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

作品数:142 被引量:1,294H指数:19
相关作者:尤黎明郑晶朱晓雯刘可谭建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0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3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6篇细胞
  • 26篇基因
  • 17篇血管
  • 15篇原位
  • 15篇原位杂交
  • 14篇荧光
  • 14篇荧光原位杂交
  • 10篇肌细胞
  • 9篇上皮
  • 9篇护理
  • 9篇宫颈
  • 8篇血管平滑肌
  • 8篇血管平滑肌细...
  • 8篇血管平滑肌细...
  • 7篇上皮内
  • 7篇皮内
  • 7篇干细胞
  • 6篇窒息
  • 6篇肾移植
  • 5篇新生儿

机构

  • 14篇中山大学
  • 13篇复旦大学
  • 10篇上海市第一人...
  • 9篇同济医科大学
  • 7篇北京大学
  • 7篇济南军区总医...
  • 7篇西安交通大学
  • 7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 6篇中南大学
  • 5篇福建医科大学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苏州大学
  • 5篇华西医科大学
  • 5篇广西壮族自治...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南京军区福州...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同济医科大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3篇尤黎明
  • 11篇郑晶
  • 10篇刘可
  • 10篇朱晓雯
  • 9篇谭建明
  • 9篇熊一力
  • 8篇唐孝达
  • 7篇钱家庆
  • 6篇卜秀青
  • 6篇张利峰
  • 6篇尹格平
  • 5篇梁继华
  • 4篇陆敏敏
  • 4篇万丽红
  • 3篇陈政
  • 3篇徐琴君
  • 3篇李申生
  • 3篇舒蝶
  • 3篇蒋晓莲
  • 3篇黄海士

