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工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作品数:641 被引量:1,469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启俭唐克吴红梅洪新刘航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渤海大学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07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5篇化学工程
  • 184篇理学
  • 104篇环境科学与工...
  • 93篇文化科学
  • 3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农业科学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机械工程
  • 6篇生物学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6篇医药卫生
  • 5篇矿业工程
  • 5篇电气工程
  • 4篇冶金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建筑科学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4篇催化
  • 60篇教学
  • 55篇谐波
  • 55篇分子
  • 54篇高次谐波
  • 54篇次谐波
  • 38篇分子筛
  • 37篇催化剂
  • 33篇废水
  • 33篇阿秒
  • 31篇改性
  • 30篇脉冲
  • 30篇阿秒脉冲
  • 29篇甲基
  • 25篇离子
  • 24篇污染
  • 24篇激光
  • 23篇教学改革
  • 22篇介孔
  • 21篇光催化

机构

  • 631篇辽宁工业大学
  • 31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哈尔滨工业大...
  • 18篇渤海大学
  • 11篇大连理工大学
  • 7篇锦州医科大学
  • 6篇辽宁工程技术...
  • 6篇沈阳大学
  • 5篇清华大学研究...
  • 4篇安阳工学院
  • 4篇辽宁医学院
  • 4篇中国石油
  • 4篇锦州康泰润滑...
  • 3篇大连海洋大学
  • 3篇广州大学
  • 3篇南昌航空大学
  • 3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华飞(辽宁)...
  • 2篇东北大学
  • 2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69篇刘航
  • 67篇吴红梅
  • 66篇郭宇
  • 61篇唐克
  • 53篇洪新
  • 53篇冯立强
  • 47篇周迎春
  • 45篇张启俭
  • 44篇单凤君
  • 39篇张震斌
  • 39篇赵永华
  • 33篇周立岱
  • 33篇李君华
  • 31篇张丹
  • 30篇周艳军
  • 30篇赵光
  • 29篇于常武
  • 28篇彭淑静
  • 28篇贾兰
  • 28篇张志华

传媒

  • 69篇辽宁化工
  • 55篇辽宁工业大学...
  • 40篇辽宁工业大学...
  • 36篇天津化工
  • 22篇江西化工
  • 21篇原子与分子物...
  • 17篇山东化工
  • 14篇燃料化学学报
  • 12篇绿色科技
  • 11篇应用化工
  • 11篇石油炼制与化...
  • 10篇化工新型材料
  • 10篇四川大学学报...
  • 8篇精细石油化工
  • 7篇现代化工
  • 7篇化学世界
  • 7篇中国沼气
  • 7篇化学研究与应...
  • 7篇激光技术
  • 7篇光谱学与光谱...

