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

作品数:68 被引量:271H指数:8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妇产科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核科学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6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细胞
  • 26篇肿瘤
  • 18篇腺癌
  • 12篇乳腺
  • 12篇乳腺癌
  • 10篇基因
  • 7篇代谢
  • 7篇肿瘤转移
  • 7篇卵巢
  • 7篇卵巢癌
  • 7篇癌细胞
  • 6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5篇信号
  • 5篇预后
  • 5篇纤维细胞
  • 5篇化疗
  • 5篇成纤维细胞
  • 4篇蛋白
  • 4篇毒性

机构

  • 68篇复旦大学附属...
  • 13篇复旦大学
  • 9篇复旦大学上海...
  • 3篇无锡市人民医...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山东省交通医...
  • 1篇德克萨斯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省肿瘤医...

作者

  • 5篇欧周罗
  • 4篇邵志敏
  • 3篇吕蓓
  • 3篇刘刚
  • 3篇邢星
  • 3篇张慧
  • 3篇任春霞
  • 2篇官国先
  • 2篇刘星
  • 2篇王红阳
  • 2篇卢辉山
  • 2篇宋传贵
  • 2篇刘勇
  • 2篇程玺
  • 2篇黄昌明
  • 2篇徐娜
  • 2篇刘霏
  • 2篇李梦娇
  • 2篇李浩然
  • 2篇刘勇

