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870423)

作品数:30 被引量:312H指数:8
相关作者:宋运淳宁顺斌覃瑞佘朝文王玲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怀化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基因
  • 10篇植物
  • 7篇玉米
  • 6篇基因组
  • 5篇荧光
  • 5篇荧光原位杂交
  • 5篇原位
  • 5篇原位杂交
  • 5篇染色体
  • 5篇物理定位
  • 4篇药用
  • 4篇药用野生稻
  • 4篇野生
  • 4篇野生稻
  • 4篇细胞
  • 4篇BAC-FI...
  • 3篇凋亡
  • 3篇栽培
  • 3篇栽培稻
  • 3篇植物基因

机构

  • 27篇武汉大学
  • 7篇怀化学院
  • 2篇中南民族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遗...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重庆文理学院
  • 1篇全北大学

作者

  • 27篇宋运淳
  • 9篇覃瑞
  • 8篇宁顺斌
  • 8篇佘朝文
  • 7篇王玲
  • 4篇刘立华
  • 4篇魏文辉
  • 3篇何光存
  • 3篇刘静宇
  • 2篇谷明光
  • 2篇郭乐群
  • 2篇蒋向辉
  • 2篇韩永华
  • 1篇李霞
  • 1篇傅彬英
  • 1篇史典义
  • 1篇陈志坚
  • 1篇胡中立
  • 1篇余舜武
  • 1篇刁英

