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侨博物院

作品数:79 被引量:108H指数:6
相关作者:潘少红谢美华赵宏伟陈丽萍钟志诚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相关机构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历史地理
  • 29篇文化科学
  • 24篇政治法律
  • 5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 1篇农业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9篇博物
  • 25篇博物馆
  • 24篇华侨
  • 24篇华人
  • 11篇教育
  • 9篇文化
  • 9篇华侨华人
  • 9篇博物馆教育
  • 8篇主义
  • 7篇泰国华人
  • 6篇爱国
  • 6篇爱国主义
  • 6篇博物院
  • 5篇社会
  • 5篇文物
  • 5篇华文教育
  • 4篇人社会
  • 4篇少年
  • 4篇青少年
  • 4篇华人社会

机构

  • 72篇华侨博物院

作者

  • 11篇潘少红
  • 8篇谢美华
  • 7篇赵宏伟
  • 7篇陈丽萍
  • 3篇李丽
  • 3篇熊越
  • 3篇钟志诚
  • 2篇刘晓斌
  • 2篇陈毅明
  • 2篇贺春旎
  • 2篇王艳霞
  • 2篇陈若君
  • 1篇翁玉华
  • 1篇刘晓斌
  • 1篇林翠茹
  • 1篇刘晓斌
  • 1篇郭芬芬

传媒

  • 9篇华侨华人历史...
  • 7篇文物世界
  • 5篇八桂侨刊
  • 4篇文物天地
  • 4篇文物鉴定与鉴...
  • 2篇东南学术
  • 2篇寻根
  • 2篇农业考古
  • 2篇黑龙江史志
  • 2篇中国博物馆
  • 2篇文化创新比较...
  • 2篇中国新技术新...
  • 1篇世界民族
  • 1篇东南文化
  • 1篇东南亚纵横
  • 1篇党史文汇
  • 1篇艺术生活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侨园
  • 1篇南洋问题研究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闽侨海外办报实践探析
2011年
19世纪中期后,由于移民规模的扩大,海外华侨华人社会发展很快.教育也逐渐得到发展,知识分子、商人和手工业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经济力量有所增强,为旅居海外的华人华侨创办自己的中文报刊奠定了基础。虽然此前,已有少数华侨华人参与了外国传教士、以及外国商人创办中文报刊的活动,但海外华侨华人真正的办报实践是由19世纪50年代逐步开始的。而闽侨更是跻身早期海外华人办报实践的前列,尤其是在闽侨集中的东南亚地区,闽侨多是创办华文报刊的先锋,例如:1881年在新加坡创刊的《叻报》是福建东山籍华侨薛有礼创办的,是东南亚地区最早以报纸形式出版的华文日报。菲律宾最早出版的华文报纸是1888年由侨商杨汇溪(海澄人)独资创办的《华报》,由他自任社长兼编辑翻译。该报出版一年多,便扩股集资改组为《岷报》。马来亚创办最早的华文报纸,是由闽籍侨商林华谦出资,由陈新政、吴世荣主持,于清光绪二十年(1896)在槟城出版的《槟城新报》,该报坚持出版达40年之久,到1936年才并入《光华日报》。此后,在各个历史时期海外华人的办报实践中,都活跃着闽侨的身影。本文试图探寻闽侨海外办报实践的历史脉络,分析各个历史时期闽侨办报的动因、特点,及所起的作用。
李丽
关键词:历史脉络
西方法文化在近代中国的早期传播及其效应
1992年
西方法律在近代中国的最早传播,应该是林则徐于1839—1842年主持翻译的《各国律例》,这是我国最早简略介绍西方近代国际法的中文译著.继其之后,在魏源的《海国图志》、徐继畲的《瀛环志略》、梁廷(木丹)的《合省图说》以及洪仁玕的《资政新篇》中,都洋溢着对英美等国的立法、司法的介绍之言.尽管他们的介绍极为零碎、肤浅,但毕竟给闭塞、沉闷的中国社会透露了新鲜信息.如果说,自从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的交流仅限于西方的“船坚炮利”,那么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变迁和“师夷”思想的发展,到了19世纪60至90年代,中西文化交流便扩展到器物技艺、自然科学和少量的社会科学方面,并出现了西学东渐的局面.在“器可变,道不可变”的文化选择取向的规定下,西方法文化作为一种“治之具”、“应世事”之用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的传播.其传播媒介主要有以下三种:
熊越
关键词:国际公法士大夫受传者西学西方法律
二十世纪以前华侨对东南亚农业的贡献
1991年
海水所到之处皆有华侨,据估计,全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约2600万,而旅居东南亚的就有2210多万,约占百分之八十五。东南亚华侨人数集中,对侨居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造就了今日东南亚地区的繁荣。本文拟对东南亚华侨在农业方面的贡献做一简略探讨。一、含辛茹苦的拓荒者明中叶以前,华侨中除了少数因政治、战乱等原因出国寓居外。
谢美华
关键词:华侨农业发展农业开发
博物馆图书资料工作探索被引量:1
2016年
图书资料属于服务性强的工作,其地位和作用长期以来一直得不到重视,本文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就图书资料工作的建设和改进提出建议。
陈丽萍
关键词:博物馆图书资料室馆藏建设馆员素质
厦门记忆-陈嘉庚与博物馆教育意义
陈振坤赵宏伟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高校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华侨文化
菲律宾华侨黄登保遗物
2023年
黄登保(1918-1988),福建厦门人,菲律宾归国华侨。1935年漂洋过海到菲律宾谋生,1937年参加菲律宾龙马疙地抗敌后援会,随后与7名华侨青年结伴回国。他们先到中国香港,与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接洽后,持廖承志写的介绍信,辗转武汉、西安,历经艰辛,终于在1938年6月抵达延安,入陕北公学、延安抗大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艳霞
关键词:抗敌后援会陕北公学介绍信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十四) 华侨博物院
2008年
风景如画的海滨城市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历史上华侨出入国的主要口岸。华侨博物院就坐落在市区的五老峰下,毗邻厦门大学和南普陀寺。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博物院华侨东南沿海南普陀寺
泰国华人地缘性社团的历史考察被引量:3
2012年
以地缘为纽带的同乡社团向来是海外华人社会的重要组织。本文从历史学的视角,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尝试对泰国华人地缘性社团的产生、发展和变迁做一个长时段的考察,阐明地缘性社团在泰国华人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期对目前泰国华人社团的发展状况有所认识。
潘少红
关键词:华人
试论华侨华人历史文物的征集被引量:6
2005年
赵宏伟
关键词:科学文化收藏历史文物华侨华人艺术价值
涉侨类博物馆在当前华侨文化建设和人文交流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华侨博物院为例
2021年
涉侨类博物馆是以"侨"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一般以华侨博物馆、华侨人物纪念馆的方式体现出来,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陈嘉庚纪念馆、华侨博物院等。涉侨类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对当前华侨华人文化的建设和人文交流产生着重要影响,是有效促进华侨华人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文章结合位于福建厦门的华侨博物院,针对涉侨类博物馆在当前华侨华人文化建设、人文交流方面的主要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细化的分析,希望能充分发挥涉侨类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为华侨华人文化建设和文化交流等提供良好的支持。
钟志诚
关键词:人文交流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