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系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政教
  • 1篇神经胶质
  • 1篇神经胶质细胞
  • 1篇神经修复
  • 1篇神经元
  • 1篇生命
  • 1篇生命密码
  • 1篇思政
  • 1篇思政教学
  • 1篇团队
  • 1篇团队学习
  • 1篇诺贝尔
  • 1篇诺贝尔化学奖
  • 1篇重写
  • 1篇转分化
  • 1篇子机
  • 1篇细胞
  • 1篇细胞转分化
  • 1篇项目式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传媒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脑出血后白质损伤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4年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临床上常见的卒中类型,具有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特点。由于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血液病或脑血管淀粉样变等病因,血液自破裂的血管溢出,血肿压迫且大量毒性代谢产物可直接损伤脑实质,造成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缺陷。中枢神经系统包括灰质与白质,灰质由神经元胞体和树突组成,白质由髓鞘包覆的神经轴突和少突胶质细胞组成。目前,ICH的研究多集中于灰质损伤的机制,而针对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这或是临床使用神经元退行性变保护剂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确定占位效应、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等病理生理机制是ICH后WMI的原因,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故针对ICH后WMI的治疗手段亦不成熟。在本文中,我们将简述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总结WMI的病理改变,并重点讨论ICH后WMI的分子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王晓刚卢雅彬李纤
关键词:脑出血白质损伤分子机制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剪刀—重写生命密码的工具——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简介被引量:3
2020年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Emmanuelle Charpentier博士和Jennifer A.Doudna博士,以表彰她们在"发展了基因组编辑技术"方面做出的贡献。本文对CRISPR/Cas9结构、原理进行了系统介绍,简要回顾了CRISPR/Cas9技术的发现及发展过程,最后对CRISPR/Cas9技术面对的前景、挑战与争议进行了展望。
谷思宇杨晓梅贺俊崎
关键词:诺贝尔化学奖
成果导向理念下创新融合项目式团队学习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探索
2024年
结合专业课特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分子生物学作为高等院校医学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程,与基础医学各学科和临床医学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门发展迅速的前沿学科,具备作为课程思政载体的天然优势。本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成果导向(OBE),创新性融合基于项目的团队学习(PBGS)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中,二者的有机融合为提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和科学性做了有益的探索。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完善教学目标,创新教学设计,深入挖掘思政案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强化教学实践管理和优化评价模式,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经过2年的教学实践,该教学模式有效提升了医学分子生物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实践组学生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师生评价优秀。课前及课后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80%~90%的学生认为通过学习拓展了视野,增长了学识,50%~70%的学生认为提升了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坚定了医学专业学习的自信。通过强化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获多项国家级奖。证明该教学模式拓展了课程思政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道德修养、人文素质的培育贯穿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德才兼备和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提供了经验。
王雅梅孔璐张静周妍卢雅彬牛静秦琼
关键词:医学分子生物学
神经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研究进展
2022年
细胞转分化是通过基因重编程,诱导某种细胞直接转变为另一种细胞,而不经过其他中间状态的过程。神经元丢失是神经系统疾病中常见的病理过程,神经元丢失通常不可逆转,且造成运动、感觉、精神症状。而由于人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再生能力十分有限,仅有部分区域在神经损伤的刺激下能够新生少量神经元。在这样的背景下,将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神经元丢失处原位转分化为功能性神经元并整合进神经网络的治疗性策略,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学者通过在神经胶质细胞中将神经元命运决定的重要转录因子过表达或敲减等手段,成功实现其向神经元的转分化,取得多项重大进展,但由于目前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判断标准的分歧性、结果和结论间较难自洽等问题,部分研究成果的结论仍存在很大的争议。本文系统地回顾了神经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发现与发展历程,总结了神经胶质细胞转分化为神经元的重要发现,并进行讨论与展望。
赵晓初罗兆莉杨菲李纤
关键词: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转分化神经修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