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60116) 作品数:18 被引量:189 H指数:9 相关作者: 周红杰 单治国 袁文侠 张冬英 张春花 更多>> 相关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生物学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有益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9 2010年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有益菌固态发酵普洱茶的香气成分,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探讨了授权专利有益菌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 F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 Fisch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固态发酵对普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3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3.66%,其中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占33.5%;黑曲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8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74.77%;少根根霉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4.19%;酿酒酵母固态发酵共分离鉴定出19种化合物,占总检测量的59.15%。黑曲霉、少根根霉固态发酵的普洱茶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最高,分别占31.24%、24.04%;酿酒酵母固态发酵的普洱茶萜烯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与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含量都比较高,分别达21.89%、24.07%。感官审评表明,绿色木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回甘,香气陈香透花-木香;黑曲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陈香透花果香;少根根霉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厚甘滑,陈香浓;酿酒酵母发酵的普洱茶滋味醇和甘滑,香气陈香较显。 张春花 单治国 袁文侠 李亚莉 孙婷婷 秦太峰 夏凯国 任洪涛 李国荣 周红杰关键词:普洱茶 有益菌 固态发酵 香气成分 比色法测定茶叶GABA含量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8 2010年 应用比色法、HPLC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法同时测定了六大茶类共45个样品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HPLC与氨基酸分析仪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比色法和HPLC法测定的普洱茶、红茶、白茶、黄茶的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应用比色法测得的普洱茶和黑茶中GABA含量比HPLC测定结果高,而其他茶类测定结果低,推测茶叶中含有化学物质(色素、氨基酸等)干扰比色法测定。目前比色法不能应用于茶叶GABA测定,需要进一步改进方法以排除如氨基酸、茶色素等的干扰。 魏珍珍 赵明 李双容 杨四润 周红杰关键词:比色法测定 茶叶 COLORIMETRIC 氨基酸自动分析仪 氨基酸分析仪 云南不同产地晒青茶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本文主要通过对云南双江、镇康和景谷三个主产茶区的晒青茶样及其在渥堆过程中不同翻次茶样进行茶多酚含量的测定。其目的是要探明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分析其变化原因并初步阐明晒青茶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变化与普洱茶品质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三个产地的晒青茶在渥堆过程中茶多酚的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下降幅度为40%~60%,含量的减少与渥堆过程中的湿热作用及微生物作用关系密切,但多酚含量的减少对普洱茶独特品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段红星 邵艳红 赵丽萍 周红杰关键词:茶多酚 云南普洱茶加工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被引量:13 2008年 通过对不同地区原料加工的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洱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较其加工原料高;不同地区原料加工的普洱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增加程度不一样,其中临沧茶增加最多,从原料到出堆一直呈增加状态,增加率达到68%。 张春花 单治国 周红杰关键词:普洱茶 黄酮类化合物 普洱茶固态发酵过程中环境因子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接种发酵有益菌种(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 Pers.exFr.、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van Tieghem、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 Fischer、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进行固态发酵,并对固态发酵过程中的发酵因子进行跟踪调查;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普洱熟茶品质与发酵因子的回归模型,探明发酵因子对普洱熟茶品质形成的影响,为人工接种优势有益菌种加工特色风味普洱熟茶的新工艺提供技术参数。 单治国 张春花 袁文侠 周红杰关键词:普洱茶 有益菌 固态发酵 感官品质 普洱茶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09年 通过对不同年代普洱茶、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原料、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出堆样的活性成分进行提取,测定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的普洱茶中,以贮藏时间15~18年的普洱茶样品(S-6、S-7)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其值分别高达50.00%和54.63%;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原料中,以勐海、临沧的普洱茶样品(S-5、S-6)的抑制作用最强,其值分别高达50.92%和50.73%;不同产地的普洱茶出堆样中,以临沧的普洱茶样品(S-6)的抑制率稍高,其抑制率为23.17%。