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09211A19) 作品数:8 被引量:27 H指数:4 相关作者: 张华 崔忠涛 郑艳 李雅琼 向阳冰 更多>> 相关机构: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和复发部位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病例的手术操作因素和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12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51例复发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中资料完整的46例复发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统计致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和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结果 46例患者中引起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鼻甲处理不当(32.6%)、筛窦病变清除不彻底(23.9%)、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变清除不彻底(15.2%)、上颌窦处理不当(10.9%)、高位鼻中隔偏曲未矫正(8.7%)、钩突尾端残留(6.5%)、其他因素(2.2%);复发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中鼻甲、筛窦、额窦、上颌窦、鼻中隔、钩突。结论在引起慢性鼻-鼻窦炎术后复发的手术操作因素中,中鼻甲处理不当居于首位,其次是筛窦病变清除不彻底、鼻丘气房与额隐窝病变清除不彻底等;复发病例病变主要集中的部位也以中鼻甲为首,其次是筛窦、额窦等。 郭仪 柴卫芳 张华 郑艳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 鼻内镜手术 复发 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变应原体内试验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状况,为本地区变应性鼻炎的防治方案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阿罗格点刺液对350例可疑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结果:350例中阳性例数276例,总阳性率为78.86%;其中藜属阳性率最高,为72.86%(255例);其后依次为豚草36.86%(129例),艾蒿28%(98例),梯牧草27.14%(95例),榆科25.71%(90例),柳25.14%(88例),杨属18.86%(66例),蟑螂18.86%(66例),屋尘螨14.86%(62例),粉尘螨14.86%(52例),交链孢菌属2.86%(10例)。多数患者合并多种变应原阳性,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族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疆乌鲁木齐地区变应性鼻炎患者中主要的吸入性变应原是藜属、豚草和艾蒿。 王春利 张华 陈新萍 郑艳关键词:鼻炎 变应性 皮肤点刺试验 变应原 新疆部分地区维、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HLA-DQB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汉族蒿属花粉变应性鼻炎(AR)患者HLA-DQB1等位基因与蒿属过敏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对新疆地区50例维族和50例汉族蒿属花粉AR患者的HLA-DQ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对照组为本地区的50例维族和50例汉族学生和本院职工。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维族AR组HLA-DQB1*05等位基因频率19.4%明显高于对照组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汉族AR组HLA-DQB1等位基因频率与汉族正常对照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提示HLA-DQB1*05可能是新疆部分地区维族AR发病的易感基因。 崔忠涛 张华 刘云连 阳玉萍 向阳冰关键词:基因 HLA 聚合酶链反应 腺样体肥大与食物不耐受相关性探讨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食物不耐受与腺样体肥大的关系,为预防腺样体肥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腺样体肥大患儿111例作为腺样体肥大组,无过敏史、过敏相关性疾病及腺样体肥大症状的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食物不耐受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①腺样体肥大组食物不耐受检出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1)。②两组患儿在食物不耐受各个程度上的分布是不相同的。③腺样体肥大与患儿究竟有几种高、中度不耐受的食物无关。④日常食用的14种食物中,腺样体肥大组与对照组排在前三位的食物均为蛋类、奶类和鳕鱼。结论:食物不耐受是引起腺样体肥大的可能病因之一;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检测在预防腺样体肥大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李雅琼 孙捷 张华关键词:腺样体切除术 食物不耐受 鼻咽侧位片 新疆部分地区汉族变应性鼻炎患者HLA-DRB1基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汉族蒿属花粉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者HLA-DRB1等位基因与蒿属过敏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技术(PCR-SSP),对新疆地区50名汉族蒿属花粉变应性鼻炎患者的HLA-DRB1等位基因进行检测,对照组为本地区的50名汉族。结果变应性鼻炎组HLA-DRB1*11基因频率(9%)高于对照组(2%)(P<0.05),其它等位基因频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LA-DRB1*11可能是新疆部分地区汉族AR发病的易感基因。 崔忠涛 张华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 HLA-DRBI基因多态性与变应性鼻炎相关研究 2013年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最常见的变应性疾病之一,是体外抗原作用于机体而导致的IgE介导的、Th1和Th2免疫反应失衡为特点而引发的以鼻痒、阵发性喷嚏、鼻分泌亢进、鼻粘膜肿胀为特征性临床表现的变应性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其患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全球AR患者估计已超过5亿人闭,AR可导致或并发鼻窦炎、咽炎、中耳炎、气管和支气管炎、哮喘和咽结膜炎等,并可影响患者的睡眠、发音功能,以及降低工作、学习质量,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张瑜 张华关键词:变应性鼻炎 基因多态性 DRB1 HLA 变应性疾病 IGE介导 气传花粉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2 2014年 近年来,上呼吸道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有研究显示变应性疾病具有常年多发性、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1〕。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为例,2010年发布的《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一文,指出AR已经成为一种影响世界健康的疾病,其患病率已从10%增长到20%,目前全球有近5亿AR患者按照ARIA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2-3〕。 吕靓 张华关键词:气传花粉 变态反应性疾病 变应性鼻炎非特异性非免疫学增强因素 被引量:4 2011年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已经不能用单纯的遗传学来解释,研究发现变应性鼻炎还与社会和环境因素有很大关系,且不同的因素间常相互作用,联系机制也较复杂。本文主要阐述环境、饮食、精神、内分泌因素对变应性鼻炎的影响。 李雅琼 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