传媒

  • 6篇中国儿童保健...
  • 5篇中华妇幼临床...
  • 4篇肾脏病与透析...
  • 4篇海峡科学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3篇中华核医学杂...
  • 3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3篇护士进修杂志
  • 3篇中国护理管理
  • 2篇临床骨科杂志
  • 2篇高等学校化学...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中华护理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安徽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8篇2012
  • 10篇2011
  • 18篇2010
  • 10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8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2
  • 11篇2001
  • 11篇2000
  • 9篇1999
  • 10篇1998
  • 11篇1997
  • 5篇1996
  • 3篇1995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ng-1基因修饰的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观察血管生成素-1(Ang-1)和骨髓间质干细胞(MSCs)对脑梗死的联合治疗作用。方法:构建带有大鼠Ang-1基因的慢病毒载体,感染大鼠骨髓间质干细胞(rMSCs)获得可表达具有生物活性Ang-1蛋白的rMSCs(Ang-rMSCs)。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ng-rMSCs组及空载体-rMSCs(pNL-rMSCs)组。脑栓塞术后24h进行细胞移植。各组大鼠分别于术后24h、移植后1周、1月及3月用mNSS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状况,移植后1周应用伊文思蓝(EB)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应用荧光激发及荧光免疫组化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分化情况,并经组织学观察有无成瘤迹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移植后1周、1月,pNL-rMSCs及Ang-rMSCs组神经功能改善明显(P<0.01),Ang-rMSCs组明显优于pNL-rMSCs组(P<0.001)。移植后3月3组间的mNSS评分差异无显著(P>0.05)。EB检测示血脑屏障通透性在pNL-rMSCs及Ang-rMSCs组低于对照组(P<0.01),Ang-rMSCs组低于pNL-rMSCs组(P<0.01)。移植后1周、1月及3月,Ang-rMSCs和pNL-rMSCs组在荧光激发下均见移植细胞在梗死灶及其周边区聚集并存活。荧光免疫组化检测示Ang-rMSCs组中移植细胞大量表达Ang-1,两移植组中均有部分细胞可同时表达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或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未观察到移植细胞异常增殖等成瘤迹象。结论:Ang-1基因修饰的rMSCs移植后可迁移至脑梗死灶周围,分化表达神经细胞标志物并较长期存活。MSCs移植与其分泌的Ang-1蛋白可协同促进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
陈柏龄陈东平张志坚黄东煜吴秀丽张彦定
关键词:骨髓间质干细胞慢病毒载体血管生成素-1
乳腺癌中HER-2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检测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 比较免疫组化(IHC)法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乳腺癌组织HER-2状态,分析二者相关性.方法 应用IHC法与FISH法对56例女性新发乳腺癌行HER-2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的检测.结果 56例受试者中HER-2蛋白表达(-)、(+)、(++)、(+++)者分别为9例(16.1%)、29例(51.8%)、11例(19.6%)、7例(12.5%);有26例(46.4%)HER-2基因扩增,30例(53.6%)无扩增.HER-2基因扩增主要表现在HER-2(++)和(+++)中,基因扩增率分别为72 7%和100%.HER-2(+)中有11例(37.9%)出现基因扩增,HER-2(-)中未见基因扩增.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78,P<0.01).HER-2(-)及HER-2(+++)与FISH结果一致性很好(Kappa=0.969).HER-2(+)及HER-2(++)与FISH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0.271).结论 IHC是HER-2表达初步的筛查方法,HER-2(-)和(+++)者与基因扩增情况有很好的一致性,可直接指导临床治疗.HER-2(+)和(++)者中有部分HER-2基因扩增阳性,如行靶向治疗需进一步行FISH检测.
席晨辉范子义庄大勇郑鲁明段松建何君美范西红贺青卿
关键词:乳腺癌HER-2/NEU基因免疫组织化学荧光原位杂交
国产探针用于羊水胎儿细胞染色体FISH检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FISH技术用于羊水胎儿细胞染色体检查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及实验中的体会。方法应用国产的探针(CSP18/CSPX/CSPY探针组和GLP13/GLP21探针组)对116例羊水中的细胞进行检测,从而判断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的数目有无异常。结果预实验中15例羊水标本检测失败,通过摸索实验条件后,有100例羊水的FISH检测成功。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的结果相比较,准确率为99%。一例不符合的羊水胎儿染色体核型为46,XY,Yqh+。结论通过100多例羊水FISH实验的摸索,列出几点在实验中的心得体会,不断完善国产探针的实验条件,从而使实验的成功率和准确率都得到稳固和提高。
付娟娟丛林袁静叶四云方慧琴
关键词:羊水荧光原位杂交
缓释微球乙型肝炎疫苗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研制缓释微球乙型肝炎疫苗。方法 用聚-DL-乳酸-聚乙二醇共聚物(PELA)为材料,包裹乙 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制成缓释微球疫苗。微球的粒径均小于5um,平均粒径为2.17um,抗原包裹量为1.25%, 包裹率为60-80%。用 SDS-PAGE检测抗原,以微球疫苗免疫 BALB/c。小鼠。结果 HBsAg的结构包裹前后是一致 的,小鼠经皮下注射单剂微球疫苗后,在第 14w,小鼠血清 IgG滴度可达到铝佐剂疫苗相当的水平,且维持较高的滴 度。结论采用生物可降解的缓释微球作为乙肝疫苗载体系统具有潜在的优势。
吴晓蓉贾文祥邝玉张再蓉任娅刘莉朱雯李孝红邓先模
关键词:乙肝疫苗缓释微球免疫应答疫苗载体