可见,不同原料的普洱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是不同的,其中以不同年代的普洱茶中样品S-6、S-7和在不同产地的普洱茶中样品S-5、S-6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较强。 张冬英 余霜 黄业伟 周红杰关键词:普洱茶 Α-淀粉酶抑制剂 三种类型普洱茶风味品质比较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008年 根据普洱茶品质形成机理和特点,将当今市场上普洱茶归为3种类型:湿热作用陈化型(S型,属非微生物后发酵型普洱茶)、渥堆微生物发酵型(W型,属真菌、酵母菌、细菌综合后发酵型普洱茶)、仓储微生物发酵型(CW型,属真菌主导发酵型)。对市场取得的3组不同类型普洱茶的茶汤pH值、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茶色素、游离氨基酸、挥发性香气组分进行了测定和统计分析,比较了3种类型普洱茶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类型普洱茶的氨基酸、茶多酚、茶色素含量及香气组分等品质指标具有显著性差异。酸性强度为:S型>W型>CW型;游离氨基酸总量为:S型>CW型>W型,S型与CW型和W型差异显著;茶氨酸指标可用来检验识别是否有大量的微生物参与普洱茶的品质形成过程;3种类型普洱茶茶多酚含量变化趋势为:S型>CW型>W型;发酵程度:W型>CW型>S型;3种类型普洱茶茶色素含量差异显著;3种类型的25种普洱茶中共检出并鉴定了147种挥发性成分,包含了人们所描述的如木香、蘑菇泥土香、薄荷樟脑香等各种代表性普洱茶香韵的化学组分;3组不同类型普洱茶的香气组分具有显著差异。结果验证了"3种类型普洱茶分类方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陈文品 胡皓鸣 刘刚 刘勤晋 周红杰关键词:普洱茶 风味品质 人工接种真菌固态发酵对普洱茶品质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9年 本实验以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和自然渥堆发酵加工而成的普洱茶为材料,对比研究其感官品质、理化品质、香气成分和微生物安全指标,并探讨其在降糖和抗癌等保健功能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和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普洱茶能保持自然渥堆发酵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其产品汤色、滋味、香气等感官品质优良,水浸出物和茶多酚较自然渥堆发酵的茶样(对照)优越,大肠杆菌含量低于30MPN/100g,致病菌未检出,符合云南省地方标准DB53/103—2006的安全指标要求;在活性功能方面,人工接种黑曲霉、青霉和酵母三种真菌固态发酵的普洱茶在防治胃癌和努南氏综合症上效果较好,对于降糖和减肥、免疫缺陷疾病和白血病、血液疾病的防治效果来看,则稍次于自然渥堆发酵的普洱茶。 梁名志 陈继伟 王立波 陈林波 段志芬 单治国 付学奇 周红杰关键词:普洱茶 渥堆发酵 Analysis of α-amylase Inhibitor Content Change in Pu-erh Tea During Pile-fermentation Process 被引量:9 2009年 The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α-amylase inhibitor content in Pu-erh tea during pile-fermentation process. Pu-erh tea samples from two regions of Shuangjiang County and Jinggu Dai and Yi Autonomous County of Yunnan Province at various fermentation stages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fermentation stages on the inhibitory effect to α-amylase; and the change law of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c-amylase inhibitor during processing was meanwhile studied by determining the contents of tea polyphenol and amino aci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crude meterial of Pu-erh tea presented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to α-amylase; this inhibitory effect assumed a de: creasing trend to the minimum at the middle stage of fermentation, whereafter it increased to some extent. Made tea also showed a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 to α-amylase. During whole processing period, contents of tea polyphenol and amino acid generally assumed a remarkably decreasing trend. Our results provided references for further isolating co-amylase inhibitor from Pu-erh tea and discussing the mechanism of its health care function. 张冬英 黄业伟 袁文侠 周红杰关键词:PROCESSING 普洱茶渥堆中α-淀粉酶抑制剂含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选取双江、景谷2种不同地区不同发酵阶段的普洱茶样品,研究不同发酵阶段普洱茶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的影响,并对其茶多酚与氨基酸进行检测,从中探讨普洱茶α-淀粉酶抑制剂在加工中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分离纯化普洱茶α-淀粉酶抑制剂及探讨普洱茶保健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普洱茶原料对α-淀粉酶抑制作用较强;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降低,发酵中期下降至最低点,发酵后期抑制作用又有所增强,成品茶对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较强。而茶多酚与氨基酸在整个渥堆加工过程中整体上呈明显下降趋势。 张冬英 黄业伟 袁文侠 周红杰关键词:普洱茶 Α-淀粉酶抑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