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LS2010003)

作品数:3 被引量:42H指数:3
相关作者:李颖畅孟宪军孙建华李冰心吕艳芳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蓝莓
  • 3篇蓝莓叶
  • 1篇多酚
  • 1篇油脂
  • 1篇油脂氧化
  • 1篇脂氧化
  • 1篇脂质体
  • 1篇溶剂法
  • 1篇猪油
  • 1篇总黄酮
  • 1篇解吸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油脂
  • 1篇抗油脂氧化
  • 1篇黄酮
  • 1篇纯化
  • 1篇大孔树脂
  • 1篇大孔树脂纯化

机构

  • 3篇渤海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3篇李颖畅
  • 1篇励建荣
  • 1篇孙建华
  • 1篇孟宪军
  • 1篇吕艳芳
  • 1篇李冰心

传媒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年份

  • 2篇2012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蓝莓叶总黄酮的提取及其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以蓝莓叶为原料,采用溶剂法对蓝莓叶总黄酮进行提取和定性分析。比较不同溶剂对蓝莓叶总黄酮的提取效果,确定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对蓝莓叶总黄酮提取的影响,确定乙醇提取蓝莓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为70%,料液比为1∶20(g/mL),浸提时间为120min,浸提温度为70℃。在此条件下进行提取,蓝莓叶黄酮提取率为6.95%。通过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确定蓝莓叶提取物为黄酮类物质。
李颖畅吕艳芳
关键词:蓝莓叶总黄酮溶剂法
AB-8型大孔树脂纯化蓝莓叶多酚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为了充分利用蓝莓叶这一丰富资源,本文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蓝莓叶多酚纯化条件进行研究。以没食子酸为标准品,采用福林酚法测定蓝莓叶中多酚的含量;并通过动态吸附解吸实验,考察上样液浓度、吸附流速、解吸液浓度、解吸流速等因素对吸附率和解吸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AB-8型大孔树脂对蓝莓叶多酚的优化吸附条件:上样溶液浓度为1mg/mL,吸附流速为1mL/min,上样时出现泄漏的体积为150mL;解吸流速为1mL/min,5倍柱床体积的50%乙醇作为洗脱液;蓝莓叶多酚的纯度为74.16%,回收率为85.47%。
李颖畅李冰心吕艳芳励建荣
关键词:蓝莓叶多酚解吸
蓝莓叶总黄酮提取物的定性分析和抗油脂氧化被引量:25
2010年
目的:以80%乙醇为溶剂从蓝莓叶中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对其进行定性分析和抗油脂氧化能力的研究。方法:以显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其定性分析,以猪油和大豆卵磷脂制备的脂质体为对象研究蓝莓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蓝莓叶提取物属于黄酮类,蓝莓叶总黄酮对猪油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具有剂量效应关系,以添加质量分数0.4%精制蓝莓叶总黄酮抗氧化效果最佳,略次于0.02%BHT;另外抗坏血酸和柠檬酸对蓝莓叶总黄酮具有明显的协同抗氧化作用。蓝莓叶总黄酮对脂质体过氧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高于抗坏血酸对脂质体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蓝莓叶精制总黄酮的IC50为67.46μg/mL,蓝莓叶粗总黄酮的IC50为121.65μg/mL。结论:蓝莓叶总黄酮是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李颖畅孙建华孟宪军
关键词:抗氧化猪油脂质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