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航空宇航工程学院

作品数:337 被引量:1,108H指数:17
相关作者:贺平于秀坤邹光胜杨亚文李淑萍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14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0篇航空宇航科学...
  • 83篇金属学及工艺
  • 75篇理学
  • 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6篇一般工业技术
  • 30篇机械工程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文化科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电子电信
  • 4篇电气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兵器科学与技...
  • 2篇军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飞机
  • 23篇稳定性
  • 20篇输流管道
  • 19篇有限元
  • 18篇合金
  • 16篇复合材料
  • 16篇复合材
  • 15篇应力
  • 14篇可靠性
  • 13篇板材
  • 12篇拉深
  • 11篇遗传算法
  • 11篇航空发动机
  • 11篇冲压
  • 10篇排样
  • 10篇轴向运动
  • 10篇钛合金
  • 9篇脉动流
  • 8篇简谐
  • 7篇简谐激励

机构

  • 337篇沈阳航空工业...
  • 28篇东北大学
  • 1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2篇沈阳飞机工业...
  • 8篇大连理工大学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哈尔滨工程大...
  • 4篇上海大学
  • 4篇沈阳华晨金杯...
  • 3篇沈阳市第四热...
  • 2篇大连民族学院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沈阳建筑大学
  • 2篇沈阳飞机设计...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上海市应用数...
  • 2篇沈阳广播电视...
  • 1篇宝山钢铁股份...
  • 1篇大连交通大学

作者

  • 40篇金基铎
  • 36篇张凌云
  • 31篇杨晓东
  • 29篇刘占军
  • 20篇贺平
  • 15篇韩志仁
  • 13篇赵维涛
  • 13篇王巍
  • 12篇杨亚文
  • 12篇闻邦椿
  • 12篇邹光胜
  • 12篇李秀华
  • 10篇万良辉
  • 10篇张宇飞
  • 10篇吕伟
  • 10篇陈万吉
  • 9篇曲学军
  • 9篇李淑萍
  • 9篇祁桂根
  • 8篇尹峰

传媒

  • 149篇沈阳航空工业...
  • 14篇锻压技术
  • 11篇机械设计与制...
  • 9篇塑性工程学报
  • 9篇飞机设计
  • 7篇振动与冲击
  • 6篇模具技术
  • 6篇模具工业
  • 4篇振动工程学报
  • 4篇机械工程学报
  • 4篇现代制造工程
  • 4篇机械强度
  • 4篇中国科学(G...
  • 3篇振动.测试与...
  • 3篇力学学报
  • 3篇东北大学学报...
  • 3篇上海航天
  • 3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计算机集成制...
  • 2篇计量技术

