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212 被引量:735H指数:12
相关作者:高长城吴修利张莉弘卢敏于淑艳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食品工程学院长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教育部“春晖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文化科学
  • 16篇化学工程
  • 11篇农业科学
  • 10篇理学
  • 8篇医药卫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3篇响应面
  • 23篇多糖
  • 23篇响应面法
  • 21篇食品
  • 21篇抗氧化
  • 19篇饮料
  • 16篇淀粉
  • 15篇活性
  • 14篇油莎豆
  • 14篇壳聚糖
  • 14篇发酵
  • 13篇正交
  • 13篇超声波
  • 11篇响应面法优化
  • 10篇超声波辅助
  • 9篇正交试验
  • 9篇抗氧化活性
  • 9篇抗氧化性
  • 9篇黄酮
  • 9篇复合饮料

机构

  • 210篇长春大学
  • 44篇浙江李子园食...
  • 11篇吉林省农业科...
  • 7篇吉林农业科技...
  • 4篇吉林大学
  • 4篇长春师范大学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长春市十一高...
  • 2篇漯河职业技术...
  • 2篇吉林省疾病预...
  • 2篇科技厅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2篇白山市林源春...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北华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吉林交通职业...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作者

  • 11篇吴琼
  • 10篇陈丽娜
  • 8篇吴修利
  • 6篇邹险峰
  • 4篇高长城
  • 4篇张莉弘
  • 4篇迟燕平
  • 4篇吴淑清
  • 3篇卢敏
  • 3篇马井喜
  • 3篇李丹
  • 3篇李晓磊
  • 3篇康立宁
  • 3篇姜雪
  • 3篇王西
  • 2篇石矛
  • 2篇代永刚
  • 2篇吴亚君
  • 2篇李应华
  • 2篇赵珺

传媒

  • 32篇食品研究与开...
  • 24篇粮食与油脂
  • 17篇食品科技
  • 15篇食品工业
  • 13篇中国调味品
  • 8篇中国果菜
  • 7篇食品科学
  • 7篇广东化工
  • 6篇长春大学学报
  • 6篇江苏调味副食...
  • 6篇食品安全质量...
  • 5篇农产品加工
  • 5篇食品界
  • 4篇现代食品
  • 3篇化工管理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中国食品添加...
  • 3篇科技资讯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饲料研究