传媒

  • 4篇Journa...
  • 3篇Acta B...
  • 3篇武汉植物学研...
  • 2篇玉米科学
  • 2篇遗传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植物生理学报...
  • 1篇细胞生物学杂...
  • 1篇广西植物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湖北民族学院...
  • 1篇Develo...
  • 1篇Scienc...
  • 1篇Journa...
  • 1篇植物学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 1篇湖北省遗传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 4篇2001
  • 7篇2000
  • 3篇1999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药物诱导的玉米根尖细胞凋亡被引量:40
2000年
同时应用DNALaddering、DNAGelBlot以及基于染色体涂片的原位末端标记技术 ,从染色体、细胞核和DNA不同水平对细胞毒素类药物放线菌D、放线菌酮和秋水仙碱诱导的玉米 (ZeamaysL .)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死亡作了检测。结果表明 :同动物中一样 ,这些药物诱导的玉米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死亡也具有DNALadder、染色质和细胞核浓缩等典型的凋亡特征 ,说明这些细胞毒素类药物能够诱导植物体内的细胞凋亡。
宁顺斌宋运淳王玲刘立华
关键词:细胞凋亡植物
药用野生稻与栽培稻第5染色体比较核型分析及抗性基因Xa-5的比较物理定位
药用野生稻是栽培稻的重要种质资源,从药用野生稻中发掘出的抗病基因具有抗性强、抗谱广、抗性稳定的特点,因而对野生稻资源的研究正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通过水稻细菌人工染色体(BAC)克隆的荧光原位杂交(BAC-FISH)进行了...
覃瑞宋运淳刘学群蔡健相宋发军吴士筠何光存
关键词:BAC-FISH核型分析物理定位
文献传递
Ipi-t,Ipi-3(t)在水稻中的物理定位及水稻第12染色体的识别被引量:1
2001年
选用与水稻第 12染色体上Ipi-t,Ipi- 3(t)和Pi- 4(t)及着丝粒连锁的RFLP标记RZ6 70对水稻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清楚显示了第 12染色体着丝粒所在的位置 ,为水稻染色体的准确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覃瑞魏文辉金危危宋运淳
关键词:着丝粒水稻物理定位稻瘟病抗性基因
拟南芥DNA探针的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揭示的拟南芥与远缘植物基因组间的同源性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生物素标记的拟南芥基因组DNA探针在75%杂交严谨度下对双子叶植物番茄、蚕豆和单子叶植物水稻、玉米、大麦的染色体进行了比较基因组荧光原位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cGISH)分析,以揭示拟南芥与远缘植物基因组间的同源性.cGISH信号代表了拟南芥基因组DNA中的重复DNA与靶物种染色体上同源序列的杂交.探针DNA在所有靶物种的全部染色体上都产生了杂交信号.杂交信号为散在分布,并呈现随基因组增大,杂交信号增多,且分布更加分散的趋势.所有靶物种的核仁组织区(NOR)都显示了明显强于其他区域的杂交信号,表明拟南芥基因组DNA探针可用于植物NOR的物理定位.在所有的靶物种中,信号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臂中间区和末端,着丝粒或近着丝粒区有少数信号分布.大麦染色体显示了与C-和N-带不同的独特的cGISH信号带型,表明此探针可用于不同植物染色体的识别.这些结果表明,拟南芥基因组与远缘植物基因组之间,除rDNA和端粒重复序列外,还存在其它同源的重复DNA;一些重复DNA序列在被子植物分歧进化为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之前就已存在,虽经历了长期的进化过程,至今在远缘物种之间仍保持了较高的同源性.结果还提示,大基因组中古老而保守的重复DNA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扩增.
佘朝文宋运淳
关键词:拟南芥
Physical location of rice Gm-6,Pi-5(t) genes in O.officinalis with BAC-FISH被引量:8
2001年
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procedure was adopted to physically map two rice BAC clones 24E21 and 4F22 linked to Gm-6 and Pi-5(t) in O. offi-cinalis. FISH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wo BAC clones were located at 4L. The percentage distance from the centromere to the hybridization sites was 72 ± 2.62 for 24E21 and 54± 5.43 for 4F22, the detection rates were 52.70% and 61.2%.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BAC and plasmid clones, RG214 and RZ565 of cultivated rice and O. officinalis were the same. This suggested that the markers, RG214 and RZ565 of cultivated rice and O. officinalis were in the same BAC clones. The homologous sequences of Gm-6 and Pi-5(t) in O. officinalis were positions that signals existed on the 4L. Many signals were observed when no Cot-1 DNA blocked. This also showed that repetitive sequences were some ho-molgous between cultivated rice and O. officinalis.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romosome 4 of O. officinalis is based on Jena et al. (1994). In our study, we discussed