传媒

  • 24篇中国癌症杂志
  • 5篇中国细胞生物...
  • 3篇国外医学(肿...
  • 2篇遗传
  • 2篇肿瘤
  • 2篇生命的化学
  • 2篇第八届全国肿...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中国肿瘤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实用肿瘤杂志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辐射研究与辐...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科学基金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实验动物与比...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10篇2015
  • 7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2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化疗抵抗的关系
目的 探讨DNA损伤修复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宫颈癌化疗药物抵抗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2008-2009年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根治性手术的7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采用体外MTT方法分别检测顺铂、卡铂、奈达铂和奥...
史庭燕杨莉杨恭凌云华杨敬敏钱吉吴小华魏庆义程玺
IL-6通过活化STAT3/Notch信号促进癌相关成纤维细胞衰老及宫颈癌上皮细胞侵袭与放疗抵抗的机理研究被引量:13
2016年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中衰老的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介导上皮肿瘤的转移和放化疗抵抗,而CAFs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IL-6可能促进宫颈癌的侵袭和放疗抵抗,但其作用机制并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讨IL-6对CAFs衰老及宫颈癌上皮细胞侵袭与放疗抵抗的作用。方法:以宫颈癌CAFs、宫颈组织正常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s,NFs)、宫颈癌细胞系He La、Siha和ME180为材料,采用IL-6、STAT3和Notch抑制剂处理不同细胞,用细胞染色、免疫荧光、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测定细胞衰老、STAT3、Notch信号、细胞侵袭能力和对放射线诱导的细胞凋亡变化。结果:CAFs条件培养基(conditioned medium,CM)或IL-6可以激活STAT3和Notch信号诱导细胞衰老或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能力;CAFs与宫颈癌细胞混合培养能促进宫颈癌细胞的侵袭,但IL-6抗体、STAT3抑制剂S31-201或Notch抑制剂DAPT处理细胞则会抑制宫颈癌细胞的侵袭。IL-6/STAT3作为Notch信号的上游分子,可能主要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的方式上调成纤维细胞或癌细胞中Notch信号关键配体Jagged-1而活化Notch信号,最后赋予宫颈癌细胞对放射线的抵抗作用。结论:CAFs在肿瘤微环境中可能通过IL-6/STAT3活化Notch信号诱导宫颈癌上皮细胞的侵袭和放疗抵抗,靶向STAT3/Notch信号相关分子有可能提高宫颈癌的放疗效果。
任春霞马锦琪吕祝武娄雪玲吕蓓杨恭
关键词:癌相关成纤维细胞白细胞介素6衰老STAT3NOTCH
Notch3信号通路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Notch信号传导通路是影响细胞命运的重要通路之一,相邻细胞间通过Notch受体传递信号可以调节多种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影响器官形成和形态变化。Notch信号传导的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脑肿瘤、乳腺癌、肝癌等。近年来研究表明,Notch异常通路介导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尤其Notch3及其信号传导分子参与肿瘤的化疗耐药与复发。文章对新近有关Notch3信号通路的重要分子调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进行综述。
刘杨杨恭臧荣余
关键词:NOTCH3卵巢癌信号传导通路
LONP1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9年
线粒体ATP依赖的LON蛋白水解酶(又称LONP1),是由核基因LONP1编码的线粒体的重要蛋白之一,在调节线粒体代谢活动、维持线粒体稳态和修复线粒体DNA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有关LONP1参与的生理功能以及人类疾病(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脏病和中风)的研究逐渐增加,研究者已经明确,许多线粒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涉及不同程度的LONP1功能障碍。本文对LONP1的正常功能、在恶性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作用机制及其对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恶性肿瘤生物学诊治提供新的靶标。
姚梦菲杜蕾蕾翁晓玲王建华
关键词:恶性肿瘤代谢
肺腺癌中可变剪接调控因子KHSRP调控的差异剪接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背景与目的:可变剪接在细胞增殖、生长、凋亡及分化等复杂的蛋白质功能调控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参与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目前大多数可变剪接调控因子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KH型剪接调控蛋白(KH-type splicing regulatory protein,KHSRP)在肺腺癌中的差异剪接靶基因及靶基因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及免疫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通过高通量可变剪接测序,筛选KHSRP下游差异剪接靶基因。通过肿瘤免疫评估资源(Tumor IMmune Estimation Resource,TIMER)和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癌症数据分析门户(the University of Alabama at Birmingham cancer data analysis portal,ULCAN)分析KHSRP下游差异剪接靶基因在肺腺癌中的表达。通过Kaplan数据库分析KHSRP下游差异剪接靶基因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TIMER免疫模块分析KHSRP下游差异剪接靶基因与免疫细胞功能的相关性。结果:NUMB、ADD3及LIMCH1为KHSRP的下游关键可变剪接靶基因。NUMB、ADD3及LIMCH1在肺腺癌肿瘤组织中均呈低表达,其低表达者预后不良。NUMB、ADD3及LIMCH1与免疫细胞功能呈正相关。结论:在肺腺癌中,NUMB、ADD3及LIMCH1为KHSRP的差异剪接靶基因,且NUMB、ADD3及LIMCH1低表达会导致预后不良,并且与免疫细胞功能呈正相关。
刘晓丽柴文君孙磊闫明霞潘洪玉孙跃喜
关键词:肺腺癌可变剪接
多组学助力肿瘤诊疗靶点发现
2025年
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到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从以组织为单位的测序到以单细胞为单位的单细胞测序;从无空间信息的组学技术到空间组学技术,再到空间单细胞组学技术。肿瘤研究已经从单一层次的基因变异研究快速扩展到多层次、多维度数据的整合研究。每一种组学技术都揭示了肿瘤的不同方面特征,描绘了肿瘤及其微环境的复杂性。多组学联合分析不仅能提高肿瘤靶点发现的精准性,还为肿瘤的个性化诊疗提供了新的机遇。本综述旨在探讨多组学技术在肿瘤靶点发现中的应用。首先,我们将概述现阶段有代表性的多种组学技术;其次,归纳多组学联合的研究策略;之后,简述多组学整合的临床转化进展;最后,探讨未来多组学在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中面临的关键问题与挑战。
邱辛瑶杨帅周涛王红阳陈磊
放射性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放射治疗是实体肿瘤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射线造成肿瘤细胞DNA损伤而达到治疗目的。然而射线本身不具有靶向性,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的同时亦会对受照区域内的正常组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早期损伤多表现为急性炎症反应,晚期损伤以纤维化为主要病理改变,常导致受照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改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研究表明,放射性纤维化的形成涉及多种细胞因子,多个反应及组织微环境的变化等过程。本文将对放射性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刘琦孙勇邢星刘勇
关键词:纤维化
肝细胞癌组织ICOS^+T细胞的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其预后价值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背景与目的: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属于B7-CD28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表达于活化T细胞表面,在T细胞的激活和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ICOS及ICOS^+T细胞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测定ICOS、ICOS^+T细胞在HCC患者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s,TMAs)和多重免疫组织化学技术(multiplex immunohistochemistry,mIHC)检测2006-2007年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358例原发性HCC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的浸润密度和ICOS^+细胞占CD4^+、CD8^+T细胞的百分比。应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上述指标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ICOS^+细胞和ICOS^+CD4^+T细胞在肿瘤组织中浸润数量显著增加(P<0.000 1和P=0.009 1),而ICOS^+CD8^+T细胞则呈相反的降低趋势(P=0.033);在肿瘤中,ICOS^+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显著高于ICOS^+CD8^+T细胞。此外,ICOS^+CD4^+和ICOS^+CD8^+T细胞占各自T细胞亚群的百分比在肿瘤组织中均显著增加(P均<0.000 1)。预后分析发现,肿瘤组织中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浸润高的患者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更长,多因素分析证实上述指标是HCC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结论:ICOS在H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高表达,且ICOS^+细胞、ICOS^+CD4^+及ICOS^+CD8^+T细胞是OS的独立预后良好因素,提示上述指标可作为新的HCC预后免疫标志物。
马家强曹春梅Shyamal Goswami陈沁高强张晓明
关键词:肝细胞癌预后
FACSAria Ⅱ分选人肺腺癌A549细胞SP亚群的方法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优化流式分选人肺癌A549细胞SP亚群方法,提高SP亚群分选纯度并缩短分选时间,以提高分选活率。方法·制备单细胞悬液,不同终浓度维拉帕米孵育及Hoechst33342标记染色,经PI标记检测SP细胞比例。选择最佳染色浓度,100μm喷嘴,分选速度10μL/min,用一次分选法(纯度模式)和二次分选法(富集+纯度模式)分选SP细胞和MP细胞,比较分选后纯度和分选用时。通过二次分选法获得SP细胞和MP细胞,分别行Lyso-Tracker Red/Hoechst 33342染色共聚焦观察和成瘤实验。结果·经二次分选法,SP细胞纯度达到99%以上,1×10~8个细胞分选时间〈5.2 h。共聚焦镜下观察到SP细胞大小与MP细胞无明显差异,MP细胞的溶酶体数量较SP细胞显著增多。Hoechst 33342均能染色,细胞活率不受影响。在小鼠成瘤实验中,SP细胞成瘤体积较MP细胞显著增大。结论·A549肺癌细胞Hoechst33342染色终质量浓度宜用6μg/mL;采用FACSAriaⅡ对其SP细胞进行二次分选,不仅显著提高SP细胞分选纯度,还大大缩短分选时间,细胞活率不受影响。
田烨赵犇鹏符蓉杨洁尹荟菁
关键词:侧群细胞细胞分选肿瘤干细胞
肺癌骨高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建立肺癌骨高转移动物模型并进行骨转移分子机制研究。方法采用心内注射→骨转移→体外培养→心内注射的体内体外联合筛选方法 ,结合多种小动物影像学技术,筛选和建立肺癌骨高转移动物模型及其相应的高转移细胞系。通过转录组测序寻...
潘洪玉柴文君徐思维徐愚鉴孙磊刘晓丽闫明霞
关键词:人肺癌心内注射骨转移动物模型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