年份

  • 3篇2025
  • 22篇2024
  • 13篇2023
  • 35篇2022
  • 40篇2021
  • 24篇2020
  • 21篇2019
  • 14篇2018
  • 19篇2017
  • 14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桃豌豆奶的研制
2021年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食品的健康与营养。植物性蛋白饮料逐渐发展起来,但目前市场上植物性蛋白饮料种类较少,因此本文以豌豆、核桃为主要原料,生产核桃豌豆奶,以稳定系数和感官评价为考量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核桃豌豆奶的最佳工艺配方及ɑ-淀粉酶的最佳酶解条件。结果表明,核桃豌豆奶的最佳工配方为核桃浆∶豌豆浆=1∶2.0(以核桃浆、豌豆浆混合液的质量为基准添加其他辅料),白砂糖添加量3%,牛奶添加量10%;ɑ-淀粉酶的最佳酶解条件为加酶量0.4%,酶解时间3 h,酶解温度70℃。在此条件下生产的核桃豌豆奶性质稳定,口味良好,营养丰富。
李国平王君能朱文秀孙旭芬程伟忠李博胜吴淑清
关键词:核桃豌豆乳饮料工艺参数
油莎豆藜麦颗粒奶的工艺研究及气味分析
2024年
[目的]以油莎豆、藜麦和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优化试验,分别以离心沉淀率和感官评价为双重指标,优化得到油莎豆藜麦颗粒奶的最佳配方参数。[方法]根据优化参数制作的油莎豆藜麦颗粒奶与麦香奶、核桃奶及纯牛奶进行营养成分对比,并利用电子鼻分析其气味特征。[结果]当油莎豆浆与藜麦比例为3︰2 mL/g、甜味剂添加量为3 g、稳定剂添加量为0.4 g、淀粉添加量为1.6 g、牛奶添加量为80 mL时,所得油莎豆藜麦颗粒奶具有独特的谷物风味且营养丰富。[结论]电子鼻分析显示,不同乳制品的风味物质种类虽存在一定相似性,但在风味物质的具体含量上差异显著。
蒋晓航别雨桐茹佳怡王顺余李博胜苏忠军王博颖吴淑清
关键词:油莎豆电子鼻
玫瑰芦荟葡萄籽粉果冻的研制被引量:2
2021年
本研究以可食用芦荟、玫瑰、葡萄籽粉为原料制作果冻,以感官评价值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配方进行优化,并检测果冻的蛋白质含量和菌落总数。结果表明,玫瑰芦荟葡萄籽粉果冻的最佳配方为玫瑰芦荟混合汁液3 g、蔗糖7 g、复合凝胶(魔芋粉∶黄原胶=1∶1)5 g、葡萄籽粉0.40 g,通过此配方生产的果冻蛋白质含量为0.843 g,菌落总数为63 CFU/g,持水力为62.35%,均符合国家标准,且成型稳定,具有清新的芦荟和玫瑰的香气。
朱文秀孙旭芬李国平王君能李博胜陈雯吴淑清
关键词:苦水玫瑰库拉索芦荟正交试验
响应面法优化黑枸杞酸乳的工艺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研究黑枸杞酸乳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以黑枸杞、白砂糖、发酵剂为主要原辅料,以感官评定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确定最佳生产工艺配方,并对产品进行了花青素含量、酸度及质构等指标的测定。确定黑枸杞酸乳的最佳工艺配方参数为:以纯牛乳用量100%为基准,黑枸杞添加量3.8%,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剂添加量0.18%,发酵时间12 h。在此条件下,制作出的黑枸杞酸乳花青素含量为0.05 mg/100 g,酸乳组织状态良好、香气宜人,外观呈现淡紫色。
江宇峰洪豆王顺余阿丽雅段红梅吴淑清
关键词:响应面酸乳
酸枣仁油微胶囊的制备与表征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酸枣仁油,并以酸枣仁油为芯材,β-环糊精和大豆分离蛋白为壁材,喷雾干燥法制备酸枣仁油微胶囊。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和扫描电镜(SEM)对酸枣仁油和微胶囊成分结构进行分析和表征,提取的酸枣仁油共检测出7种脂肪酸成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0.758%,其中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56.375%,制备的微胶囊包埋率为67.54%。SEM显示,微胶囊颗粒形态完整;DSC分析表明,酸枣仁油微胶囊在常温下表现良好的热稳定性,可以满足食品的加工条件。
姜雪段蕾包尕红吴修利
关键词:酸枣仁油微胶囊
超高压处理对小根蒜泡菜胀袋及品质的影响
2025年
利用不同压力(200、300 MPa和400 MPa)的超高压(ultra-high pressure,UHP)处理真空包装的小根蒜泡菜10 min后,分别在4℃和25℃贮藏25 d。每5 d检测泡菜的胀袋和品质,包括胀袋情况、呼吸强度、乳酸脱氢酶活性、pH值、亚硝酸盐含量、硬度、色差、微生物以及感官评价。结果表明,在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对照(CK)组在贮藏第5天均出现了胀袋,而所有UHP处理后的均未胀袋;与CK组相比,UHP处理后小根蒜的呼吸强度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在两种贮藏温度条件下,UHP处理抑制了小根蒜泡菜pH值下降,降低了亚硝酸盐含量以及L*值和b*值(P<0.05)。菌落总数和乳酸菌随着UHP压力增大而逐渐减少,而霉菌和酵母菌在超过200 MPa时无法检出。UHP处理对小根蒜泡菜的硬度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由感官评价结果可知,UHP处理的泡菜酸味适中,而与对照组颜色、风味和质地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UHP可以有效控制小根蒜泡菜胀袋,且对其品质影响较小。
