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作品数:2,190 被引量:5,308H指数:22
相关作者:张瑞宏周骥平缪宏朱兴龙曾励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30篇期刊文章
  • 103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22篇机械工程
  • 469篇金属学及工艺
  • 45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1篇文化科学
  • 18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80篇农业科学
  • 166篇交通运输工程
  • 90篇化学工程
  • 82篇理学
  • 69篇电气工程
  • 37篇电子电信
  • 35篇动力工程及工...
  • 32篇建筑科学
  • 28篇经济管理
  • 2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8篇航空宇航科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3篇医药卫生
  • 1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81篇有限元
  • 110篇有限元分析
  • 98篇教学
  • 90篇仿真
  • 77篇机器人
  • 74篇合金
  • 73篇数控
  • 63篇汽车
  • 62篇传感
  • 58篇感器
  • 58篇传感器
  • 55篇课程
  • 47篇液压
  • 46篇齿轮
  • 43篇教育
  • 42篇应力
  • 42篇优化设计
  • 39篇数值模拟
  • 39篇值模拟
  • 38篇控制系统

机构

  • 2,135篇扬州大学
  • 77篇南京航空航天...
  • 53篇东南大学
  • 36篇扬州工业职业...
  • 20篇江苏大学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17篇扬州大学广陵...
  • 16篇淮海工学院
  • 16篇嘉兴市特种设...
  • 15篇江海职业技术...
  • 15篇江苏亚威机床...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2篇江苏牧羊控股...
  • 9篇南京林业大学
  • 9篇通富热处理(...
  • 8篇安徽工业大学
  • 8篇南京工业大学
  • 8篇南昌航空大学
  • 8篇南京理工大学
  • 8篇苏州工业园区...

作者

  • 162篇张瑞宏
  • 120篇缪宏
  • 113篇周骥平
  • 100篇曾励
  • 94篇朱兴龙
  • 82篇张剑峰
  • 79篇宋爱平
  • 75篇陈靖芯
  • 74篇龚俊杰
  • 71篇朱永伟
  • 67篇奚小波
  • 60篇张燕军
  • 58篇金亦富
  • 57篇李红
  • 57篇沈辉
  • 56篇高建和
  • 52篇陈荣发
  • 50篇张善文
  • 46篇王昌龙
  • 45篇张超

传媒

  • 182篇机械工程与自...
  • 165篇农业装备技术
  • 133篇扬州大学学报...
  • 51篇机械制造与自...
  • 38篇中国农机化学...
  • 33篇机械设计与制...
  • 33篇机电产品开发...
  • 31篇徐州工程学院...
  • 25篇机械传动
  • 25篇机械工程师
  • 25篇南方农机
  • 25篇农业装备与车...
  • 23篇现代制造工程
  • 22篇机械设计与制...
  • 21篇热加工工艺
  • 19篇制造业自动化
  • 19篇机械工程学报
  • 19篇机床与液压
  • 17篇机械设计与研...
  • 17篇机械设计