年份

  • 3篇2011
  • 25篇2010
  • 50篇2009
  • 28篇2008
  • 39篇2007
  • 25篇2006
  • 23篇2005
  • 14篇2004
  • 26篇2003
  • 16篇2002
  • 19篇2001
  • 17篇2000
  • 15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7篇1996
  • 7篇1995
  • 16篇1994
  • 1篇1989
3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薄壁变径构件黏性介质内压成形方法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提出黏性介质内压成形选择构件最小尺寸作为成形用筒坯直径,并在筒坯内侧注入加载黏性介质,使之成为在黏性介质较高成形压力和较大黏性附着力共同作用下可均匀变形的一种成形新方法。给出了黏性介质内压成形原理,并通过有限元和试验方法讨论了黏性介质内压成形变形特点及在复杂薄壁变径构件中的应用情况。
高铁军郭德龙王忠金
Windows NT环境下三轴交流伺服系统的实现被引量:1
2001年
交流伺服在机电系统中有广泛的应用 ,WindowsNT提供了稳定的操作系统平台 ,充分利用其稳定性、可扩展性和多任务性 ,更有利于机电系统的集成 ,同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NT4.0环境下实现三轴交流伺服控制系统 ,阐述了NT设备驱动程序设计原理、控制系统的硬件实现和具体的驱动程序设计。
张武郭虹冯旺聪秦政琪
关键词:机电系统设备驱动程序WINDOWSNT操作系统
Timoshenko模型轴向运动梁的横向振动特性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通过对梁微单元体的受力分析,导出Timoshenko模型的轴向运动梁横向振动的运动方程,并利用复模态分析方法及半解析半数值方法,研究两端铰支条件下轴向运动梁横向振动的振动模态及固有频率。文中还讨论运动梁前两阶固有频率随轴向运动速度变化的情况。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对Timoshenko梁、Euler梁、Rayleigh梁及剪切梁的固有频率进行比较,分析转动惯量及剪切变形的影响。
杨晓东唐有绮
关键词:轴向运动梁固有频率
DS—1型动力升降伞的研制
1995年
本文介绍的动力升降伞的研制是在充分的气动、飞行、强度试验基础上,进行精心的总体设计和另构件及系统设计。以满足和达到人机飞行器的设计性能指标。
赵春伟刘茂魁李广义
复合材料层合/夹层板分析方法被引量:3
2008年
分别用ANSYS软件的实体单元solid-46,基于一阶理论的壳单元shell-99和基于整体-局部高阶理论有限元计算了复合材料层合/夹层板结构,包括层合板孔边应力集中和层合板热响应的算例,比较了各算法的精度。计算结果表明:ANSYS软件不能准确计算层合板/夹层板的层间应力,对孔边应力和热响应问题精度较低,整体-局部高阶理论有限元对于上述问题的计算具有较高精度。
任晓辉聂雷徐君升陈万吉
关键词:壳元
航空铝型材一次折斜角成形试验方法的研究
2003年
型材一次折斜角成形是制造飞机承力结构零件的成形方法之一 ,通过试验的方法获得某种型材一次折斜角成形极限角度参数对飞机零件的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简要地介绍了航空铝型材一次折斜角试验的 3种方法 ,并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
张凌云徐长革吴敏张少平
关键词:飞机工艺性能
基于某型振动式干燥机应力集中问题的强度分析
2000年
针对某型振动式干燥机横梁的应力集中问题 ,运用有限元理论和电测法对横梁进行了强度分析 。
于秀坤王哲明
关键词:横梁应力集中强度分析振动式干燥机
先进复合材料结构RTM技术现状及发展被引量:21
2000年
树脂转移模塑工艺 (RTM)产生以来 ,以其经济性优势开始替代热压罐的成形方法。RTM技术可生产高质量、具有复杂外形、低成本的产品。本文阐述了RTM技术在宇航工业材料、设备及应用上的发展。并对RTM技术进行了概述 。
段宝杨亚文王雅杰
关键词:RTM航天工艺复合材料结构
两端支承输流管道的稳定性和临界流速分析被引量:27
2006年
推导两端支承梁弯曲振动的频率方程和振型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利用频率方程讨论两端扭转弹簧刚度变化对梁的前两阶弯曲振动特征值的影响。以两端支承梁的振型函数为假设振型导出两端支承输流管道在定常流作用下临界速度的解析表达式,为今后分析这类系统的动态响应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临界流速公式系统地分析和讨论扭转刚度、重力系数和轴向预紧力对管道临界流速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量纲一扭转弹簧刚度在0到50区间内变化时对临界流速的影响较大,但大于50时影响明显减弱。当重力系数和轴向预紧力增大时,临界流速也随着增大。一般而言,两端扭转弹簧刚度越大也会增大相应的临界流速值。
金基铎杨晓东邹光胜
关键词:输流管道临界流速稳定性
空间梁板结构可靠性优化的全局最优解被引量:2
2007年
基于可靠性分析理论,用改进的一次二阶矩法给出了空间梁板结构安全余量对各设计变量敏度分析的表达式,由PNET法给出了结构系统可靠性函数对设计变量的一、二阶敏度表达式,以及Hessian矩阵中各元素的具体形式,据此能确定结构系统可靠性函数的凸凹性,为判断基于结构系统可靠性优化所得解是否为全局最优解提供了理论基础。算例表明,对空间梁板结构系统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问题,可靠性指标合理的解多为全局最优解。
赵维涛张大千于秀坤许晓丰
关键词:结构优化可靠性最优解敏度分析
共3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