高煜王洁婷王颖地孙茂成
关键词:小根蒜泡菜超高压处理胀袋
薇菜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成分分析
2021年
为明确薇菜酸性多糖的组成和化学成分,采用Sepharose CL-6B对薇菜酸性多糖WOJP-A分离纯化,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红外光谱对均一组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WOJP-A经过Sepharose CL-6B分离纯化得到WOJP-A-b(24.6%)和WOJP-A-c(27.6%)两个主要组分,其分子量分别为10.6 kDa和4.5 kDa。WOJP-A、WOJP-A-b和WOJP-A-c的单糖组成分析表明,WOJP-A和WOJP-A-b的单糖组成和含量相差不大,主要由GalA组成,同时含有少量的Gal、Ara和Rha;而WOJP-A-c主要由Gal和GalA组成,含有少量的Ara和Rha。红外光谱分析表明,WOJP-A-b和WOJP-A-c含有的-OH、-CH和-COOH等多种特征吸收峰大致相同,说明二者含有多糖的特征官能团基本一致。上述结果明确了薇菜酸性多糖的两个主要组分及其化学成分,为薇菜酸性多糖的深入研究和相关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依据,并推动了长白山地区野生资源的精深加工。
胡彦波刘扬赵偲如赵珺
关键词:薇菜酸性多糖分离纯化
壳聚糖基复合膜的合成及对蛋白质吸附能力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食品加工排放的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会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为了减少废水中蛋白质的含量,研究考察用戊二醛分别将淀粉、羧甲基纤维素与壳聚糖进行交联制成壳聚糖/淀粉复合膜和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并通过FT-IR和SEM表征进行了复合结果验证,同时对膜样品进行拉伸强度和溶胀度的测定,结果证明复合膜较单一壳聚糖膜稳定性好,更加利于废水处理。进一步对比壳聚糖/淀粉复合膜和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对蛋白质的吸附效率,结果得出壳聚糖/淀粉复合膜对蛋白质吸附效率要高于壳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
刘佳鑫汤琦龙赵珺刘梦林李瑞雪
关键词:壳聚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复合膜蛋白质
人参花曲奇饼干的研制被引量:6
2022年
以低筋面粉为主要原料,以人参花、烘焙改造粉、蜂蜜作为影响因子,感官评价和质构检测为检测手段,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确定了人参花曲奇饼干的最佳配方:以低筋面粉质量为基准,人参花添加量1.14%、烘焙改造粉添加量5.38%、蜂蜜添加量9.72%。以此配方工艺制作的人参花曲奇饼干,色泽棕黄、香酥可口、甜中稍带可接受的人参花微苦,产品具有人参花特征风味。
吴淑清姜志鹏尹明李韦卓
关键词:曲奇饼干
人参锈腐病拮抗菌的筛选鉴定及其生防效果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筛选出拮抗人参锈腐病菌(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s)的高效菌株,并研究其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控效果,研究采用平板稀释法从人参根际土壤中分离获得菌株,以人参锈腐病菌为靶标菌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拮抗活性较强的菌株;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rDNA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其培养特性;通过田间试验测定拮抗菌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菌株xf-11对人参锈腐病菌拮抗作用最强,抑菌率达到75.56%;经鉴定菌株xf-11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xf-11在12h进入生长稳定期,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H为6~7;田间试验结果显示,xf-11处理的人参成活率达到90.5%,对人参锈腐病的防控率达到67.15%,明显高于对照组(CK)和多菌灵处理组(T2)(P<0.05)。以上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xf-11对人参锈腐病菌具有较强的拮抗活性,能够有效防治人参锈腐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贾冬舒马井喜秦凤贤武军胡铁军李忠敬陈巍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