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29B06)

作品数:395 被引量:3,034H指数:26
相关作者:励建荣李学鹏仪淑敏李婷婷徐永霞更多>>
相关机构:渤海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9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04篇轻工技术与工...
  • 51篇理学
  • 29篇农业科学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4篇生物学
  • 11篇化学工程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6篇冷藏
  • 32篇对虾
  • 31篇保鲜
  • 29篇水产
  • 28篇水产品
  • 27篇食品
  • 20篇蛋白
  • 20篇多酚
  • 20篇色谱
  • 19篇相色谱
  • 18篇超高压
  • 17篇挥发性
  • 16篇乳酸
  • 16篇乳酸菌
  • 15篇鱿鱼
  • 13篇电子鼻
  • 13篇气相色谱
  • 11篇南美白对虾
  • 11篇白对虾
  • 10篇挥发性成分

机构

  • 318篇渤海大学
  • 44篇浙江工商大学
  • 38篇广东海洋大学
  • 31篇大连民族学院
  • 26篇浙江海洋学院
  • 23篇西南大学
  • 14篇泰祥集团
  • 10篇上海海洋大学
  • 10篇大连民族大学
  • 9篇鞍山嘉鲜农业...
  • 7篇中国海洋大学
  • 7篇中国检验检疫...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生物技术有限...
  • 6篇锦州笔架山食...
  • 5篇华中农业大学
  • 5篇江苏农牧科技...
  • 4篇广东医学院
  • 4篇江南大学
  • 4篇天津科技大学

作者

  • 271篇励建荣
  • 49篇李学鹏
  • 38篇仪淑敏
  • 34篇李婷婷
  • 31篇徐永霞
  • 28篇孙力军
  • 28篇王雅玲
  • 26篇白凤翎
  • 24篇李颖畅
  • 23篇徐德峰
  • 23篇蔡路昀
  • 22篇陈宏
  • 22篇李秀霞
  • 19篇董志俭
  • 18篇吕艳芳
  • 17篇马占玲
  • 16篇汤轶伟
  • 15篇孙协军
  • 14篇刘唤明
  • 12篇吕长鑫

