内丛状层(IPL)层面、神经纤维层面(RNFL)、色素上皮(RPE)层面和色素上皮参考层面观察以上视神经疾病的En Face OCT改变。结果视神经炎伴视盘水肿的En Face OCT在ILM层面可见水肿的边界,在RNFL层面可见水肿的神经纤维排列分布,在RPE层面可见被水肿遮挡的实际的视盘形态和血管分布;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在ILM和RNFL层面均可见视盘颞侧大片扇形低反射区,提示视盘黄斑神经纤维束的丢失,与颞上和颞下RNFL的高反射区形成鲜明对比,黄斑区节细胞联合体的厚度明显变薄;视盘旁血管瘤在RPE和脉络膜层面(色素上皮参考层面)可见瘤体边界;视盘小凹在从ILM到脉络膜的各个层面均可见小凹的边界和结构的变化;垂体瘤压迫所致的视神经病变可见ILM和RNFL层面视盘颞侧和鼻侧大片扇形低反射区,提示经过视交叉神经纤维的丢失,黄斑区节细胞联合体的厚度明显变薄;青光眼在ILM和RNFL界面可见弓形神经纤维束的丢失呈低反射改变,RPE界面见视盘和大视杯清晰的边界。结论 En Face OCT是眼科影像学的一项突破,为视神经疾病影像学的诊断提供新的途径。它能从视神经、视神经周围及黄斑区的各个解剖层面深入了解视神经病变的结构改变以及视交叉压迫所致的退行性改变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造成的损害,是辅助诊断和评价视神经病变的有力工具。
王敏田国红徐格致钱江
关键词:视神经相干光断层扫描影像
专科护士担任临床研究协调员的作用及优势被引量:3
2016年
临床研究协调员(CRC)有助于推动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对于临床试验的实施具有积极作用。专科护士担任CRC,在沟通协调、职业素养以及专业知识等多方面均有优势,本文综述专科护士担任CRC的作用及优势。
郑凯蓉施琳谢莉萍许迅丁雪鹰
关键词:专科护士
HPLC法同时测定参芍胃安颗粒中芍药苷和黄芩苷的含量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参芍胃安颗粒中芍药苷、黄芩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2%乙酸溶液-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4 nm,柱温为30℃。结果:芍药苷和黄芩苷的质量浓度分别在20-400、12.5-25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为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27%、98.34%,RSD分别为1.34%、0.64%(n均为6)。3批样品中芍药苷、黄芩苷的平均含量均分别不低于1.0 mg/g和2.0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参芍胃安颗粒的质量控制。
朱冠华顾圣莹康雷杨秋娅王玉珠李晓宇刘皋林
关键词:芍药苷黄芩苷高效液相色谱法
基于医院HIS系统的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6
2014年
截止2012年底,在国内已经认定的375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已有几十家机构采用了药物临床试验管理系统,该系统在临床试验实施的不同阶段和重要环节中实现了优良的质量管理与监督作用。本研究通过与医院HIS系统的网络连接,增加临床试验工作模块,实现对临床试验的网络操作和管理。旨在建立基于医院HIS系统的临床试验项目管理系统,便捷试验流程,加强临床试验的质量监控,已达到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目标。
丁雪鹰刘皋林李啸华姚莉莉李晓宇江一峰许迅祝延红
关键词: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PLC法同时测定益气祛白颗粒中2种成分的含量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益气祛白颗粒中黄芪甲苷Ⅳ和木通皂苷D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MC—Pack ODS-AM(150mm×4.6mm,3μm),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检测波长为203nm。结果:黄芪甲苷Ⅳ和木通皂苷D的质量浓度分别在10-500、2.5-250μg/ml范围内与各自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分别为0.9999和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6.09%、99.45%,RSD分别为1.81%、3.24%(n均为6)。结论:所建方法简单、稳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为益气祛白颗粒的体内药动学研究提供依据。
康雷顾圣莹朱冠华杨秋娅王玉珠吴佳琪李晓宇刘皋林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荷叶碱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建立大鼠血浆中荷叶碱的HPLC测定方法并进行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后,不同时间点眼底静脉丛取血,乙酸乙酯提取大鼠血浆样品的荷叶碱,HPLC测定大鼠血浆中荷叶碱的含量,DAS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荷叶碱在大鼠体内的t1/2β为(1.73±0.58)h,V为(5.03±0.24)L/kg,CL为(4.23±0.78)L·h-1·kg-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inf)为(2.35±0.46)mg·L-1·h;在血浆中的平均驻留时间(MRT)为(1.51±0.31)h。结论:所建立的HPLC分析方法快速、准确、简便,能够满足荷叶碱药代动力学的研究要求。按10mg/kg单剂量单次静脉给药后,荷叶碱主要在血浆中分布,消除速度较快。
顾圣莹朱冠华康雷李晓宇刘皋林
关键词:荷叶碱药代动力学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脑屏障上葡萄糖转运体1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4年
葡萄糖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能源物质,葡萄糖转运体(glucose transporter proteins,GLUTs)家族是哺乳动物细胞葡萄糖转运的主要载体,目前发现有13个成员。基于序列的相似性和同源性,GLUTs家族分为三类,第一类:GLUT1~GLUT4,主要运输葡萄糖;第二类:GLUT5,GLUT7,GLUT9和GLUT11,主要转运果糖;第三类:GLUT6,GLUT8,GLUT10,GLUT12和HMIT,其功能尚不清楚。其中GLUT1以异构体的形式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但45 000GLUT1是介导葡萄糖跨血脑屏障的主要转运体。一些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使GLUT1表达和功能改变,从而使糖转运过程受到干扰或糖代谢功能障碍。近来研究显示,GLUT1能介导经糖基化修饰的前体药物跨膜运输,因此,靶向于葡萄糖转运体跨血脑屏障的运载方法将会引起研究者更广泛的关注。
王玉珠刘皋林李晓宇
关键词:血脑屏障GLUT1糖基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