肾脏移植受者HLA体液免疫的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对2478例等待肾脏移植受者的HLA体液致敏状态的观察,进行移植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的研究及其与肾脏移植的关联。结果显示,PRA是移植前受者是否致敏的指标,与淋巴细胞毒(CDC)的不相合呈正相关,PRA≥30.00%的受者接受CDC阴性移植肾仍然全部发生超急排斥,而PRA阴性受者仅为12.46%。因此,PRA分析对辨别HLA基因的免疫状态和预测超急排斥反应以及改善肾脏移植的效果具有普遍意义。
肖露露张升叶欣陈洪涛马琳雅
关键词:HLA肾移植排斥反应体液免疫
PDGF-B基因表达及其对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合成的促进作用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latelet-derivedgrowthfactor-BB,PDGF-BB)的细胞株,并考察该重组蛋白与损伤修复有关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将含PDGF-B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中,在G418选择压力下得到抗性克隆,收集扩增的抗性克隆培养液并制备细胞膜上PDGF-BB蛋白质,3H-TdR掺入法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并以3H-Pro掺入测胶原合成率。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法证实抗性细胞中PDGF-BB的表达,膜上PDGF-BB显著促进NIH3T3细胞DNA合成,活性可达约31.2U/106细胞,而培养液的致丝裂活性低于可检测水平。抗性细胞的胶原合成率显著增高。结论PDGF-BB的真核表达系统已得以成功构建,该重组蛋白可促进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胶原合成。
王忠彪孙逊李勇俞璎戴金凤陈常庆范维琥
关键词:PDGF-B基因表达成纤维细胞增生
中国护理教育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被引量:62
2010年
目的了解我国护理教育资源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文件查阅和问卷调查法收集护理教育办学信息,采用咨询法征集有关专家的意见。结果我国护理教育体系由中专、大专、本科和研究生教育4个层次、普通和成人教育两种类型构成;1998—2007年普通护理教育招生数逐年增长,2007年全国总招生数已达39.1万名,构成比为中专71.09%、大专22.23%、本科6.68%;近些年硕士点数目增长速度快,2007年共招收硕士生341名;2004年我国开始护理学博士教育;成人大专、本科教育规模扩大。结论需要进一步调整我国护理教育的规模-9结构,控制总招生规模,逐步扩大高等教育的比例;加强对办学机构的准入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学校应加强办学的质量意识,加强教学基本建设。
尤黎明罗志民万丽红刘可郑晶朱晓雯
关键词:教育护理卫生人力
DDPH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1997年
采用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电镜、原位杂交及Northern blot杂交方法,观察了 1-(2,6-二甲基苯氧基)-2-(3,4-二甲氧基苯乙胺基)丙烷盐酸盐(DDPH)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对原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影响。结果发现:DDPH在降低SHR血压的同时,能减少VSMC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3H-TdR参入量(P<0.01),并能逆转c-fos、c-myc、c-sis原癌基因mRNA表达增强(P<0.05或<0.01)以及P53抑癌基因mRNA表达减弱(P<0.05)。表明:DDPH能抑制SHR的VSMC增殖,与癌基因调控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有关。
熊一力王宏伟钱家庆
关键词:DDPH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癌基因
流式细胞术三色分析循环活化血小板及其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40
2000年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术 (FCM)三色分析血液中循环活化血小板 (CA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以纤维蛋白原受体 (FIB R)、P 选择素 (CD6 2P)作为分子标志物 ,FCM三色免疫荧光分析CAP。结果 正常人静止血小板膜表面FIB R和CD6 2P表达极低 (阳性百分率的中位数分别为 1.4%和 0 .7% )。 0 .1μmol/LADP可使血小板明显活化 ,10 μmol/LADP使活化血小板膜表面FIB R和CD6 2P表达至峰值 ,阳性百分率分别为 87.8%和 81.3%。合成肽 (RGDS)可抑制抗FIB R的单克隆抗体与ADP活化血小板结合。 112例有血栓形成倾向疾病和 12 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中表达FIB R的CAP数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但表达CD6 2P的CAP数量增高不明显 (P >0 .0 5 )。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CAP的FIB R表达呈连续下降趋势 (P <0 .0 5 ) ,而且CAP的FIB R表达量与患者的ESS(欧洲脑卒中评分 )呈负相关。结论 FIB R可作为CAP检测的灵敏、特异的分子标志物 ,流式细胞术三色分析CAP能准确地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活化水平 ,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研究、预后判断。
王建中曹凌贺茂林袁家颖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血小板活化缺血性脑血管病
器官移植HLA-IgG抗体测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00年
目的 评价酶联免疫法和细胞毒法在器官移植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 (LATM、LAT、STAT)和细胞毒法 (LCT)检测 2 11份血清样本HLA抗体 ,比较其特异性与敏感性 ,分析三组肾移植受者的致敏状态。 结果 除 2份STAT测定无结果外 ,其他样本均获有效结果。与LATM比较 ,LAT特异性 97 9%、敏感性 10 0 .0 %、重复性 10 0 .0 %、变异系数 (CV) =5 2 %~8 9% ;STAT特异性 92 6 %、敏感性 90 6 %、重复性 94 0 %、CV =7.3%~ 12 6 % ;LCT特异性88 4%、敏感性 89 6 %、重复性 90 %、CV =8 1%~ 15 4%。移植肾失功者HLA抗体致敏率超过80 .0 % ,首次尸肾移植术前致敏率 2 0 .0 %、术后略有升高 (2 7 0 %~ 31.7% )。 结论 酶联免疫法测定HLA IgG抗体 ,特异性与敏感性高、重复性好 ,适合于国内器官移植临床应用。推荐采用LATM定性筛选、LAT定量分析。
谭建明唐孝达周永昌
关键词:移植免疫学器官移植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