年份

  • 4篇2024
  • 42篇2023
  • 36篇2022
  • 40篇2021
  • 41篇2020
  • 66篇2019
  • 81篇2018
  • 75篇2017
  • 57篇2016
  • 60篇2015
  • 49篇2014
  • 18篇2013
  • 27篇2012
  • 20篇2011
  • 13篇2010
  • 2篇2009
6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时-空域波形优化延伸高次谐波截止能量的研究
2024年
在高次谐波发射三步模型的指导下,理论研究了三色场时-空域波形调控对谐波截止能量的影响.在时域调控下,通过改变三束激光场的强度比、相位和延迟时间获得了最佳的三色场时域波形.在该波形下,谐波截止能量得到最佳延伸.在空间调控下,在上述最佳波形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正向激光非均匀效应后,谐波截止能量得到了进一步延伸.并且,随着非均匀参数增大,谐波截止能量也可持续增大.通过分析激光波形、空间非均匀效应和谐波发射过程给出了谐波截止能量延伸的原因.并且,通过叠加部分谐波可获得脉宽为45 as的单个脉冲.
王佳琪冯立强刘航
关键词:高次谐波波形优化阿秒脉冲
工科无机化学“三性”实验项目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年
围绕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立足工科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实际,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设计、建设了一系列与生产应用紧密结合的“三性”实验,提升了无机化学实验项目的开设层次与水平。与“三性”实验项目设计同步,进行了教学方法和考核模式方面的改革和探索。采用项目和问题导向性教学法,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辅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显著提高;实验课的形成性评价在激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索、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方面效果突出。实践证明,“三性”实验教学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陈强强郭宇吴红梅张志华周立岱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无机化学
电荷共振增强电离在增强谐波辐射强度中的作用
2018年
理论提出一种利用泵浦探测激光驱动H_2^+分子来增强谐波辐射强度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泵浦激光驱动下H_2^+首先被激发到电荷共振增强电离区间,进而增大电离几率。随后在探测激光驱动下不仅谐波辐射强度得到增强,而且谐波截止频率得到延伸。最后通过叠加傅里叶变换后的谐波可获得脉宽在25 as的脉冲。
李健朱爱军高丽沈志博刘航
关键词:高次谐波阿秒脉冲
花生壳水热炭制备及对Cr(Ⅵ)吸附性能的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研究以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的花生壳水热炭对Cr (VI)的吸附性能。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溶液pH值、炭化时间、炭化温度、吸附剂用量对去除率及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2、炭化时间10 h、炭化温度200℃、吸附剂用量4 mg/L、吸附时间160 min、吸附温度45℃为最适。
王晓峰周艳军潘丹耿锦涛井正辉蔡玉福
关键词:花生壳
浅析心理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8年
心理剧是为了完成心理治疗、个体发展等目标而设计的一项咨询技术,它最早应用于美国,而后成为西方团体心理治疗技术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心理剧的含义与作用以及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在新形势下心理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并以此推进心理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拓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
陆璐李苓
关键词:心理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核运动对非奇次谐波产生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理论研究了H2+、D2+、T2+辐射高次谐波的特点.结果表明,在核运动影响下,不仅奇次谐波呈现红移现象,而且谐波光谱呈现非奇次谐波.随着核质量增大,奇次谐波频移和非几次谐波强度都减弱.但是随着激脉宽增大,非奇次谐波的产生明显被增强.理论分析表明,谐波频移是由谐波辐射在激光上升和下降区间的非对称性导致的;非奇次谐波是由于分子对称性在较大核间距离处遭破坏产生的.
冯立强刘航
关键词:高次谐波
V_(2)O_(5)-Al_(2)O_(3)催化CO_(2)氧化乙苯脱氢的稀土氧化物助剂效应被引量:1
2022年
结合尿素辅助水热和蒸发诱导自组装方法,制备了一系列V_(2)O_(5)-LnO-Al_(2)O_(3)(LnO分别为La_(2)O_(3)、CeO_(2)、Pr_(6)O_(11)、Nd_(2)O_(3)或Yb_(2)O_(3))钒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其中V_(2)O_(5)质量分数为9%,助剂质量分数为7%。采用N_(2)吸脱附、X射线衍射(XRD)、拉曼光谱(Raman)、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热分析(TG-DSC)等技术对催化剂的织构、结构、还原性能等进行了表征分析。在常压、550℃、n(CO_(2))∶n(乙苯)=20∶1和接触时间为0.17 h的条件下,考察了上述钒基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催化CO_(2)氧化乙苯脱氢(CO_(2)-ODEB)反应的性能,探讨了不同稀土氧化物的助剂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分析了催化剂的失活原因。结果表明:稀土氧化物对V_(2)O_(5)-Al_(2)O_(3)催化剂的织构性质、结构特征、还原性能、表面可还原钒物种数量、氧缺陷含量及积炭行为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V_(2)O_(5)-Pr_(6)O_(11)-Al_(2)O_(3)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最大,孔道规整度较高,可还原的表面钒物种最多,表现出最高的初始乙苯转化率;V_(2)O_(5)-CeO_(2)-Al_(2)O_(3)催化剂不仅具有较好的还原性能和较多的表面可还原钒物种,且其氧缺陷含量最高,能够较好地维持CO_(2)-ODEB反应过程中V^(5+)与V^(4+)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稳定性,表现出较高的初始活性和最佳的长周期稳定性。催化剂的失活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加入不同稀土氧化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催化剂的抗积炭能力,但与V^(5+)的不可逆还原相比,积炭并不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王欢杨国庆宋永红宋永红赵永华刘昭铁
关键词:乙苯脱氢苯乙烯稀土氧化物钒氧化物
辽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建设与思考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辽宁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特色不明显,就业渠道不通畅的客观条件,对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改革与建设,突出了专业特色。增加了环境影响评价实验与综合实验和专业实训,整合了环境监测实验与环境科学计算机技术实验;紧跟市场需求,对综合实验与专业实训、环境监测、环境地学、环境科学计算机技术的实验内容进行了规划与调整;把计算机仿真技术引入到《环境影响评价》课程体系中,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使学生真正得到实训与创新方面的训练。
张震斌张启俭周立岱陈国伟吴红梅
关键词:环境科学实验教学体系
PVDF/SiO_2复合纤维膜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被引量:7
2015年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SiO2含量分别为2%、5%和8%的PVDF/SiO2复合纤维膜,对复合纤维膜的物理性能、电化学性能以及组装电池性能等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纳米SiO2含量对静电纺PVDF基膜的纤维直径和形貌影响很大,随着SiO2含量的增加,静电纺PVDF/SiO2复合纤维膜的纤维直径变细且分布变宽,纤维表面的均匀性降低;其力学性能、电解液吸液率以及离子电导率均先增加后降低。以含量为5%的SiO2静电纺PVDF/SiO2复合纤维膜为隔膜组装的电池首周充放电容量最高,约为158 m Ah/g;经过50周充放电循环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最高为91%。
彭淑静梁银峥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隔膜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聚偏氟乙烯
五氧化二钒/铈改性二氧化钛催化甲醇高选择性氧化制备二甲氧基甲烷被引量:2
2016年
通过溶剂热法制备Ce掺杂的Ti O_2,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得一系列V_2O_5/Ce-TiO_2催化剂,并用于甲醇选择性氧化制二甲氧基甲烷(DMM)。采用XRD、UV-Vis、H_2-TPR、NH3-TPD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掺杂改性后的TiO_2负载V_2O_5更有利于催化剂表面钒氧物种的分散,且钒氧物种主要以孤立的和聚合态的形式存在,没有形成V_2O_5晶相结构。Ce掺杂改性后,改变了TiO_2载体与钒氧物种间的作用力,Ce掺杂量越大,钒氧物种的还原温度逐渐向高温移动,使得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减弱。Ce改性的TiO_2负载V_2O_5,Ce的改性量对催化剂的酸性质几乎没有影响,但是催化剂的酸性却随着V_2O_5负载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弱。当Ce和Ti的摩尔比为0.01,V_2O_5的负载量为10%所得催化剂10V/1Ce-TiO_2具有较为适宜的氧化还原性和酸性,在反应温度160℃时,甲醇的转化率为39.6%,DMM的选择性高达99.9%。
钱建华董清华李君华刘琳邢锦娟
关键词:五氧化二钒甲醇氧化二甲氧基甲烷
共6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