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化学工程学院

作品数:5,397 被引量:22,143H指数:42
相关作者:张玉贞查庆芳孔瑛王宗贤刘东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石油化工重点实验室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291篇期刊文章
  • 1,037篇会议论文
  • 12篇科技成果
  • 6篇标准

领域

  • 1,8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1,328篇化学工程
  • 925篇理学
  • 75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54篇文化科学
  • 19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8篇天文地球
  • 100篇机械工程
  • 76篇金属学及工艺
  • 71篇自动化与计算...
  • 60篇动力工程及工...
  • 53篇电气工程
  • 50篇交通运输工程
  • 38篇建筑科学
  • 37篇生物学
  • 29篇医药卫生
  • 28篇轻工技术与工...
  • 24篇经济管理
  • 17篇矿业工程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69篇催化
  • 537篇催化剂
  • 471篇裂化
  • 400篇加氢
  • 370篇分子
  • 348篇催化裂化
  • 323篇渣油
  • 287篇分子筛
  • 196篇教学
  • 176篇汽油
  • 156篇脱硫
  • 154篇柴油
  • 148篇改性
  • 139篇纳米
  • 135篇石油
  • 133篇沥青
  • 127篇动力学
  • 125篇离子
  • 125篇废水
  • 116篇降解

机构

  • 5,346篇中国石油大学...
  • 194篇中国石油化工...
  • 170篇辽宁石油化工...
  • 136篇中国石油
  • 94篇中国石油天然...
  • 61篇中国石油大学...
  • 49篇中国石化
  • 48篇中国石油大学...
  • 39篇中国科学院
  • 38篇中国石油化工...
  • 32篇华东理工大学
  • 31篇清华大学
  • 25篇滨州学院
  • 24篇中国石油大学...
  • 22篇中国海洋大学
  • 22篇中国石油抚顺...
  • 19篇青岛科技大学
  • 17篇天津工业大学
  • 16篇山东科技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山...

作者

  • 298篇刘晨光
  • 251篇赵东风
  • 231篇阙国和
  • 229篇杨朝合
  • 208篇赵朝成
  • 208篇阎子峰
  • 142篇郑经堂
  • 137篇山红红
  • 137篇柳云骐
  • 119篇李春义
  • 116篇王宗贤
  • 112篇夏道宏
  • 110篇孔瑛
  • 106篇刘欣梅
  • 97篇金有海
  • 96篇邓文安
  • 93篇王振波
  • 89篇吴明铂
  • 87篇张玉贞
  • 86篇宋丽娟

传媒

  • 339篇石油大学学报...
  • 265篇石油学报(石...
  • 202篇石油炼制与化...
  • 16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2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00篇石油与天然气...
  • 98篇化工进展
  • 98篇石油化工
  • 79篇现代化工
  • 76篇石油化工高等...
  • 68篇炼油技术与工...
  • 62篇应用化工
  • 51篇石化技术与应...
  • 49篇山东化工
  • 49篇工业催化
  • 48篇广州化工
  • 46篇实验技术与管...
  • 46篇油气田环境保...
  • 41篇当代化工
  • 38篇广东化工

