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学院华侨学院华侨文化与教育研究所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共论“一带一路”视野下侨商回归与丽水“大花园”建设 第二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 2018年
- 2017年12月9日至10日,由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浙江省侨联、丽水市侨联、青田县侨联、丽水学院共同主办,丽水学院华侨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丽水论坛"在丽水学院召开。来自美国、英国、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境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他们以"携手与共创:‘一带一路’视野下侨商回归与丽水‘大花园’建设"为主题,共同探讨了"一带一路"与浙商、侨商回归,对接丽水"大花园"建设、绿色发展等问题。
- 张小倩
- 关键词:华侨华人社会一带一路海外华人海外华商侨乡文化侨务资源
- 二十世纪初荷属东印度华侨认同嬗变及其影响研究
- 2019年
- 19世纪末以后,随着晚清政府侨务政策的改变、知识分子的南下以及革命党人在荷属东印度进行革命宣传,促使当地华侨社会出现'中国化'现象。这一现象主要表现为当地华侨对中国的政治认同以及在长期的文化融合后,重新形成较为统一的对主流中华文化的认同。然而,这一时期荷属东印度华侨社会的'中国化'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日后华侨与友族关系的紧张产生了较为深远的不利影响。
- 张小倩
- 关键词:华侨
- 印尼西加里曼丹省华人族群文化认同初探——以坤甸和山口洋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在苏哈托统治时期,印尼各地的华人群体都遭受了不小的冲击,其中包括西加里曼丹的华人社会,特别是坤甸和三口洋等华人较密集的地区。华人群体受到政府压制,华人文化特征也被迫在公众场合消失。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华人的地位也开始发生变化。印尼政府对外改变了对中国政府的政策,对内则开始逐渐转变对华人的态度,特别是在有关华人族群文化方面采取较为宽容的政策。坤甸和山口洋的华人社会也开始重新活跃。通过实证表明,历史的传承以及种种有利于促进华人文化认同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和推动,加之坤甸和山口洋华裔自身对华人身份认同感的保持和追求,共同促成了目前坤甸和山口洋华人大部分能够保持华人族群文化认同感。
- 张小倩
- 关键词: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