QIN RuiWEI WenhuiJIN WeiweiHE GuangcunNING ShunbinYU ShunwuSONG Yunchun
关键词:OFFICINALISPHYSICALLOCATION
RTSV和Glh在药用野生稻中的物理定位被引量:2
2001年
药用野生稻具有多种抗病虫性 ,是水稻品种改良重要的种质资源之一。本研究采用与栽培稻遗传图第 4连锁群中与 RTSV和 Glh紧密连锁的 RFLP标记 RZ2 6 2及其筛选出来的 BAC克隆作探针 ,对药用野生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 ,供试探针均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第 4染色体短臂的中部 ,百分距分别为 74.86± 3 .72和 73 .98± 4.44,信号检出率为 7.6 %和45 .1 %。 BAC克隆和 RFL P标记探针杂交位置几乎一致 ,说明在栽培稻和野生稻中 RFLP标记 RZ2 6 2都存在同一 BAC克隆的大插入片段中 ,药用野生稻与抗性基因 RTSV和 Glh的同源顺序就在第 4染色体信号出现的相应位置 ,从而为作物育种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的抗性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黄思罗覃瑞傅彬英金危危何光存宋运淳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BAC-FISH抗性基因栽培稻
植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植物基因组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5
2006年
荧光原位杂交(FISH)是在染色体、间期核和DNA纤维上定位特定DNA序列的一种有效而精确的分子细胞遗传学方法。20年来,植物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发展迅速:以增加检测的靶位数为目的,发展了双色FISH、多色FISH和多探针FISH鸡尾酒技术;为增加很小染色体目标的检测灵敏度,发展了BAC-FISH和酪胺信号放大FISH(TSA-FISH)等技术;以提高相邻杂交信号的空间分辨力为主要目的,发展了高分辨的粗线期染色体FISH、间期核FISH、DNA纤维FISH和超伸展的流式分拣植物染色体FISH技术。在植物基因组分析中,FISH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可用于:物理定位DNA序列,并为染色体的识别提供有效的标记;对相同DNA序列进行比较物理定位,探讨植物基因组的进化;构建植物基因组的物理图谱;揭示特定染色体区域的DNA分子组织;分析间期核中染色质的组织和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动态变化;鉴定植物转基因。
佘朝文宋运淳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分子细胞遗传学植物染色体植物基因组
番茄的CPD带型和45S rDNA位点的鉴别(英文)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CPD(PI和DAPI组合)染色对番茄减数分裂粗线期和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进行了显带分析,随后用两种不同的45SrDNA克隆在相同的分裂相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定位分析。CPD染色在8条粗线期染色体上显示出了10条红色的CPD带纹,在6对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显示出了12条CPD带纹。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的CPD带纹与粗线期染色体上显著的带纹具有对应性。用改良的CPD染色程序清晰而稳定地显示出这些特征性的CPD带纹为番茄的染色体,特别是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提供了新的识别标记。用番茄的一个45S rDNA克隆进行的荧光原位杂交,不仅在位于2号染色体短臂的随体上显示了强的杂交信号,而且在粗线期染色体的5个CPD带区或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4对CPD带区显示了弱的杂交信号。然而,用来自小麦的45S rDNA克隆pTa71进行的原位杂交却只在随体上显示了杂交信号。鉴于所用的两个45S rDNA克隆在序列上的差异,推断在番茄基因组中只有随体含有45S rDNA单位的编码区,即番茄只有一对45S rDNA位点。
佘朝文刘静宇宋运淳
关键词:番茄染色体显带RDNA荧光原位杂交
与Pi-2(t)基因连锁的栽培稻BAC克隆在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中的比较物理定位被引量:2
2001年
用栽培稻遗传图第 6连锁群中与 Pi- 2 ( t)紧密连锁的 RFL P标记 RG64及其筛选出来的 BAC克隆3 8D17作为探针 ,对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 ( FISH) ,供试探针 RG64及 BAC克隆 3 8D17均被定位于药用野生稻和栽培稻第 6染色体 .药用野生稻杂交信号的百分距离分别为 4 4 .87± 5 .3 3和 4 6.5 0± 4 .5 7,而栽培稻则为 3 5 .85± 3 .0 6和 3 6.0 5± 2 .4 4 ,信号检出率相应地为 7.14 %、4 2 .5 3 %、8.0 9%和 4 0 .78% .BAC克隆和RFL P探针杂交位置几乎一致 ,由此推知 ,与抗性基因 Pi- 2 ( t)连锁的 BAC克隆在药用野生稻中的同源顺序就在第6染色体杂交信号出现的相应位置 .在未封阻的情况下 ,药用野生稻多个染色体上具有信号 ,这表明它和栽培稻的Cot- DNA重复序列在一定的程度上具有同源性 .文中讨论了栽培稻 BAC克隆对药用野生稻原位杂交物理作图的可行性和 Cot- DNA的制备所涉及的一些技术问题 .
李霞李宗芸覃瑞何光存宋运淳
关键词:药用野生稻栽培稻BAC克隆
摩擦禾与玉蜀黍属内物种间的分子显带分析被引量:1
2006年
分子显带是一种研究物种间共享的重复序列在染色体上分布特征的简便方法,它是通过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进行的。本研究中,我们以摩擦禾基因组DNA为探针,对玉蜀黍属的几个种的染色体进行了比较基因组原位杂交分析。在玉蜀黍属的几个种中都检测到了信号明显的4种带,分别为中间带(interstitialband)、着丝粒带(cen-tromericband)、端粒带(telomericband)和染色纽(knob)。通过分子显带与DAPI显带比较,阐明了供试种间保守的重复DNA序列的分布特征。
韩永华陈志坚李冬郁宋运淳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