传媒

  • 97篇食品工业科技
  • 75篇中国食品学报
  • 32篇食品科学
  • 23篇食品与发酵工...
  • 19篇现代食品科技
  • 16篇食品安全质量...
  • 12篇化学通报
  • 11篇水产学报
  • 7篇广东农业科学
  • 7篇化学研究与应...
  • 7篇渤海大学学报...
  • 6篇食品与发酵科...
  • 5篇食品科技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食品工业
  • 4篇食品研究与开...
  • 4篇食品与生物技...
  • 3篇中国酿造
  • 3篇包装与食品机...
  • 3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5篇2019
  • 14篇2018
  • 24篇2017
  • 53篇2016
  • 97篇2015
  • 109篇2014
  • 66篇2013
  • 25篇2012
3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被引量:38
2014年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高效分离浓缩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本文概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原理、种类及特点,并且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着重介绍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乳及乳制品、果蔬汁、饮料、酿造发酵产品、粮油、水产品、畜禽产品和食品天然成分,以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多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同时探讨了该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杨方威冯叙桥曹雪慧李萌萌段小明韩鹏祥
关键词:膜分离食品工业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产养殖环境中12种多溴联苯醚被引量:5
2013年
建立了水产养殖环境(水体和沉积物)中BDE-3、BDE-15、BDE-28、BDE-47、BDE-99、BDE-100、BDE-153、BDE-154、BDE-183、BDE-203、BDE-206和BDE-20912种多溴联苯醚同时测定方法。水体样品采用二氯甲烷液-液提取,沉积物样品采用正己烷-丙酮混合溶剂超声提取,提取液用复合硅胶柱净化,用配有EI源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水体中BDE-3-BDE-206检出限为0.3-5.0ng/L,BDE-209检出限为20.0ng/L,加标回收率为70.8%-114.0%,相对标准偏差为4.1%~10.7%;沉积物中BDE-3~BDE-206检出限为0.05~0.50μg/kg,BDE-209检出限为1.5g/kg,加标回收率为70.4%-116.0%,相对标准偏差为5.9%-12.9%。
周明莹曲克明马绍赛陈碧鹃冷凯良夏斌乔向英
关键词:多溴联苯醚水体沉积物气相色谱-质谱
凡纳滨对虾腐败优势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群体感应信号分子测定被引量:2
2016年
从凡纳滨对虾中分离和鉴定腐败优势菌,并对其进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HLs和AI-2的测定。通过细菌自动生化鉴定系统和16S r DNA序列鉴定优势腐败菌;利用生物检测菌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JZA-1测定其AHLs、哈维弧菌(Vibrio harveyi)BB170检测其AI-2,并探究其动态生成规律。最终分离得到10株腐败优势菌,有4株菌均为变形杆菌属(Proteus),其他分别为Oceanisphaera profunda、溶血性葡萄球菌(Stapylococcus haemolyticus)、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Bacillus siamensis、Exiguobacterium aaestuarii。分离腐败优势菌中的6株革兰氏阴性菌均产生AHLs信号分子;变形杆菌属、腐败希瓦氏菌、短杆菌属、Bacillus siamensis产生AI-2信号分子。优势腐败菌的AHLs活性与菌体生长密度呈正相关,AI-2产生量在菌体生长对数期累积,在菌体生长24 h后活性迅速减弱。
李灿张煜琛孙力军王雅玲梁美晶胡汉桥徐德峰刘颖叶日英
关键词:凡纳滨对虾优势腐败菌信号分子
植酸对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被引量:5
2016年
以蘑菇多酚氧化酶(PPO)为原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植酸处理对PPO相对酶活性的影响,然后研究反应速率与反应体系L*值、ΔE的关系,最后测定不同活性的酶参与的反应体系的动力学参数(米氏常数Km、最大反应速率Vmax)。结果表明:随着作用PPO植酸浓度的增加,PPO的相对酶活性逐渐降低,当植酸浓度达到6.8mmol/L时,PPO相对酶活性仅为原酶活性的5.97%;反应体系酶活逐渐减小,反应速率逐渐减小,反应体系ΔE、L*值逐渐增加,褐变程度越来越低;被不同浓度的植酸处理的PPO参加的反应体系,随着底物(邻苯二酚)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动力学曲线符合Michaelis-Menten动力学模式,其结果经Lineweaver-Burk双倒数法作图,PPO的Km值逐渐增加,而Vmax变化非常小,符合竞争性抑制剂作用于酶的特点。推测抑制剂植酸是PPO与底物邻苯二酚反应的竞争性抑制剂。
吕艳芳迟乾苏徐芳蔡路昀杨铭铎励建荣
关键词:植酸多酚氧化酶褐变
树脂法分离纯化山楂黄酮被引量:4
2014年