年份

  • 1篇2024
  • 32篇2023
  • 86篇2022
  • 112篇2021
  • 111篇2020
  • 223篇2019
  • 237篇2018
  • 201篇2017
  • 231篇2016
  • 202篇2015
  • 205篇2014
  • 256篇2013
  • 216篇2012
  • 282篇2011
  • 318篇2010
  • 287篇2009
  • 285篇2008
  • 344篇2007
  • 280篇2006
  • 283篇2005
5,3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卟啉基人工光合体系的设计、构建及在二氧化碳还原中的应用
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热电厂和化工厂每年都要产生大量的CO2废气,带来了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1]研究者通过模仿植物的光合作用,提出了光酶耦合催化系统的概念。[2]这个系统由可独立调控的酶催化系...
修阳徐鲁艺王生杰
关键词:卟啉自组装光催化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的研究
开发了一种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对所制备催化剂的比表面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以锦西重油催化裂化汽油为原料,在加氢微反上进行了选择性加氢脱硫的考察,通过对复合氧化物的分子比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进行考察,经过优化得出选...
宗海生周亚松
关键词: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辛烷值
文献传递
辛二腈加氢制取辛二胺的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以骨架镍作为加氢催化剂 ,在乙醇溶剂中 ,液相加氢还原辛二腈制备辛二胺。分析了加氢反应体系、骨架镍催化剂制备条件和加氢反应条件对辛二腈加氢反应的影响。在催化剂加入量为 5 .0 %~ 15 .0 % ,氢压为 0 .1~ 5 .0MPa ,剂料比为 0 .2~ 5的条件下 ,辛二腈转化率可达 10 0 % ,辛二胺收率达 96 %以上。正交实验结果表明 ,在催化剂用量较低的条件下 ,可以通过提高反应氢压和剂料比的方法改善加氢效果。研究还表明 ,在相同的加氢条件下 ,Ni/Al2 O3
赵会吉邢金仙殷长龙刘坤刘晨光
关键词:骨架镍镍催化剂胺类化合物加氢催化剂
循环水排污水中残余阻垢剂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循环水排污水中残余的阻垢剂会导致其水质的变化,从而影响反渗透膜性能。本文以循环水中常用的阻垢剂聚天冬氨酸(PASP)、羟基亚乙基=膦酸(HEDP)和氨基三亚甲基膦酸(ATMP)为研究对象,首先考察了它们的阻垢性能,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静态浸泡试验和动态试验考察了它们的存在对反渗透膜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ASP、HEDP和ATMP中,PASP的阻垢性能最优,阻垢率高达84.21%,三者均会对反渗透膜的表面结构、组成成分、膜通量以及脱盐率产生一定的影响。当PASP、HEDP和ATMP的浓度分别为50mg/L、10mg/L和30mg/L时,在反渗透系统连续运行10h后,膜通量分别下降5.53%、4.89%和9.09%,小于空白时的18.95%;此外,脱盐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杨伟刘芳高雅闫茜张利
关键词:循环水排污水阻垢剂膜通量
物性参数对气浮器分离区流场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为研究不同物性参数对气浮器分离区流场的影响,基于FLUENT软件建立气浮器模型,对不同气泡粒径和气含率下的气浮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随气泡粒径的增大,分离区分层流型逐渐明显,且水平流层不断上移,气含率逐渐减低,高含气区域随水平流层上移;入口气含率升高时,分离区流型变化规律与气泡粒径增加时类似,但是气含率逐渐升高。研究结果可为气浮池实际应用中物性参数的优化组合提供参考。
杨佳佳陈阿强王振波金有海
关键词:气浮器气含率流场
一种树枝状粘土稳定剂PE-3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以季戊四醇四氯乙酸酯和三乙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树枝状粘土稳定剂PE-3,通过1H-NMR和IR等检测手段确认了目标产物的结构,对季铵化反应合成条件进行优化并测试其防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PE-3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 h,n(三乙胺)∶n(季戊四醇四氯乙酸酯)=5.2,溶剂占反应体系总质量65%,此时产物收率为96.5%。该树枝状季铵盐粘土稳定剂防膨性能良好,用量为1%时防膨率达90%以上。耐冲刷性能优,经过10次冲刷后,其防膨率变化不大。当PE-3与NH4Cl按1∶1比例复配,用量1%时其防膨率到达93.6%以上,且耐冲刷性能较复配前有明显的提高。该剂可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使用,90℃下可以保持良好的防膨率。
马怡然黄立贤李季王彦宋林花姜翠玉
关键词:粘土稳定剂防膨性能
液膜法净化油区污水中低浓度酚的研究被引量:6
1996年
采用LMS-2-液体石蜡-煤油-NaOH液膜体系,确定了净化污水中低浓度酚的各种实验条件,并对油区废水进行了净化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本法适用于低浓度含酚废水的处理,一级处理除酚率达95%。该技术经济实用,具有工业应用价值。
王宗廷袁存光鞠美庭冯成武
关键词:液膜法污水处理石油工业
生物处理油田采出水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被引量:1
2006年
概述了油田采出水的特点及其生物处理原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处理油田采出水的新工艺、新技术。探讨了好氧生物处理法、厌氧生物处理法及厌氧-好氧相结合的处理效果及优缺点,提出应注重耐高温、耐高盐高效石油降解菌的筛选,以提高生物处理的效率。
李树超周蕾
关键词:油田采出水生物处理化学需氧量高效石油降解菌
FCC汽油脱硫用交联HEC渗透汽化膜的性能评价被引量:9
2008年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FCC汽油脱硫用交联HEC渗透汽化膜,并对膜结构进行红外表征。分别用硫质量分数为225μg/g和1050μg/g的2种FCC汽油评价交联HEC渗透汽化膜的脱硫性能,探讨了料液的含硫质量分数、硫化物组成、脱硫温度对该渗透汽化膜渗透通量和富集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料液的硫质量分数越高、硫化物组成越复杂,HEC渗透汽化膜的富集因子就越低,渗透通量就越高。随着脱硫温度的升高,渗透通量一直增加,而富集因子出现极大值。富集因子最大时对应的温度为渗透汽化膜的最佳脱硫温度。对于含硫225μg/g和1050μg/g的FCC汽油,采用交联HEC渗透汽化膜脱硫的最佳温度分别为368K和383K,因此其较适用于低硫FCC汽油的脱硫。对于含硫225μg/g的FCC汽油,交联HEC渗透汽化膜的富集因子达到4.5。
渠慧敏孔瑛张玉忠杨金荣林立刚
关键词:渗透汽化FCC汽油脱硫性能
硫化条件对水溶性Ni催化剂抑焦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显微观察、SEM、XRD、激光粒度分析等手段,对水溶性Ni催化剂及其前体在渣油悬浮床加氢工艺不同阶段的存在状态进行了观测,分析了不同硫化时间下Ni催化剂的组成和粒度分布,并对不同硫化时间和不同质量分数的催化剂进行了渣油加氢裂化抑焦活性评价。结果表明,硫化时间的增长,生成的硫化态催化剂晶形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硫化时间的延长和催化剂质量分数的提高,催化剂的抑制生焦活性提高;当硫化时间超过3h,催化剂质量分数大于2000μg/g时,催化剂抑焦活性的变化趋于平稳。
刘东张数义崔文龙邓文安阙国和
关键词:水溶性催化剂硫化
共5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