年份

  • 9篇2024
  • 111篇2023
  • 118篇2022
  • 131篇2021
  • 143篇2020
  • 143篇2019
  • 93篇2018
  • 144篇2017
  • 128篇2016
  • 122篇2015
  • 108篇2014
  • 89篇2013
  • 84篇2012
  • 104篇2011
  • 79篇2010
  • 95篇2009
  • 95篇2008
  • 87篇2007
  • 62篇2006
  • 57篇2005
2,1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纳米稀土颗粒CeO_2掺杂对Ni-P脉冲镀层微观结构与沉积机理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双脉冲电流特性与超声场高频振荡效应电沉积法制备Ni-P/n-CeO2纳米复合镀层。借助环境扫描电镜(E-SEM/EDXA)、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及X射线衍射仪(XRD),对镀层微观形貌、化学成分及晶体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掺杂15g/L纳米CeO2(RE)颗粒,稀土Ce含量与沉积速度分别可达2.3%和68μm/h,晶粒致密,呈现非晶态;在600°C下时效处理2h,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高达HV780。讨论了纳米稀土颗粒吸附特性与脉冲过电势对电沉积机理的影响。Ce4+或n-CeO2吸附在阴极活性表面形成大量具有催化作用的晶核,沉积并钉扎在开裂的纹裂源边缘。在高温时效时,纳米颗粒与部分Ni晶粒充分弥散互溶,占据空间,阻碍晶粒粗化及裂纹扩展,从而有效提高复合镀层的裂纹扩展抗力与显微硬度。
周小卫沈以赴靳惠明郑莹莹
关键词:NI-P镀层脉冲电沉积CEO2
基于PMAC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开发研究被引量:22
2003年
讨论了开放式数控 (CNC)系统的 3种实现途径 ;论述了 PMAC (program mable multi-axes con-troller)多轴运动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的开放性 ;介绍了以工业控制机为平台、以
王隆太李吉中李雪峰张强
关键词:PMAC开放式数控系统
立式径向挤压制管机研究现状与发展被引量:1
2019年
介绍了国内外立式径向挤压制管工艺技术和设备状况,通过将径向挤压加工工艺与传统的制管工艺进行对比,分析了立式径向挤压工艺的优缺点,并展望了立式径向挤压制管机的发展趋势。
陈靖芯方学良姜欣悦陈新文颜萍朱孟鸽
某型电动自装卸式垃圾收集车提料机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被引量:1
2019年
对海沃RCM03型自装卸式垃圾收集车的提料机构进行机构设计与分析计算,优化了提料机构中的油缸力学特性,进行提料机构的液压系统功能设计。试验表明设计的提料机构具有工作可靠、循环工作时间短、效率高等特点。
周竹馨沈辉凌曦韦梦圆
关键词:液压系统
基于Bezier曲线优化的农机自动驾驶避障控制方法被引量:18
2019年
动力换挡拖拉机的产生促进农机自动驾驶向着无人化方向发展,农机的自动避障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该文针对最短切线路径曲线曲率不连续、跟踪控制精度差及农机运动模型精度低等缺点,采用三阶Bezier曲线优化法形成连续平滑农机避障路径,通过链式控制理论建立农机运动线性控制模型,利用PI控制器进行转角补偿,并进行了控制方法的仿真和犁耕作业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农机行驶的航向误差角在-0.06~0.06 rad,横向位置误差小于13 cm,前轮转向角变化平缓,没有显著突变,说明该方法控制精度较高,农机能够按预设轨迹行驶。犁耕作业试验结果表明:Bezier曲线部分的避障精度为5.21 cm,曲线路径的跟踪控制效果较好;避障后农机继续沿直线行驶的精度为1.98 cm,说明该方法可保证农机在避障后恢复直线自动驾驶。研究结果表明,该避障路径控制方法在不平整犁耕地中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适应性,可满足拖拉机作业的避障要求。
奚小波史扬杰单翔张琦金亦富龚俊杰张剑峰张瑞宏
关键词:农业机械避障自动驾驶BEZIER曲线
大学生方程式赛车车架设计与分析
方程式赛车的车架承载着整个赛车各总成和零部件,是整车安装的基础,既要与车身相连,又要与底盘和悬架等系统相连,其结构强度影响着整车性能,因而必须确保车架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能够满足要求。根据中国大学生方程式大赛规则中所要求的车...
袁小康张如勇
关键词:CATIA建模
文献传递
基于Linux的TCP/IP网络通信编程被引量:5
2005年
介绍了Linux环境下的TCP/IP网络通信编程方法,包括:TCP/IP协议、BSD套接字接口和Socket编程。
赵毅红陈荣发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LINUXTCP/IP
城市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选址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正成为世界性的难题,新能源电动汽车作为非常具有潜力的解决方案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然而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发展受到充电问题的制约,本文以用户充电的便捷性与充电站的经济性为约束,采用排队理论、中心地理论和重心法等多种方法其充电系统的选址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以盐城市区作为实例进行分析,获得了盐城市区未来城市内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合理网络布局,对其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方学良程航单金良单杰姜欣悦
关键词:电动汽车排队论中心地理论重心法
新型等温淬火工艺对球墨铸铁弯曲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采用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镜研究了球墨铸铁经新型等温淬火工艺热处理后(890℃奥氏体化15 min,快冷到100~200℃左右,然后快速升温到220℃保温5、15、30、60、240、600 min不同时间,随后空冷)的显微组织对硬度和弯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时间的延长,硬度增加,弯曲强度增加,在220℃保温240 min处理的球墨铸铁具有最佳的显微组织以及弯曲性能;弯曲强度和挠度的提高与所获得的针状贝氏体和残留奥氏体数量,以及残留奥氏体的TRIP效应有关。
刘澄杨晨崔锡锡华高赵振波
关键词:球墨铸铁等温淬火工艺显微组织
轴类零件多参数测量装置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前在工厂生产线上对于轴类零件回转精度的测量,仍采用千分表等传统仪器进行手工测量,视觉误差以及手工测量数据的少的问题,难以对零件数做出准确的评价。为此,针对轴类零件本文设计了一种计算机辅助测试的新装置,它采用计算机控制,实现轴类零件测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处理和评价。它不仅适用于单一参数的检测,同时也适用于多参数的检测。
倪厚强朱兴龙司树伦翟玉庆
关键词:轴类零件计算机辅助测试
共2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