为确定大孔树脂对山楂黄酮的分离效果,比较了10种大孔吸附树脂对山楂黄酮的静态吸附效果,在确定了适合的大孔树脂后,通过进一步的动态吸附过程分析,确定D101树脂适合于山楂黄酮的吸附,其静态吸附率为88.1%,解吸率为92.9%。并对其动态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参数为:进样黄酮浓度18.75mg/mL、pH3-4、上样流速1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5%、洗脱液流速1BV/h;上样量达到6BV时,树脂达到吸附平衡,当洗脱液用量为3BV。达到洗脱终点。经D101树脂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纯化后,所获得纯化产物中芦丁、金丝桃苷和槲皮素的总含量达到65.47%,回收率为86.22%。
孙协军李秀霞励建荣刘雪飞李颖畅吕艳芳
关键词:山楂芦丁金丝桃苷槲皮素大孔树脂
0℃冷藏三文鱼片新鲜度综合评价被引量:47
2014年
对0℃贮藏的三文鱼片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包括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2-硫代巴比妥酸(TBA)值、p H值、色差值、菌落总数】进行定期测定,用电子鼻分析其挥发性气味组分(包括主成分分析、负荷加载分析以及线性判别分析);结合感官评价,探究冷藏条件下三文鱼片新鲜度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0℃贮藏的三文鱼片的TVB-N值、TBA值、菌落总数都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 H值先降低后增高;色差值L*值先增加后减小再增加,a*值与b*值与其相反;总色差值则先增加后减小;感官评定分数一直下降。采用电子鼻能很好地区分不同贮藏时间的三文鱼片,各理化指标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P<0.01)。
丁婷李婷婷励建荣
关键词:冷藏温度新鲜度电子鼻
带鱼脱腥工艺及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被引量:18
2013年
采用茶多酚溶液对带鱼进行浸泡脱腥处理,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脱腥的工艺条件,并对带鱼脱腥前后的理化性质和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茶多酚溶液浸泡脱腥的适宜条件为,茶多酚溶液浓度0.3%、浸泡时间70 min、浸泡温度40℃。脱腥后带鱼的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及胶着度增加,色泽变浅;GC-MS分析结果表明,带鱼脱腥前共检出40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醛类、酮类、醇类、烃类、胺类和酯类物质等,经茶多酚脱腥后共检出22种挥发性成分,其种类及含量较脱腥前的少,其中醛类、醇类、烯烃类和胺类物质显著减少。
徐永霞姜程程刘滢仪淑敏密更励建荣
关键词:带鱼脱腥茶多酚理化性质
红树莓蓝莓果粒乳饮料工艺优化及质构特性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以红树莓、蓝莓和牛乳为主要原料,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红树莓蓝莓果粒乳饮料制备的工艺模型,确定影响复合果粒乳饮料最佳配方。用质构仪测定CaCl2固化蓝莓果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CaCl2溶液固化蓝莓果粒含量为0.02 g/mL时其感官评价最优;物性指标:硬度86.70 N,弹性0.67 mm,黏聚性0.57,胶着性58.54,咀嚼性58.54 N;最佳配方:牛乳35%,白砂糖8%,红树莓果汁14%,蓝莓果粒2%,果胶0.3%,软化水40.7%。用此配方制备的红树莓蓝莓果粒复合乳饮料感官评价值为87.73分,风味俱佳,并达到含乳饮料质量标准。
李萌萌吕长鑫芦宇焦天慧刘苏苏励建荣
关键词:红树莓蓝莓
白鲢鱼片在0℃贮藏条件下鲜度和品质的变化被引量:8
2015年
以白鲢鱼为研究对象,以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值、p H值、色差值、三甲胺(trimethylamine,TMA)值、2-硫代巴比妥酸(2-thiobarbituric acid,TBA)值为指标,结合电子鼻、质构和感官评价,探究0℃条件下鲢鱼片新鲜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条件下贮藏的鲢鱼片TVB-N值、TMA值、菌落总数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呈增长趋势;p H值先降低后增高;感官评分、硬度和弹性呈降低趋势;电子鼻可以对不同贮藏时间的鲢鱼片进行有效区分;色差值和TBA值对白鲢鱼鱼片品质的判断不具有参考价值。理化指标之间具有相关性,TVB-N值和TMA值与菌落总数值呈显著正相关(RTVB-N值=0.964、RTMA值=0.951)。0℃贮藏条件下鲢鱼片的货架期为12 d。
陈思李婷婷李欢励建荣陈颖李敏镇
关键词:鲜度变化电子鼻
蓝莓叶多酚对鱿鱼上清液中甲醛生成相关自由基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本文通过电子自旋共振(ESR)技术测定了鱿鱼上清液中与甲醛生成相关的自由基,同时研究了蓝莓叶多酚对鱿鱼上清液高温甲醛产生相关的自由基影响。结果表明:Fe^(2+)促进鱿鱼上清液(CH_3)_3N·的产生;不同浓度的蓝莓叶多酚使鱿鱼上清液中(CH_3)_3N·强度降低,浓度越高降低越显著;随加热时间的延长,(CH_3)_3N·强度增加,加热时间超过75 min后,蓝莓叶多酚对(CH_3)_3N清除能力下降;随温度的升高,(CH_3)_3N·信号增强,高温加热15 min,对蓝莓叶多酚清除(CH_3)_3N·能力无影响;p H6.0的反应体系产生的(CH_3)_3N·比p H7.0反应体系产生的自由基信号强,蓝莓叶多酚在p H6.0的反应体系清除(CH_3)_3N·清除能力较强。初步证明鱿鱼上清液中甲醛产生的非酶途径中存在自由基反应,蓝莓叶多酚通过与自由基反应抑制甲醛的形成。
李颖畅朱学文白杨信维平杨玉张笑励建荣
关键词:甲醛
共4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